蘇會平
摘 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有效培養的主要陣地。但是在具體教學中,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致使學生的語言學科的核心素養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需采用有效策略,以確保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0-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38
核心素養下,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規定了四方面,也就是語文語言的構建與應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文化的傳承和理解。初中階段是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階段,語文教學通常在該階段的教育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閱讀優美的語篇,對學生的情感體驗、語感等進行培養,并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價值觀,使學生的感受力以及感知力得到有效培養,有效提高鑒賞能力。另外,語文教學還能使學生的綜合學習以及口語交際能力得到豐富,這也是學生身心健康有效培養的重要部分。因此,初中語文對學生核心素養以及關鍵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影響。
一、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原則
(一)語言基礎的夯實
語文學科素養對思維、語言的重視程度對初中階段的語文素養培養有著決定性影響。初中階段首要堅持的原則就是“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初中階段作為承上啟下的階段,語文教學及綜合學習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初中階段的語文更注重語言實踐的課程形態,其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與思維能力,而且還是“語文性”的充分體現[1]。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需注重初中生認知規律以及語文學習的特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情境,將語言文字的學習作為學生思考的媒介,保證學生思維的強度,并對學生的思維方法進行合理的指導,從而使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敏捷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等品質得到有效提升,并使學生的批判、辯證、抽象、發散、邏輯等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并使學生具備學會思維、掌握思維規律的能力,從而使初中生的語文能力得到均衡發展以及整體鍛煉。
(二)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需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創新人才的培養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并引導學生通過運用語言文字對其中的問題進行發現,使學生的探究意識以及問題發現的敏感性得到有效培養,從而探索出語言表達以及解決相關問題的新路徑。”因此,教師可創設問題空間,布置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任務,真實的任務中通常包含豐富的能力元素培養以及語文學科的實踐活動,且能夠有效調動初中生的探究欲望以及問題意識[2]。通過真實問題的空間創設,初中生通過語文能力的運用可以準確理解與把握語義的表征,通過自身的思維活動逐漸發現、提煉、整體問題,從而形成自覺、主動的問題意識。
(三)注重過程體驗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充分掌握相關語文知識與技能,而且還要求學生具備獨特的“過程性表現”,也就是能夠對自己學習的知識實施批判、選擇、解釋、應用,從而有所創新與發展,這也屬于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重要出發點。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成獨立意識的關鍵階段,其通常渴望獲得教師對自身表現的認可。因此,教師需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鼓勵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發揮自身的合作精神以及個體積極性,注重學生對困難或者問題的主動探究能力,注重學生成功感以及自信心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我,從而使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初中階段的語文核心素養的語言創建和應用主要指學生通過語言實踐,主動梳理、積累、整合,充分掌握語言文字具備的特點以及應用規律,并形成獨特的語言經驗,有效創設語言情境培養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實施交流以及溝通的能力[3]。初中語文學科素養當中的思維發展以及提高主要指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通過語言的應用,獲得邏輯、直覺、辯證、創造、形象的思維發展,并使學生具備的思維品質的靈活性、批判性、深刻性、獨創性、敏捷性得到有效提升,將其運用于初中語文的教學中,也就是對學生具備的認知能力進行提高,通常包括學生課堂生活的豐富、潛在特長的挖掘等。
首先,豐富學生課堂生活。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的教學安排通常是13學時,長時間的課堂生活,會使學生出現疲憊焦躁的感覺。學生在學習時,抬頭是黑板上的講解知識,低頭則是需要做完的試卷,而當其放假后,也總是一摞摞作業。想要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得到充分激發,語文教師就需要勇于做改革的先驅者,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教學課堂,將語文課堂移到學校的觀景臺、校園的圖書館、校園植物園、學校操場等。
其次,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特長。對于初中生而言,每個學生都各具特色,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閃光點,有些擅長畫畫,有些擅長跳舞,有些擅長唱歌,有些擅長體育,有些擅長朗誦詩歌,有些擅長朗誦,語文教師則可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學生潛在的特長實施深入挖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開展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能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使學生的學科素養得到顯著提升[4]。
(二)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審美鑒賞及創造主要指學生在對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通過審美的體驗以及評價等相關活動形成的健康的審美與鑒賞品味、審美意識,并在該過程中充分了解與掌握表現以及創造美的方法。初中階段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主要包含經典書籍的品析、經典詩詞的誦讀等。
首先,經典書籍的品析。初中生閱讀與鑒賞經典的書籍,通常是學生學習知識、豐富自己精神世界、開闊視野的主要途徑。近些年,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對經典書籍進行閱讀的質量也逐漸受到教師的廣泛重視與關注。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通過閱讀課的開展以及課外閱讀書的推薦,鼓勵引導學生積極鑒賞相關經典書籍,并開展定期檢測,類似于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故事會的開展,通常可以使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其次,經典詩詞的誦讀。學生對詩詞歌賦進行背誦,其通常對學生詩詞意識的增強有著顯著促進作用。中學語文教材中,其大綱要求的必備古詩詞大約80首,但中考的時候能考到的大約只有34首,而對整體詩詞的積累卻十分少,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需鼓勵學生通過早讀的形式對古詩詞進行閱讀或者是背誦,通過古詩詞具備的魅力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得到有效提高。
(三)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現代社會環境下,位于青春期的學生通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果沒有受到教師的重視,缺少相應的教學措施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水平進行提高,會造成生命安全的問題。面對該狀況,語文教師就需要充分關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并將其作為教育課題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中,需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將學生的心理成長作為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在具體教學中,可通過教學內容的拓展,開展心理教育,或者在課下開展心理健康的相關教育活動,以確保學生深刻感受到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實現健康成長。同時,語文教師還需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對于出現負面情緒的學生,語文教師可與其進行溝通交流,給予相應的措施,以促使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并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并使其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高。
(四)學生責任意識的增強
初中語文的核心素養中文化的傳承和理解通常指學生在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對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革命文化進行繼承與弘揚,充分理解和借鑒各民族與區域文化,不斷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強化學生的文化自覺,從而使學生的文化自信得到有效提升,并對學生熱愛中華文化、語言文字進行培養。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文化的傳承和理解主要表現在學生擔當意識的增強。新時期,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教育的重點,其不僅注重學生自身素質的提升,而且還需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尤其是當前的教育中,責任意識培養的意義與價值得到顯著凸顯。但是,由于開展責任教育中通常會受主客觀相關因素的影響,導致責任教育效果較差。目前,初中生通常會表現出責任意識較單薄、缺乏相應的擔當等狀況,因此,強化學生的責任教育勢在必行。語文教師需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的表現及存在的問題,抓住任何教育契機,給予學生針對性培養,并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特色化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實踐,具備相應的責任意識以及擔當能力。首先,培養學生的班級意識,教師可通過團日活動后,讓學生寫作的方式,提升其班級意識。其次,感恩意識,教師可通過“感恩父母,你我并行”的討論活動,讓學生寫出與家庭、父母、感恩有關的作文。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愛國主義的教育獲得增強初中生的責任意識,或者是通過課余時間,引導學生觀看《感動中國》,從而使學生自身的責任意識得到有效增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只有將教學理念實踐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才有價值與意義,而通過課堂實踐,才能產生相應的教育反思,并形成新的教學理念,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注重教學理念的提升。同時,語文學科是承載培養初中生語文知識以及核心素養的一門學科,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需注重語文學科素養的內涵重要性,明確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從而使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王自強.芻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課程整合實施方法[J].中國農村教育,2019(35):57.
[2]侯素衛.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學周刊,2020(3):30.
[3]于敏章,湯雨鑫,鐘雨婷.初中語文核心素養與教學設計的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9(12):14.
[4]陳進.初中語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方法解讀[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