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令
摘 要:目前,生活質量在逐漸提高,大部分小學生發育較快。農村區域教育受到師資以及觀念的局限,在學生青春階段尚未進行良好的教育,致使學生個人衛生健康狀況不夠良好。學生發育提前,致使大部分對此比較茫然、無助,那么對于農村區域的健康教育,更應該重視。為了防止此種現象的發生,教師便需要科學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順利成長。那么本文就小學生生理健康存在的不足以及解決方案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 生理衛生 健康教育 存在不足
在小學階段,高年級學生逐漸開始成長為青少年,形成自身獨特的審美觀以及價值觀,逐漸對自身內心世界以及個性品質開始注重,在此時期的學生,生理以及心里都會出現變化。但因為年紀尚小,對事物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夠全面,那么這時候便需要教師及時指正,必須在相應時間內給學生教授有關生理健康方面的內容,學生掌握知識重要,但是生理健康教育也是同等關鍵,那么以下就農村區域高年級學生生理健康教育進行分析。
1 生理衛生健康知識的普及
1.1 從低年級開始普及生理健康教育
目前居民生活水準的提升也促使學生發育過早,以往在初中階段出現的青春期身體變化現已提前到小學高年級階段,女學生的月經、男學生的胡子也已經不足為奇。青春期生理發展與心理健康發展密切關聯,但心理和生理的發展并不同步,那么校方就必須使用各種方法來處理此項難題。(1)課堂是學生展開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性道德教育的重要場地,即使部分青少年腦神經系統以及生理系統已經發展接近成人,但是由于相關知識以及社會閱歷缺乏,對自身行為不能良好的控制,極易產生暴躁、沖動等不自控現象,無法科學處理與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那么教師要在課堂上,及時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是非觀念。(2)邀請醫院專業醫生,開設專題講座。從青春期男女身體的變化以及心理上的變化展開分析、講解,和學生積極進行互動,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根據詳細問題展開處理。有助于學生從科學的角度去了解自身的變化,知曉青春期所帶來的不同,進而科學的處理自身所面對的問題,確保每位學生都可以順利成長。
1.2 家庭的指引
家庭是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的重要場所,所有學生都是在家長的關心下成長,作為家長,要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不單單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況,還需要看重學生的生理發育情況,適時的展開性教育[1]。青春期是學生從稚嫩走向成熟的最初時期,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此階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并且想知曉自身和異性存在的不足,作為家長,就需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告訴孩子有關生理知識,消除孩子的疑慮,幫助孩子積極、正確的看待生理健康問題,促使學生在身體變化階段可以穩步成長。
1.3 社會的關注
社會上理應創建青少年健康服務中心,在青少年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積極尋求幫助。生理衛生包含的知識比較多,例如飲食安全、個人衛生等,必須要專業的機構安排各項活動,號召家長與學生一同參與,進一步豐富有關生理健康方面的內容。
2 小學生生理衛生內容
2.1 飲食衛生
飲食是人類生存的一個必要條件,學生在成長階段必須要充足的食物以及營養來促進身體成長,但是不衛生的習慣直接會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因此,飲食衛生是學生生理衛生的關鍵環節,飲食衛生一般要從以下幾個點著手:(1)養成一日三餐按時按點的習慣,在吃飯的時候不暴飲暴食,不吃甜膩食物。依照自身的休息時間科學規劃進食時間,促使腸胃活動養成規律,有助于食物的快速吸收[2]。(2)注意食物的保質期,不吃變質食物、三無食品,尚未清潔的瓜果蔬菜不要吃,防止病從口入的情況出現。(3)不偏好零食以及挑食,防止出現挑食的情況。健康的飲食可以確保學生消化以及吸收,零食并不能供給學生所需營養,并且還會影響學生的科學飲食,阻礙了學生發育、成長。改進挑食以及偏食的習慣,是確保學生可以順利成長的關鍵。
2.2 個人衛生
良好的個人衛生對學生的發展以及疾病的預防有著積極的促進效用。家長理應適時進行引導,促使學生知曉衛生對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3 性教育
對學生展開相關性教育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家長以及教師要依照學生的年紀,使用科學的手段,選取正確的知識,對學生展開性教育,要循序漸進的展開,理應展開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3 生理衛生健康方式分析
3.1 訪談法
對周圍具有生理健康方面問題的學生展開調查以及訪談,尋求原因,隨后根據實際狀況展開科學的處理,將部分產生一致問題的學生安排成小組,在小組中展開交流,與教師一同進行學習,將自己了解的內容分享給學生,確保一致進步。
3.2 問卷調查法
經過對所有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的方式,查詢結果,尋找學生的薄弱項,邀請所在區域的教師或者是醫生針對此問題展開專題講座,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知識,以便于應用在實際當中。為檢測講座成效,教師可以展開第二次的問卷調查,此種活動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興趣。
3.3 經驗總結法
經過對所在區域的學生的詳細狀況進行了解,隨后展開整理以及研究,將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相互聯系起來,引導學生科學對待自身的變化,確保學生在未來穩步發展。
4 結語
農村區域的學生生理衛生健康教育是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上,還需要看重的一項重要問題。學生的發展以及成長不僅和學習相關,還與心理、生理健康相關,那么教師就必須豐富自身的知識,善于觀察學生的實際狀況,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進行指正,家長與教師一同配合,確保學生在發育階段可以順利成長,正確的看待身體上的變化。
參考文獻:
[1] 蘇國有.農村小學生生理衛生健康教育問題的對策[J].人生十六七,2018,000(05X):P.74-74.
[2] 閆建軍.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策略[J]. 中國教師,2019(S2).
重慶市巫山縣廟宇小學 (重慶市 4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