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益強 葉黎偉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新的挑戰,鞏固貧困成果難度很大。文章以徐州醫科大學幫扶豐縣華山鎮大程莊的實踐,探討在精準扶貧背景下醫學高校助力脫貧攻堅的思路和方法,以期為其他高校提供借鑒,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關鍵詞]精準扶貧;醫學高校;脫貧攻堅;脫貧致富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1.184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在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近些年來,精準扶貧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多側重于經濟效益明顯的工程[1],對醫療精準扶貧和醫學高校在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發揮研究較少。醫療精準幫扶,有利于解決導致貧困的根源。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2-3]。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4]。文章以徐州醫科大學幫扶豐縣華山鎮大程莊的實踐,探討醫學高校依靠自身優勢醫療資源助力脫貧攻堅的思路和方法,以期為其他醫學高校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有益探索。
1 豐縣華山鎮大程莊的經濟發展現狀
豐縣,又名鳳城,徐州市下轄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是漢高祖劉邦家鄉,又是天師張道陵家鄉,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天師故里”的美譽。大程莊為豐縣華山鎮下轄行政村,下轄大程莊、段莊、張杏行、孫新莊、野場等5個自然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現有社會總人口777戶3088人,建檔立卡戶113戶326人,其中,一般農戶79 戶241人,低保戶27戶77人,特困供養戶7戶8人。全村耕地面積 3523 畝,勞動力人口為1400人,主要種植經濟作物有蘋果、梨等,全村常住人口中35歲以下青年620人。
2 制約當地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因素
2.1 資源貧乏,經濟形勢相對單一
首先,大程莊雖地處平原,但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區域經濟結構單一,主要以農作物種植為主,雖近年來開始種植果樹并有農戶開辦養殖業,但由于技術缺乏或選擇品種不當,農戶增收有限。其次,年輕人不斷外出務工導致勞動力缺乏,大面積的耕地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甚至有不少耕地被拋荒。最后,地方上雖然出現了一些有志村民開始帶頭種植蘇翠1號梨樹等優質果樹,但由于技術缺乏難以大范圍推廣,尚未形成龍頭企業支撐全村經濟發展。
2.2 貧困農戶自我脫貧意識不強,內生動力不足[5-6]
長期以來,由于受制于自身資源有限,地方扶貧模式主要采取“輸血”式、“救濟”式扶貧,雖然解決了貧困戶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但也導致了貧困戶 “等、靠、要”的思想嚴重,而依靠自力更生的脫貧意識不強,內生動力不足。
2.3 醫療資源匱乏,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占比大
經過2020—2021年省委幫扶工作隊隊員的走訪調查,有近1/3農戶(41戶)因病致貧,如大程莊貧困戶何某因其妻子胡某38歲時被確診患有紅斑狼瘡導致喪失勞動力,且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維持,又其子為中國礦業大學在校學生暫無收入,該戶屬于典型的“照看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致貧一家人”貧困戶。
3 新冠疫情背景下醫學高校助力脫貧攻堅的思路和方法
2020年3月6日在習近平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關鍵領域,更是精準扶貧戰略的積極實踐,醫學高校依托自身優勢醫療資源,在當前新冠疫情背景下,開展以健康扶貧為特色,中藥種植、科技幫扶、教育引導等方式助力脫貧攻堅。
3.1 實施健康幫扶計劃,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健康幫扶是國家精準扶貧中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戰略舉措[7]。通過對貧困戶所患疾病的精準識別和救治,重視以預防為主的健康干預,可有效降低貧困戶的醫療費用,提高貧困戶的收入水平。徐州醫科大學作為淮海經濟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高等醫學院校,設有18個學院(部)、21所附屬醫院、15所臨床學院,是淮海經濟區醫學教育、醫學科研和醫療服務的中心,依托徐州醫科大學優勢的醫療資源開展健康幫扶具有顯著的優勢:一是依托徐州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的全科醫學培訓基地和醫療資源優勢開展對基層醫療人員的專業培訓、提升業務水平,通過進修、講座、技術指導等方式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二是組織徐州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的專家團隊定期開展義診活動,送醫送藥上門,解決因病致貧的根源;三是依托現有網絡技術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讓村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找到大醫院的大專家尋醫問藥;四是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健康知識宣傳,開展健康體檢陽光計劃,以防為主,有效防止因病返貧。
3.2 提供科技技術支持,引進中藥材種植加工農業合作社
以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為支撐,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進而提高農民收入是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根據大程莊的經濟發展現狀,首先,要積極聯系果樹種植農藝專家,指導當地村民種植技術,引進新品種,推廣蘇翠1號梨樹等優質果樹的種植。其次,利用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的專業技術優勢,結合當地土地、氣候等自然條件,開展中藥材艾蒿、小黃姜的種植和加工;同時引進徐州醫科大學科技園入駐企業——徐州瑞虎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在當地建立艾蒿、小黃姜種植示范園,并逐步帶動農戶簽訂“種植—收購”協議,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勢開展特色中藥材種植、加工,提高農業附加值。
3.3 思想引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村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村,關鍵是村黨組織帶頭人。以黨建促發展是助力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積極探索將扶貧工作和醫學高校的教學、科研、臨床、黨建緊密結合起來,在扶貧開發中充分發揮其醫療、科研、教育等資源優勢,積極探索醫學高校基層黨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首先通過學校黨委對接村黨支部,通過培訓村干部和發展黨員,打造村基層黨組織;其次要積極組織高校各院系、部門黨建工作對接貧困戶脫貧工作,施行一個黨總支認領2~3家貧困戶;最后通過學科帶頭人的課題研究計劃,將技術推廣到村民手里,實現脫貧攻堅,如聯系徐州醫科大學專家團隊和大程莊所在鎮龍頭養殖企業江蘇漢羊牧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請徐州市科技計劃項目——湖羊生態養殖技術示范與推廣應用。
3.4 教育引導培育農戶脫貧信心和決心
教育扶貧是國家扶貧工作的重要陣地,有利于提高貧困戶脫貧的信心和決心;有利于消除貧困代際傳遞和縮小區域間教育差距等;有利于實現貧困地區教育分配正義和關系正義;有利于提升人口素質和技能,增加收入[8]。教育扶貧,首先依托醫學高校的文化資源優勢,通過加強黨組織建設和扶貧文化宣傳,積極宣傳國家的政策,引導貧困戶增加戰勝困難的決定,脫貧致富的信心;其次重視示范帶動作用,加大自力更生貧困戶脫貧致富典型案例的宣傳,形成“我脫貧、我光榮”的鄉村文化氛圍;最后實施教育助學扶貧計劃,針對貧困學子實施“結對幫扶”,助其完成學業。
4 結語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醫學高校在醫療、教育、科技、人才、智力、信息和專業方面具有地方政府和其他幫扶單位不具備的優勢,尤其在醫療方面更是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醫學高校開展幫扶工作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以健康幫扶為主抓手,尤其在當前新冠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進行健康幫扶就更加迫切。文章以徐州醫科大學幫扶豐縣華山鎮大程莊的實踐為例,提出在當前新冠疫情背景下,開展以健康扶貧為特色,開展中藥種植、科技幫扶、教育引導等方式助力脫貧攻堅的思路和方法,以期為其他高校開展幫扶計劃提供借鑒,對癥下藥助力脫貧攻堅。
參考文獻:
[1]精準發力脫貧攻堅——解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精神[J].創造,2017(3):8.
[2]楊思琪,屈婷,胡虎虎,等.醫療扶貧,照亮貧困家庭的明天[J].老區建設,2019(23):74-76.
[3]趙康.我當駐村“第一書記”蹚出的脫貧攻堅之路[N].中國社會報,2018-08-06(004).
[4]姜潔,付玉聯,曾利輝.西部地區精準健康扶貧模式探析——基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案例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38(6):129-133.
[5]任小秋.協同治理視角下我國農村產業扶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8.
[6]馬小虎.能力貧困視角下的扶貧政策依賴問題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7.
[7]韋艷,閆琪,陳卓.社會精準治理視角下健康扶貧主要問題與完善路徑[J].貴州省黨校學報,2019(3):45-51.
[8]賈巍,尹欣妍.國內教育扶貧的研究進展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