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玉
摘 要:目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還存在許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結合職業院校教學特點及技能型人才培養規律,從“雙師型”教師的內涵、“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應采取的措施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職業教育 ?“雙師型”教師 ? ?培養路徑
《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要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這標志著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新常態下,職業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也就意味著“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
一、“雙師型”教師定義的來源
最早出現“雙師型”教師表述的國家層面文件是《國家教委關于開展建設示范性職業大學工作的通知》(教職〔1995〕15號)。該文件指出,職業院校要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不管是專業課教師還是實驗實訓課教師,都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其中對“雙師型”教師的比例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即不少于教師總數的1/3。
二、對“雙師型”教師內涵的不同看法
(一)“雙證書制”
“雙證書制”認為同時具有了教師資格證書和技能證書的教師就是“雙師型”教師。有學者不支持此種觀點,認為資格證書的取得并不能代表具備相應能力;而且,由于許多技能不能量化,沒有相關的資格證書評定標準,以及我國證書考核制度還不夠完善,所以不能將是否擁有資格證書作為評判標準。
(二)“雙職稱制”
“雙職稱制”認為“雙師型”教師要具有高校中級以上職稱和企業工程師以上職稱。這種界定標準看似提高了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但是這種簡單疊加并沒有體現出其基本內涵?!半p師型”教師應該是高校教師和工程師的有機結合,要同時具備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和高超的實踐操作技能。但是現實情況是,高校教師由于教學壓力、學校資金緊張等原因無法去企業學習或頂崗實踐,每天的理論教學任務都無法完成,更無法進行實踐。
(三)“雙層次制”
“雙層次制”認為“雙師型”教師的第一層次是具備一般專業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即經濟師和技師;第二層次是要具備提升學生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能力和具備為學生提供職業規劃和職業指導的能力,即素質之師和職業之師。
(四)“雙能力制”
“雙能力制”認為“雙師型”教師應既具備科研能力又具備特定的技術能力,或者要同時具備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操作教學能力。
本文認為“雙師型”教師在智能結構方面,要既能向學生傳授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并且融入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又能將職業的新要求、新技術、新工藝轉化成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在能力結構方面,一是要掌握專業理論知識,二是要掌握與該專業相關的職業工作知識,三是要掌握職業教育教學方法。
三、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對“雙師型”教師概念界定不清
目前,對于什么是“雙師型”教師,官方依舊沒有一個準確定義,導致各個學校對“雙師型”教師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也不同。
(二)“雙師型”教師證書與能力不匹配
由于各個地區教師資格評定機構在評定教師資格時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導致一些獲得教師資格的人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因此盡管職業院校要求職業院校教師所學專業與所教專業對口,但仍存在所學與所教不符的現象。
(三)“雙師型”教師激勵機制不完善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職業教師的地位也應得到相應提升,但落實到各個學校,教師們在薪資待遇、職稱等方面變化不大,“雙師型”教師的職稱對其薪資也沒有很大影響,因此教師缺乏上進的內驅力。
(四)“雙師型”教師培訓質量不高
雖然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會定期到企業參加培訓學習以更新實踐技能,但是由于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大、有的學校經濟實力不強、有的教師教學壓力大等問題,教師到企業的學習有時變成了“觀摩”,不能深入學習;對于教師的理論培訓,大多數院校沒有針對性,這樣的培訓方式使教師并不能獲得教學“干貨”。
四、“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建議
(一)完善職業教育教師的考試制度以及準入制度
首先,國家應該制定官方權威的“雙師型”教師的標準內涵,有了準確的定義,各院校才有了標準進行選拔。在考試制度方面,國家應該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和實踐操作技能方面的考核評價。其次,應該取消“雙師型”教師資格證書的終身有效性,實行三年或者五年重新考核的制度。
對于“雙師型”教師的準入制度,應規定教師具有企業實際工作經驗才具有選聘資格。在教師的面試考試中,可采取考官考生雙盲抽簽制度,確保公平。
(二)完善激勵機制,提升職業教育教師的社會地位
如給“雙師型”教師的薪酬待遇優于普通教師,增加“雙師型”教師的編制數量,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準入門檻,使“雙師型”教師真正成為“術業有專攻”的教師,具備不可替代性,其社會地位自然就會提高。
(三)優化“雙師型”教師來源
在招聘“雙師型”教師時,應改變“唯學歷”的招聘標準。高學歷人才理論水平高,但是對于企業實際情況的了解程度不深、實踐操作能力不強。所以應調整“雙師型”教師的招聘要求,如從具備三年以上企業工作經驗的人員中選拔,有特殊職業技能的人員優先等;注意為年輕教師提供機會,聘請企業實踐工作經驗豐富的師傅為兼職教師。
(四)完善“雙師型”教師的培訓機制
目前,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培訓,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應該加強對教師實踐技能的培訓,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培訓, 實行職業道德一票否決制,以此規范教師個人的行為。教師的首要職責是育人,其次才是傳道授業解惑。
(五)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的技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教師也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和技能,以便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授課,或組織學生在虛擬實驗室操作。學校也要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能力方面的培訓。
五、小結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職業院校未來的發展和國家技術型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需要國家、學校以及教師共同努力。大家都應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并為此出謀劃策。
參考文獻:
[1]崔發周.現代學徒制視域下“雙師型”教師的科學內涵與培育路徑[J]. 教育與職業,2020(7).
[2]任君慶,胡曉霞.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高質量實施“雙高”建設[J]. 職教論壇,2019(4).
[3]何志穎,郭名偉.淺議高職院?!半p師”隊伍建設[J].河北職業教育,2006,2(21).
(作者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