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要:網絡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也沖擊了社會媒體行業的發展。對于媒體行業,信息技術是賴以生存的技術支撐,而在網絡越來越便捷,信息獲取和發布越來越寬松的環境下,也給媒體行業新聞記者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本文以網絡環境為視角,對目前新聞記者工作遇到的挑戰進行了分析,并以此為切入點,對新聞記者在網絡環境下的角色定位進行了簡要分析,以幫助新聞記者更好適應當下的網絡環境。
關鍵詞:網絡環境;新聞記者;角色定位
在網絡環境下,每個行業的發展都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尤其對新聞記者工作來說,網絡的便捷、信息的發達,都改變了目前新聞工作者的環境和內容。在人人皆可是記者,人人皆可發新聞的網絡媒體時代,如果專業新聞記者不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不對當下工作形式進行審視,會逐漸在網絡時代讓其工作失去競爭力。針對此,只有了解網絡時代媒體行業發展的優勢,并對自身工作進行重新定位,才能提升新聞記者的工作價值,并可促進新聞信息更有價值地在受眾群體間進行傳播。
一
網絡環境下新聞記者工作面臨的挑戰
新聞記者行業的挑戰
在網絡時代,移動智能端以極快的發展優勢迅速占領了傳統信息獲取市場,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支撐,讓更多社會公眾成為了媒體人,在信息采集和信息發布中,大眾媒體人借助貼合生活化的信息內容,贏得了一定受眾群體的支持。如果說在傳統煤體行業中新聞記者工作是人人羨慕的高薪、有地位的工作,那在網媒時代,自媒體人的出現,卻將新聞記者工作逐漸推向了邊緣。眾所周知,在網媒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不局限在電視、廣播和報刊等媒介中,而是通過手機、電腦等移動智能端,信息受眾用戶不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信息內容,也可在瀏覽信息時與信息發布者進行互動。在民生問題和時事信息可通過網絡自煤體人進行傳播,且新聞信息可達到多樣傳播的效果時,傳統新聞記者的工作職能也逐漸被動搖,這也是目前新聞記者在網終環境下面臨的重要挑戰。所以在當今的網絡時代,傳統媒體環境下的工作者,不僅要有專業的工作能力,也要有與時俱進改變革新的思想意識,只有同時代共進步,與行業同發展,不斷提升網媒時代工作意識,才能在網絡發展時代為自身贏得良好的發展優勢。
獲取時事新聞信息的挑戰
發布新聞,搜集新聞信息,在公中眾中發揮輿論導向,這無疑是新聞媒體工作者必備的基本職業素養,而在網媒時代,網絡自媒體的加快發展,加劇了新聞信息內容的多樣化發展,各種網絡平臺發布的新聞信息真假難辨,這同時也給新聞記者編輯新聞信息內容帶來了挑戰。新聞記者工作的首要內容是搜集新聞信息,但在魚龍混雜的網絡信息中,假若新聞記者沒有第一時間掌握信息來源,就會給信息編輯工作帶來困難。而要考證這一信息的真實度,新聞記者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眾多信息中進行篩選,除去考證還要對信息進行全新包裝,這不僅要求新聞記者要有嚴謹的工作能力,同時也要求新聞工作者具備極好編輯工作能力,雙重壓力的考驗,對于現階段新聞記者工作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挑戰。
新聞信息輿論價值的挑戰
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如今的網絡新媒體,其通過發布信息獲得輿論支持和盈利目的,都在發布信息時,夸大了信息內容,尤其在如今網絡環境中,這種虛張聲勢、夸大其詞的信息更是層出不窮,再加上在網絡時代,一些新聞工作人員,為了其自身在自媒體行業中獲得發展,更是不惜以消費職業道德為自己謀發展,這中現象的出現,不僅擾亂了傳媒新聞業發展的秩序,也極大降低了新聞工作的權威性。
二
網絡環境下新聞信息傳播的特征
?及時性
網絡時代的到來,優化了社會大眾對獲取新聞信息的取向,在各種新聞可通過網絡渠道及時傳遞到用戶信息接收終端時,從側面也反映了傳媒新聞工作實效較低的工作缺點。而在網絡時代,信息及時、便捷、高效傳播是其基本的特點,要保障信息及時進入大眾的視野,就應通過新聞工作人員獲取信息,并由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才利于借助網絡便捷性的特點助力傳統新聞記者的工作發展。
豐富性
網絡環境下,不僅社會公眾能夠及時接收到時事信息,且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瀏覽信息的內容,用戶不僅可瀏覽當下的時政信息,也可了解到不同地域的信息內容,這種多樣信息的供給,滿足了眾多用戶的需求,同時也給傳統媒體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如依據網終數據分析受眾群體的需求,再結合網絡媒體信息編輯的多樣性,對以時政新聞為主的新聞記者工作模式進行革新,以受眾群體關注的民生問題進行轉變,從而讓新聞工作更加貼近大眾的生活,以提高傳煤新聞工作內容的豐富性。
互動性
直以來,傳媒新聞記者工作一直呈現出單向的發展局面,即傳統新聞記者工作以采集信息為主,不參與信息的編輯和發布,這種被動的局面使得新聞記者工作實效較低,其次在采集信息時,只以為完成工作為目的,不清楚用戶所想,不了解用戶所需,同時也就不能保障信息的公正和透明。而在網絡環境下,信息受眾群體可通過移動智能端,與信息采集和發布者進行有效的實時互動,雙方深入進行交流互動,才使得網絡自媒體工作者得到了更多用戶的支持,而傳媒新聞記者也應積極對當前的問題進行改善,以適應時代發展。
三
網絡環境下新聞工作的主要特點及作用
為多媒體技術服務并助力其發展
網絡的興起讓多媒體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多媒體與互聯網的相互聯系使得新聞內容更豐富,提高了人們對新聞內容的關注度,也一定程度提升了人們的新聞輿論參與度,可視為互聯網和多媒體相互成就的過程,使得多媒體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實現了移動終端的新聞資訊傳播目標,讓新聞突破了時間、空間束縛,滿足了人們各式各樣的心理需求,為多媒體釋放功能與影響提供了廣闊空間和較多平臺,網絡環境下的新聞記者多采用多媒體完成新聞工作。
新聞主體多樣化
與傳統媒體下的新聞不同的是,新聞不再被新聞機構所壟斷,任何上網的人都可成為新聞的制作者,也因此使得新聞主體呈現多樣化特點,由于制造新聞的主體成倍增加,所以導致新聞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新聞傳播途徑得到拓展,新聞信息量在大幅度增長,網絡環境下的新聞已經可以根本上解決枯燥、缺乏吸引力等問題。
文本拓展更為靈活
在網絡環境下,多媒體備受新聞媒體人重用,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多媒體包容更多種形式信息,除了包括文本信息外,還包括圖片、音頻、視頻等信息,可以促成多種形式信息的融合,以此來吸引更多瀏覽者。文本是新聞的基礎構成部分,多媒體在網絡支持下完成數據的相互連接,一般以超鏈接方式完成后,文本信息便可借助鏈接打開新聞網頁,人們便可獲取新聞信息,提高了新聞拓展的靈活性,間接促使人們與網絡移動終端聯系得更緊密。
四
在網絡環境下新聞記者角色定位的思考
網絡環境下,新聞傳播途徑、新聞方式皆發生不小變動,新聞記者角色也隨之發生變動,需要在全新視域下重新定位,只有角色定位精準,才可完成更與時俱進的新聞工作,方可為新聞整個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有關于網絡環境下新聞記者角色的定位,可的情參考以下見解。
明晰職業規劃
在社會眾多職業中,每個職業都有其自身的工作規范和行為規范,其職業的不同就決定了其作用的不同,而要發揮自己本職工作崗位的重要作用,要首先清晰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規范,承擔其工作賦予的權利和職責,并積極發揮其重要功能,才利于促進整個工作的前進發展。新聞記者的工作屬性與社會其他職業的工作屬性有所不同,新聞記者工作不僅要肩負采集信息的真實性,也要讓信息在采集和發布過程中,突出其奧論價值和權威性。而在網絡環境下,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人員,在對自己工作進行定位時,應首先明晰自己工作的職責,要清晰自己的工作是服務社會大眾群體,確立工作的方向,才可利于構建自身的職業規劃;其次,在建立職業規劃時,應以服務大眾利益為出發點,在播報和采集新聞信息時,保持公正客觀的評價,從而將問題有效傳播給社會大眾;最后,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應依照新聞公正、真實性原則,依照國家法規,合理合法、合情合理地對信息進行采集,避免在網絡諸多信息干擾下,采集到不真實的信息。同時,新聞記者作為一名公眾工作人員,應有基本的職業素養和道德素養,應在公眾場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在網絡環境下凸顯出職業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更要讓社會公眾意識到新聞記者工作的重要性,從而讓傳媒新聞記者職業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積極適應網絡媒體環境
網絡環境是不可改變的主觀因素,而我們作為網絡環境的創建者和受益者,不僅應積極革新,更應積極適應其發展。正所謂“不能改變環境,就積極去融入環境,當你真正適應了環境,才能讓它為己所用。”所以,在網絡環境下,新聞記者除了要落實本職工作發展外,還應積極去學習網絡時代新思想、新觀念和新技術,在網終虛擬環境下,努力提高自身工作素養和職業道德,積極去學習網絡新技術,勇于實踐到實際工作中,確立網絡發展新方向,是目前確立新聞記者角色定位發展的主要依據。此外,在實際工作中,要以時代媒體人的工作視角,對新聞信息進行實時傳播,當然在工作中要發揮自己的輿論導向,引導社會公眾以正確觀念去思考和看待問題,這樣不僅提升了工作價值,也更利于提高自身工作的積極性。用寬廣的心態去擁抱網絡環境,用職業的堅守去革新網絡環境,確立目標,勇于突破,是現階段新聞記者確立職業定位的一種有效方式。
建立網絡新聞信息引導機制
網媒時代的加快發展,不僅滿足了社會公眾對信息的廣泛性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不實信息的傳播,而這也直接影響了新聞記者的角色定位,建立安全的網終環境,保障新聞信息的真實透明,有利于新聞記者對自己角色進行更好的定位。在通過網絡渠道收集和發布信息時,應建立一定的信息引導制度,加強對網絡環境的安全管理,可保障信息傳播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網絡安全信息的引導機制受諸多方面影響,如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要保障信息安全性,保障信息引導機制的有效性,首先,應不斷完善新聞業自身的行業制度規范;其次,應確立新聞記者服務社會的形象,以大眾為視角提升新聞記者的親民性,以讓新聞記者對新聞信息進行深入的報道;最后,要建立監管制度,杜絕違規違紀問題的發生,保障新聞信息的公正透明,達到想要的公眾輿論效果,從而進一步增強網絡信息的安全性。
角色定位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移動互聯網時代,是能力競爭時代,需要新聞記者兼顧多種職責和職能,如不但要掌握專業的新聞采編技能,也需要懂得一些法律條款,只有確保自己發表的新聞合規合法,才能夠發揮新聞信息的輿論價值。在信息時代下,新聞信息的發布不需要中規中矩,但需要確實有新意。
因此,需要新聞記者不斷學習當下的融媒體網絡技術,正所謂“學無止境”,生有涯而知無涯,學習沒有盡頭,只有不斷地求知,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工作素養,才能夠保證自己不被時代所拋棄,才能夠促進自己職業素養提升,進而才能夠給自己明確的職業規劃。在學習中不能隨波逐流,需保持自已的個性,如在進行新聞采訪時,不可人云亦云,需站在新聞信息角度,以主人翁之態,將新聞事件進行準確客觀的播報,同時也要憑借自身專業的職業素養,發表自己的建議和觀點,以引導群眾在輿論導向內進行談論。
職業素養的提升需要不斷地學習,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但在紛雜的網絡信息時代做到不被熏染絕非易事,堅持自我,保持初心,只要能夠堅守自己作為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并以此為不斷學習的最高追求,便會促進自己職業素養的提升,進而就會幫助自己明確新時代的角色定位。
總而言之,網絡時代發展的不可抗性,使得新聞媒體工作受到了沖擊。生活于網絡時代,要接受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要積極發揮其正面的價值作用。作為服務大眾的新聞記者來說,不僅要征服網絡環境,更應讓其為幾所用,所以在網絡時代,新聞記者應確立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斷提升自身工作素養,提高甄別網絡信息能力,從而享受網絡環境帶來的便利,并不斷為社會工作輸送更多高質量的新聞信息。
(作者單位:中國吉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