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平
摘 要:當前,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重視。針對于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來講,以往傳統單一的教育模式現狀不容樂觀,需要進行創新改革,而案例教學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可以為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開辟出新的天地。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案例教學法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對策,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中職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運用分析
中職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少年走向青年的重要時期,其身心發展會產生極大的變化,心理特別容易出現矛盾和問題。在這一背景下,諸多中職院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其不僅可以向學生普及心理學知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學模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案例教學法、活動訓練以及自我探索等等,其中案例教學法是常用的教學模式,其可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以此來規范學生們的各種行為[1]。
1 案例教學法的含義與優勢
1.1 案例教學法的含義
案例教學模式又稱之為“范例教學法”,主要就是借助真實的事例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運用原理即為講明道理,其可以啟發學生思維,案例教學模式很早就已經提出,在提出之后深受師資培育的重視,這種教學模式對促進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2 案例教學法的優勢
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教授給學生書本中的知識,還需要重視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使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成為知識的實踐者。案例教學模式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一定的區別,其十分重視運用真實的案例來開展教學,而案例的選擇通常都是來自于實際生活,也是學生熟悉和了解的[2]。所以,將這種教學模式運用到知識教授中可以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進而引發學生們的思考欲望。另外,借助案例教學模式來進行課堂陳述與課堂辯論也可以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認真思考和探索問題,學生通過對課本基本原理與理論的運用,可以總結出自己的觀點,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原理和理論的理解,達到提升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目的。案例教學模式的優勢主要為以下幾點:其一有利于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水平[3]。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以及工作態度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其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可以將理論與實踐進行融合。案例教學模式還可以發揮出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使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實現與時俱進;其二有利于促進中職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針對于中職心理健康課程教學來講,案例教學模式可以將課程原理與規律以生動且真實的事例來進行展現,教學的出發點即為要求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對案例事實進行思考,這種學習方式不是條條框框的,可以使學生對生動的事物進行理解,其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同時還可以為中職生帶來諸多能夠展現自我的機會;其三有利于培養中職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案例教學模式并不重視找到正確的答案,而是關注學生如何正確處理各種心理問題,方式方法也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答案[4]。在教學中,教師科學有效的引導和學生討論都可以調動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
2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應遵循的原則
其一應做好隱私的保護。心理健康教育較為特殊,教師在設計案例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涉及到一些個人因素。基于此,教師需要盡可能的做好隱私保護,這一點十分重要。例如學生在向教師咨詢心理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如果想要進行錄音或錄像,那么一定要經過學生的同意,如果教師不重視和關注這些問題,那么就會對學生帶來諸多不良的影響,甚至會對學生心理造成二次傷害,所以,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或當事人隱私的保護;其二案例教學設計需要加入情感因素。教師在設計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適當加入情感因素,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因為心理健康教育情感的喚醒是教育的根源,情感的體驗即為過程,因此,教師需要將情感滲透到案例設計的各個環節中,以此來達到預期教育效果;其三案例設計應科學選擇人和事[5]。人和事的科學選擇直接關系到案例教學是否成功,所以,教師需要謹慎選擇人和事。通常來講,失敗的人和事有著較高的研究價值,但也并不是絕對的,一些成功的人和事也有著一定的價值,而研究價值的關鍵就在于選擇是否科學、合理。
3 案例教學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對策
3.1 積極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3.1.1 科學選擇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主要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隱含著諸多心理學原理和可以引發深思且具有較強教育意義的真實事例,這種事例可以啟發學生們的心智。可以說一個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其中存在很多心理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的原因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產生的,而這種問題的解決對策也是多種多樣的。案例的選擇可以是經典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也可以是發生在自己周邊的鮮活案例。
3.1.2 案例的分類
針對于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來講,課時的安排與教學難重點進一步確定了人際交往、情緒管理以及就業心態等幾個章節,教師可以根據這幾個章節來開展案例教學[6]。針對于人際交往類案例來講,主要即為解決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經常會出現的自負、自卑以及害羞等心理問題,著重培養學生換位思考與共情的能力;針對于情緒管理類案例來講,主要即為解決學生抑郁、焦慮以及出現嫉妒情緒等心理問題,使學生可以保持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針對于就業心理類案例來講,主要即為解決學生應對困難等心理問題,著重培養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意志和品質以及執行能力。
3.1.3 案例教學模式的課件制作
教師在選擇完案例之后,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和真實的案例來借助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創新,可以后期添加圖片或視頻,使案例課件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方式可以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觸動學生心靈,以此來提升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3.1.4 組織建立討論小組
在班級中,教師可以組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為的四到六人。在組建小組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小組成員的均衡性與互補性,避免小組內部過于沉悶或異常活躍。小組組長需要具備較強組織能力和親和力,這樣可以使小組更加團結[7]。另外,教師還需要設置時間講授小組討論的知識與技能,這樣就可以使組長更好的組織開展小組討論,同時詳細記錄小組各個成員的觀點,以便在自由討論中進行全面交流。
3.1.5 熟悉案例
首先教師需要對案例進行全面研究和分析,不僅要對案例實際情況了如指掌,同時還需要認真設計案例討論問題,使問題討論對學生來講難度適中,最為重要的是要與學生學習過的心理知識相互融合。另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可能提出的某些問題做好引申的預案和相應的準備;其次因為教學時間的影響和限制,學生在課堂中的討論時間有限,為學生可以在課堂中進行充分討論,教師可以將案例的文字資料和問題提前發放到學生手中,這樣學生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對案例內容進行了解,也可以方便資料的查詢,進而針對于案例內容來準備課堂中的發言材料[8]。
3.2 課堂的實施過程
3.2.1 案例呈現
案例呈現應符合中職生心理和認知特點,教師可以根據案例討論主題的不同來選擇多種多樣的呈現方式,如口述、圖片、現場模擬或課件等方式來進行呈現,使學生可以了解和重溫案例內容,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案例的認識,在這樣氛圍中,學生可以快速融入到案例情境中,進而調動學生想要討論的激情。另外,教師還可以依照案例設計討論問題的多少與問題難度來運用呈現案例、討論,在呈現案例、再次討論的方式,使學生可以逐步深入交流。也可以反復多次呈現出案例中的關鍵點或爭議點。
3.2.2 組織討論
針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中情緒管理的案例教學來講,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任何和預防抑郁為教學重點,可以選擇影視明星的事件為案例,如張國榮。在課程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向學生展示多組心理疾病的圖面,使學生討論當下危害最大的情緒疾病是什么。這一問題就可以讓各組組長將課前準備的資料帶入到課堂中,教師需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借助數據來說明多種情緒疾病類別與發病比例,同時進一步說明數據來源的可靠性,這樣還可以培養學生通過數據來闡述事實的能力[9]。下面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于張國榮自殺的影視資料,讓學生討論和探索張國榮因抑郁癥自殺的心理原因。之后,教師就可播放不同類型抑郁癥患者的視頻和相應的治療方案,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來進行討論,如抑郁癥的成因和相應的心理調適方式。這一環節即為案例討論課程的核心重點,教師需要重點啟發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從多層面來探索抑郁癥的成因,如社會、家庭以及興趣愛好等,然后可以從哪些方面來進行改善。最后小組組長需要總結出自己小組的討論觀點和相應的解決方案,其他小組可以就問題和觀點進行提問或反駁,借助這種思想上的撞擊,可以使分析和論證更加深入,以此來達到啟發學生的目的。
3.3 教師的課堂教學總結
教師的總結在案例教學中十分關鍵,可以說教師總結是討論階段性的總結,也是課堂教學結束的點評小結,這一環節在案例教學中不可或缺。教師課堂教學總結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即為:對學生討論觀點和視角是否正確的總結;對學生討論完成之后形成共識的概括和學生理論知識提升的總結;正確歸納案例中啟示和方法等等。心理學家布朗說道:“情境通過活動來合成知識,即知識是情境化的,并且在部分程度上是它所被應用的活動的產物。”基于此,說明學生的經驗世界對他們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會因為學生們經驗世界的不同,他們討論和探討問題的結論也會有所不同。而教師在總結時,需要認識和意識到這種差異的存在,然后將總結的重點放在分析案例之后的啟示和方法中,這對于學生知識的內化和知識的提升十分關鍵,教師總結是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能力的考研[10]。所以說,教師想要提升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性,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知識素養,同時在此基礎上豐富課堂教學經驗,以此來提升自身教育專業能力。
4 結語
結合全文,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豐富教育內容,同時還可以以豐富靈活的方式展現教育內容,為心理健康教育開辟一個全新且廣闊的空間。中職心理健康教育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還可以使學生牢記知識內容,深入理解一些真實事件中的心理學原理,這對于提升中職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旸,曹昱,趙志剛,等.基于案例學習教學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20,40(06):439-442.
[2] 李寶弟.心理教育與高中古詩文滲透的案例研究——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研究[J].新課程,2019,000(004):1-1.
[3] 王翠麗,高奇峰.角色扮演在中職護理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035(002):112-113,135.
[4] 林宏宇.芻議團體輔導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32(011):33-34.
[5] 鮑巖.創設學習項目打造精彩課堂——談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心理健康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工程學院學報,2020,009(004):P.6-6.
[6] 劉志磊.基于易班優課的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研究——以《完善自我》專題教學為例[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5):51-52.
[7] 沈艷紅,楊一飛.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認知及需求分析——以安徽師范大學為例[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8(004):73-76.
[8] 陳雪飛.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MOOC教學策略初探——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例[J].大學教育,2019,107(05):128-130.
[9] 周靜.教育碩士必修課心理發展與教育課程建設的探索、實踐與構思[J].現代職業教育,2019,000(010):40-41.
[10] 梁瑛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思政化有效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高教學刊,2020,000(020):77-79,83.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學校 (河南省開封市 4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