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香
摘 要:現階段,大多數家長都對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比較重視,注重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數學主要部分就是計算,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了,他們做題速度、效率也有所提高了。除了計算能力,還要注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是一門需要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的一門學科,因此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同時教師還要積極活躍課堂氣氛,并激發小學生對學習的熱愛。
關鍵詞:小學數學 思維邏輯推理 培養
小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是比較強的,而小學數學又是一門聯系生活實際的一門學科,所以,學習數學要有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教師在與小學生授課時,不僅僅需要講授課本上的內容,也要在課本的基礎上向外延伸,培養小學生的判斷、分析、推理、邏輯思維能力。
1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時期時兒童發現的啟蒙時期,也是學生學習的萌芽時期,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我國在教育上也進行了改革,對于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也逐步的重視起來。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吸收知識的快慢,也要重視小學生的思維邏輯的培養,不僅僅要注重書面的內容,更要注重這個內容所延伸的知識,從而更要實現小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同樣教師在與小學生講述的時候也不單單只是向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學習這解題、學習過程中的方法和思維邏輯能力。這樣能夠讓小學生對于數學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可以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能力,才能使他們的成績有所提高。
要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首先就要打破傳統教育的束縛,多讓學生去想,讓學生自己主動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在對小學生的教育上應大膽創新,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不斷進步。
2 教師要注重發現小學生的潛力
每一個學生都有這巨大的潛能沒有被挖掘出來,教師不僅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發現每個學生身體里那些沒有顯現出來的能力。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能力一定要讓學生的思維跳動,對于一些題目的理解邏輯一定要清晰,這樣的話教師就要針對每個學生,在授課時尋找這些學生他們身上存在著的一些共性,并且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
這也要求教師在授課時要不斷完善和變化自己講課方式和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先通過基礎的講解再到更高層次的講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小學數學的知識,從而教師也能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小學生潛在的能力。
3 培養小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措施
3.1 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發現小學生的他們的思維方式比較靈活,這是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數與形相結合的方式為小學生進行授課,教師通過圖形的展現,將比較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能夠使學生對于本節課的知識達到輕松易懂的效果,并且能夠使小學生充分理解了本節課的內容使小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通過這種方法也能使小學生們將數學問題進行解決,還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進行積累,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
3.2 培養小學生的逆向思維
對于學習數學來講,首先你需要有一個靈活的頭腦,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首先教師需要讓小學生具備逆向思維的能力,什么是逆向思維,就是教師要教會小學生進行舉一反三。
3.3 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教師在對學生講授課程時,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解題、接受知識的能力,還要培養小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探索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情,在我們身邊存在著那些數學問題,并運用于數學當中。
4 增強小學生的判斷能力
數學思維的形成最基本的就是學生自身的數學判斷能力和數學推理能力,數學思維的過程離不開學生對數學的判斷。學生對題目做出正確的判斷,做題也會事半功倍,學生對題目做出錯誤的判斷,做題就會走進死胡同。培養學習對于數學的判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結合書本,強化自身的基礎,才能教小學生做出正確判斷。學生有一些不確定的答案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判斷,可以運用反復推理、計算,排除錯誤答案。那些容易混淆的答案,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他們最基本的差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多種方面調動小學生的推理能力。
5 結語
教師在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時不要急于求成,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教師要在授課中發現學生潛在的能力,并多組織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發展數學思維。同時教師還要教會學生進行多種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扎實基礎對于一些混淆答案要做出正確的判斷。
參考文獻:
[1] 張利鋒.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邏輯思維方法[J].新課程學習(上),2011(6):47.
[2] 陸鵬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研究[J].名師在線,2020(10):29-30.
長春市寬城區小南小學 (吉林省長春市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