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玉琴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本市場的不斷擴大,商業銀行作為一個重要角色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種種不確定因素使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一定風險。商業銀行不同于其他企業,經營對象為貨幣,貨幣是一特殊商品,這也就意味著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需要更加嚴謹、全面。為了更好地對商業銀行風險進行控制防范,文章著重對商業銀行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最常見的操作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關風險防范控制的優化措施,以進一步加深對現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的了解。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控制防范;操作風險;信用風險;流動風險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1.037
銀行對風險的管理控制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銀行的長期發展,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市場上新的商業銀行不斷涌現,并且還出現了很多可以替代商業銀行業務的支付方式、貸款方式、理財方式等,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銀行風險管理體系通過對一系列風險的識別、評估、處理,從而達到保障銀行資金安全、維持銀行正常經營的目的,因此需要對商業銀行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與防范,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
1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控制防范的必要性
每個企業在日常的交易活動中,資金的使用是必要環節,因此企業與銀行聯系密切,銀行的正常發展為企業的正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資金機會,也保障了企業資產的安全性。對于金融行業來說,商業銀行更是作為金融行業的一個重要支柱,經濟形勢在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下呈現不斷變化的趨勢,為了預防金融危機,銀行需要強化自身發展能力,商業銀行的長期穩定經營有利于金融行業的健康、持續、正常發展,也對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有積極影響。因此,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著重加強對風險問題的防范與控制,抓住重點,深化體制改革,建立完善高效的風險防范控制體系,促進自身發展。
2 我國商業銀行常見風險中重點問題分析
2.1 操作風險存在的問題
2.1.1 操作風險重視程度不夠高
在商業銀行的風險種類中,操作風險屬于銀行從業人員比較基本的風險,發生操作風險的概率也稍大于其他風險,但和信用風險與流動性風險相比較,其重要度較低。高級管理層負責制定近期發展戰略和執行重大決策,在現代商業銀行體系較高級別管理層對于操作風險的控制防范戰略重視程度不夠,下級在執行任務時也缺乏操作風險控制意識,沒有操作風險控制相關的工作經驗,導致銀行業務人員對操作風險的重視程度不高,工作的重點內容不會向這方面轉移,對風險防范意識較為薄弱。
2.1.2 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銀行體系起步較早,對于銀行的風險控制防范問題也較早開始研究,在先進的市場風險管理分析研究成果下,通過構建相關的內部模型進行計量分析,形成了多種完善的風險評估及監測方法。我國對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防范控制研究相比于國外起步較晚,操作風險管理體系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對于操作風險的管理沒有一套全面、先進的控制方法,并且沿用的方法多為20世紀的管理控制方法,沒有根據社會的進步而進行改革創新,從而導致銀行人員在日常操作中的操作風險控制能力較弱。
2.1.3 操作風險管理人員專業技能較差
在商業銀行管理層結構中,高級管理層對于操作風險的重視不夠高,對實際業務的培訓力度不足,員工自身的風險處理經驗與相關金融知識儲備也比較缺乏,從而導致操作風險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沒有跟上社會的發展需求。對于就業生來說,尤其是來自經濟與管理系的學生,沒有單獨地學習關于銀行的所有知識,他們如果要進入銀行工作,必須要學習相關的金融和經濟知識,而畢業生的專業知識還比較局限于自身專業,與其他金融學科的交叉程度較低,導致操作風險管理人員的數量與質量處于較低水平,技能掌握程度較差。
2.2 信用風險存在的問題
2.2.1 不良貸款率長期為正
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商業銀行的穩定支撐,近年來,在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要求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逐漸開始剝離,但是在商業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中,不良貸款仍然是占比最大的那部分,一些行業集中授信在資本回收期長的壟斷性行業,如公路基建、科研開發等,有些項目開發時間過長,并且收益性較低,從而出現無法償還巨額貸款的現象,行業風險導致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增長。據中國銀行研究院2020年3月30日研究報告,一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升至1.88%左右,與上季度持平,可見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呈現長期為正的情況。
2.2.2 信用評估能力較弱
相比于國外銀行的信用制度,我國仍然起步較晚,缺乏標準性的信用評級機構,所使用的信用評級方法也不夠準確到位,還遠達不到國際先進信用評估水平,并且我國現在遵守的是《新巴塞爾協議》標準法,我國商業銀行信用的評級與其存在一定的沖突。雖然在行業和市場發展的要求下,商業銀行的信用評估體系較為適用,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企業信息造假、公布數據與真實情況不符等問題,從而導致商業銀行的信用評估等級與企業實際的風險等級存在一定偏差,增加了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
2.2.3 當地政府過多干預
出于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一些地方政府會對當地商業銀行的資金流向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從而協調政府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導致商業銀行沒有完全根據自身發展戰略進行資源配置,出現許多不良資產,雖然在法律程序的保護下可以保障商業銀行的自身權益,但是債務問題仍然會發生,商業銀行資產結構出現問題,不良資產形成,信用風險隨之增高。
2.3 流動性風險存在的問題
2.3.1 銀行資金來源不穩定
存款業務與貸款業務是商業銀行的兩大基本業務,存款與貸款分別表示了商業銀行資金的流入與流出,在資金流向的匹配上,新增貸款的需要與新增存款在期限與數量上相匹配。但隨著網絡銀行、移動支付、各種理財產品和金融產品的出現,商業銀行近幾年的存款量大大降低,但企業的資金需求還是居高不下,因此導致商業銀行的存款增速跟不上貸款增速,存款資金來源的不穩定增大了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
2.3.2 流動性風險管理機制存在缺陷
根據《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方法》規定,商業銀行需要建立相關的管理條例、組織結構、監測技術等對可能面臨的流動性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檢測。如今,我國部分商業銀行還沒有建立專門的流動性風險管理部門,流動性風險的管理與其他部門的管理工作交叉進行,風險管理效率不高,并且專門的流動性風險管理人員配備不足,管理工具與管理方法沒有及時更新,沒有建立高效的內部模型,對流動性風險的監測能力和識別能力較弱,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在流動性風險的管理機制上還需進一步完善與創新。
3 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控制體系的優化建議
3.1 操作風險優化建議
增強操作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意識,傳播內部控制文化。操作風險方面的內部控制文化主要包括銀行從業人員的操作風險觀、操作風險內部控制意識和操作風險管理職業道德等。營造風險控制文化需要所有員工在進行業務活動時遵守統一的銀行操作行為規范,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風險管理政策,對風險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因此,銀行高級管理層需要實施有效的操作風險管理,并且把其作為日常管理的重要任務,積極營造良好的操作風險控制文化,培養員工良好的職業道德,加固操作風險防范根基,提高銀行員工的操作風險控制意識,養成按照規章制度要求辦事的習慣,防止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的現象,避免錯誤率的發生。
3.2 信用風險優化建議
商業銀行要建立完備的信用評估系統,對于企業的信用評估要做到真實可靠,細化征信評級的規定,提高征信評估標準,加強與第三方信用機構的合作,減少政府對商業銀行的干預,讓商業銀行用自己的信用評估標準去選擇企業,降低銀行授信于高風險企業的概率,提高信用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提高業務人員的風險防控能力,熟悉債務人的各項數據信息,從而有效防范信用風險產生。
3.3 流動性風險優化建議
穩定的資金來源和合理的資產結構是保障銀行流動性的重要條件,在紛繁復雜的市場中,商業銀行要根據實際形勢,制定自身戰略目標和發展路徑,擴大存款規模、吸引良性貸款,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下,加大對信用度高的企業的貸款支持,適當降低利率門檻,對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進行合理分配,保持平穩的流動性資產規模,提高對數據的整合力度和對風險的評估標準,增強業務人員的專業度,不斷完善流動性風險管理機制。
4 結論
有效控制和防范商業銀行風險不僅對金融行業有積極影響,還會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因此研究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問題十分有必要,商業銀行在隨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發展的同時,一些矛盾也不可避免,在今后的發展中,商業銀行一定要加大對操作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的防范控制能力,保持銀行的持續經營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璐.我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風險防范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8,17(1):145-149.
[2]馬小會,袁雯.我國地方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成因及防范[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28(10):118-119.
[3]王力強.我國商業銀行柜面操作風險法律防范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7,27(27):111-113.
[4]王宇.金融危機下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的應對措施[J].納稅,2017,29(27):105,108.
[5]楊玲.淺論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問題及防范路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23(7):189-190.
[6]王文,劉凱.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中存在的問題[J].財會月刊,2017,29(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