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核心素養作為一種全新的概念,被運用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中職英語課堂教學通過核心素養的滲透,加強了對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有效培養。新時代的內涵和學科內涵融入英語教學活動中,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本文對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進行了探討,結合核心素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意義,詳細分析了核心素養在英語課堂教學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課堂;教學;滲透
【作者簡介】隋文娟(1986.04-),女,漢族,山西長治人,晉東南幼兒師范學校,本科,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前言
核心素養發展是在2016年被提出的,它不僅全面鞏固了原有的教育改革成果,同時也為未來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中職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有必要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和強化,使學生形成強烈的英語意識,真正體會到英語學科的知識魅力,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樹立起積極學習的英語觀念,強化中職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水平,為其未來的成才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分析
1.語言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綜合體現了多個方面的內容,指的是學生在學習英語學科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項能力。語言能力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因素,可以體現在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幾個不同的方面。語言知識是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包括單詞、語法結構、語音知識、語篇理解等能力。語言技能指的則是人們常說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也就是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能力,語言技能和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水平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跨文化交際能力指的是學生在具備了英語基礎知識水平后,對中西方文化差異形成一定程度的了解,樹立起跨文化認知,并且運用這種跨文化意識和其他國家的人用英語進行交流。在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跨文化意識常常被教師所忽視,對學生英語思維的不斷完善和強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對于學生開拓視野、加強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造成了不利影響。
2.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是在長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通過對英語文化中精髓和內涵的探索與吸收,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依托英語文化、漢語文化進行英語學習活動,逐漸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格。文化品格可以分為人文情懷、社會擔當、健全人格三個重要因素。人文情懷對學生提出了以人為本理念的要求,學生應在日常的行為活動中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對每一個人的生存價值、尊嚴等給予維護并尊重,對人類生存發展以及不同個體的幸福感受多加關注,真正做到愛護、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社會擔當是指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團隊學習、小組學習的模式下形成協作能力,強化自身的合作精神,加強對自身責任和義務的明確認知,自覺地對社會秩序進行維護,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健全人格指的是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和學習觀念,具備自主調節心理情緒的能力,能夠保證自愛、自強、自信的良好心態。
3.思維品質。教育體制不斷革新的時代背景下,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發生了改變,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能力,同時應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培養起學生的科學思維、批判性思維等,能夠讓學生自主地、理性地判斷客觀事物,大膽提出質疑,接受挑戰,不隨波逐流、不盲從,發揮出批判思維的有效作用,成為具備良好思維品質的、健全的人。創新思維要求學生應將以往的思維局限打破,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出不同于常規的方式方法。科學思維對于學生的要求是對待客觀事物進行系統性分析,構建起完善的邏輯體系,在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時利用綜合和辯證的方法,樹立起端正、科學的學習態度。
4.學習能力。學習能力的強弱,對于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核心素養中的學習能力指的是多個方面的內容,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學會應用自身的英語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其中,學習策略是一切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同樣也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前提,決定了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目標,逐漸探索和研究出符合自身學習與發展的學習策略。例如,如何查找學習資料、進行學習反思、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等,均屬于學習策略中的內容。英語思維則是開展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目的是在教師的不斷引導和指導下,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英語層次。新課改背景下,興趣始終是教師十分關注的重要因素,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通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集中學習注意力,提高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策略、思維和興趣構成了綜合的學習能力。
二、核心素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意義
中職英語課堂上滲透英語核心素養,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強化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通過滲透英語核心素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和英語知識綜合應用能力。英語教學中滲透英語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前社會背景下必不可少的重要教育元素,幫助學生加強對所學英語知識的深入理解,樹立起對英語學科的全面認知,通過運用英語文化、使用英語思維,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靈活地運用英語語言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提高了整體的教學水平,在英語核心素養的指導和引導下,中職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英語思維品質均得到了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大大增強,提高了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型、高素質英語人才。核心素養下的中職英語教育與教學活動提高了中職生的核心競爭力,使其向著實踐型、應用型人才方向發展,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人才競爭時,發揮出自身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力,從眾多人才中脫穎而出,積極適應實際的工作崗位要求,促進自身未來更好的發展,最終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目標。
三、核心素養在英語課堂教學的滲透策略
1.采取合作教學的模式。英語核心素養中對于文化品格的培養和合作精神的強化,可以通過組織和開展合作教學的模式,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氛圍,發揮出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則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共同加強對英語知識的自主探索和研究,強化學生的英語認知,拓寬學生的英語知識視野。通過團結協作實現不同學生思維上的火花碰撞,幫助學生強化英語思維水平,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以中職英語教材中“Shopping”這一課程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可以結合實際的課程內容,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在小組內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輪流使用本課涉及的單詞、句式等,互相提問和回答。在合作練習中轉換學生的角色,加強對不同英語知識的掌握和練習,強化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在與同伴的交流和互動中,樹立起積極的學習觀念,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促進良好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的形成,最終達到提升語言能力的目標。
2.設置實踐活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有必要加強對實踐活動的有效設計,使核心素養融入英語的理論課程教學中,強化中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英語核心素養理念下,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語言技能,在實踐活動中構建起良好的語言鍛煉環境,能夠讓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有效運用,形成較強的英語思維,改善“啞巴英語”的普遍教學問題。教師可以實現由課堂上到課下的延伸,每周舉辦一次英語角活動,或是選擇某一節英語課進行實踐性英語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在實踐交流中進行聽力訓練、自主閱讀或英語寫作鍛煉,讓學生直接接觸和體會英語文化,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強化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形成英語語感,感知英語知識的魅力,促進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3.創建合理的教學情境。核心素養滲透下的中職英語教學課堂上,創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強化英語教學的最終效果。在英語核心素養的滲透下,根據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和研究,教師有機整合起英語文化、英語思維和英語語言知識等,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合理情境的自主探究式和實踐式學習活動中,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強化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為未來的成才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情境教學與核心素養理念之間契合度較高,能夠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實現英語知識和教學情境相融合。結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課程內容,保證情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讓學生根據不同情境中的人物,扮演不同的角色展開英語鍛煉,強化英語知識的運用效果,在情境中形成較強的英語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
四、結論
綜上所述,英語作為中職教育階段必不可少的重點學科,能夠通過核心素養的滲透,將英語的內在文化含義融入英語教學活動中,培養起中職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中職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和綜合素養水平。融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體現了我國以人為本的重要教學理念,教師有必要加強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探索,將核心素養融入英語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價值發揮出來,提高英語教學的綜合質量和最終成效。
參考文獻:
[1]李想.核心素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新通信,2020, 22(16):164-165.
[2]叢李方,王圣蓮.英語核心素養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滲透思考[J].中國培訓,2020(06):66-67.
[3]蒲琴芹.核心素養在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山西青年,2020(08):48.
[4]薛璇瑜.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J].山西教育(教學),2020(04):35-36.
[5]王玉潔.核心素養體系下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7):77-78.
[6]王銀祥.核心素養視角下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優化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24):59.
[7]林瓊鏈.基于中職英語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06):4-5.
[8]張文娟.英語核心素養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滲透研究[J].校園英語,2019(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