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教”改革背景下,職業院校應該持續推進課程體系改革,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嘗試從“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切入,促進知識素養和技術技能融合發展,促進技能勞動者隊伍形成梯隊式結構。“崗課賽證融通”意味著崗位標準與課程內容對接,競賽引領課程教學改革,證書促進人才培養創新,難度大、困難多,具體的實踐路徑需要基層教師不斷地探索與總結。本文以水運行業急需的江海聯運人才培養為例,提出了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三教改革? 崗課賽證融通? 江海聯運? 人才培養
【課題項目】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中高貫通-江海聯培”航海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項目編號:GXZZJG2021A021)。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9-0009-02
一、引言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三教”改革任務,即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三教”改革是為了培養行業企業需求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1]。“三教”改革中的教師、教材與教法彼此影響、相互促進、不可割裂。廣西交通運輸學校航運類專業以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導向,按照“江海聯培”的教學理念,構建符合國際標準的中高職貫通航運類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遵循“中高職對接、職業崗位對接、職業標準對接”,遵循“中高職協同、校企政協同、崗課賽證融通”的原則,創新教學路徑,系統地培養出一批適應航運業需求的內河、沿海與遠洋船員。
“崗課賽證融通”是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思路,學校需要緊緊圍繞“崗課賽證融通”的核心要素,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進行一體化設計。“崗”是企業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具體要求,對接職業標準,對接工種、技能、職責,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被吸納于行業中[2]。因此,“崗”需要校企合作,共同開發體現崗位要求的教學內容。“課”是教學實施的主體,是“三教”改革的載體。教師、教法以及教材改革最終都會歸根于課程設計、實施的改革。推動“課堂革命”,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智慧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泛在學習環境,并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專業能力評價體系。“賽”是國家為了促進職業院校發展,提出“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理念,從校、市、省、國家多個層級開展的技能比賽。技能比賽激發了教師實施教學改革的熱情,使職業教育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引領了學校優質專業的發展。“證”是與就業、職業發展相關的各類職業技能證書。目前,適合職業院校學生考取的證書有各類職業技能鑒定證書、資格證書、等級證書以及1+X證書等。
二、基于崗位技能構建課程體系
(一)以崗位技能標準為依據構建課程體系
“江海聯培”航運類專業的課程體系由通識性課程與專業課程組成。專業課程又可以分為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技能課。專業核心課主要以航海基礎、航船管理課程為主;專業技能課則會根據具體的人才培養方向不同,而設置不同的課程。例如,側重于航海駕駛,核心課程則應該有船舶值班與避碰、航海氣象與海洋學、GMDSS船用通信設備等;側重于水手海員,核心課程則應該有水手值班、水手工藝等。如果企業的人才需求的類型多樣化,則應該對課程組合進行重構,或者設置多門選修類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未來的職業選擇來選上部分專業課程。
(二)以崗位技能需求為依據開展實踐教學
“江海聯培”航運類專業的學生就業后,需要承擔內河、沿海、遠洋等水上運輸業務。眾所周之,水上運輸業務比陸路運輸業務的危險性更大、復雜度更高。因此,必須要保證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達到相同的課時數量。實踐教學更應該以崗位技能的實際需求為依據。例如,水運工作中最容易遇到的天氣惡劣的情況,如何應急、妥善處理是從業人員必備的技能與素質。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特別設計一些緊急情況應對案例。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讓學生明確在危急時刻做法是否正確、有效。教師還應該跟進學生的企業頂崗實踐,從頂崗實踐中了解到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學習存在的不足,不斷完善實踐教學內容。
三、借鑒世賽理念開展課程改革
“海員技能大比武”“水運業務技能比賽”等職業技能大賽是檢驗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試金石”,更是職業教學改革的“指揮棒”[3]。職業院校鼓勵師生參與技能比賽,不僅是為了提升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創造職業教育品牌,更是為了以獲得優秀的比賽成績為趨動力,引領課程改革,促進賽課融通。
(一)借鑒世賽改革院校比賽
院校比賽屬于校內的基層比賽,亦是省級賽、行業賽的選拔賽。如果院校比賽始終緊緊地圍繞省級賽、行業賽乃至國家級比賽的模式、標準、流程,來復制式地舉行,就會使其淪落于簡單粗暴的選拔賽,會使師生為了比賽而比賽,會削弱學生的比賽熱情。因此,院校比賽應該深刻地認識到職業技能世賽的真正目的是不斷地促進職業技能、工藝水平的提升,發揮引領、激發、挖掘等作用,為企業培養出更加優秀的技能型人才。院校比賽也應該結合市場需求,將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專項職業能力作為比賽的重要內容,擴大參賽人數,公開選拔標準,強調德技并修、手腦并用,注重職業道德評價,注重團隊建設考核。
(二)著力推進賽課融通改革
職業技能比賽推行多年,某種程度上實現了“以賽促改”的目標[4]。例如,開發賽項相應的教材與課件,完善課程數字資源建設。參加過技能比賽的教師,會對職業技能標準進行深挖深究,整理比賽內容、比賽要求、比賽流程,還會參照比賽內容來調整課程體系內容,為了打下扎實的基礎,注重日常教學方法的創新。很多比賽時使用的設備也都被應用于日常教學中來,教師將賽項任務轉換為日常的教學任務,賽項標準也融入到教學準之中。因此,“江海聯培”航運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致力推動相關專業的職業技能比賽的開展,促進賽課融通,實現“三教”改革目標。
四、促進證課融通對接行業標準
證書類的考試都是以職業技能為需求導向,以崗位核心技能為目標導向[5]。因此,職業院校應該重視職業資格與專業技能類的認證考試,并且將考試內容與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促使院校要將相關考試中的核心內容作為教學內容,并以真實的企業工作案例為課程任務載體,有效地促使證課融通。
(一)基于行業標準推進人才評價證書體系
目前,社會的職業技能鑒定體系相對完善,但是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評價還不全面,院校類的職業資格認證與專業能力考核還處于探索期。因此,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部門應該深入大型企業,調查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崗位能力需求,幫助企業梳理其高技能人才的職業能力評價體系,再將既定成型的行業標準推送給職業院校。職業院校根據職技能鑒定考試與企業職業能力評價來推進課程改革,推進院校職業資格認證證書的考核體系的完善。不斷提高1+X認證證書的含金量,將技能提升服務放在人才培養的首位。
(二)基于行業企業證書健全教學標準體系
“江海聯培”航運類專業就是為了給水上運輸企業培養懂技術、善管理、敢創新、道德優的技能人才。因此,人才培養過程中既要注重知識的講解、技能的傳授,更要注重創造性、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完成相關的課程學習內容的同時,也能夠為考取行業企業證書奠定基礎,暢通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渠道。
五、結語
“三教”改革是職業院校改革的重要方向與目標,是實現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關鍵。實施“三教”改革,著力推進“崗課賽證融通”,才能使職業院校的整個人才培養體系與產業、行業、企業接軌,才能保證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方法可靠、依據科學、路徑高效,對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曾天山.“崗課賽證融通”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8):5-10.
[2]曹著明,閻兵,宋改敏,孫哲,侯興蜀.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下“三教”改革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20(8):41-46.
[3]王成榮,龍洋.深化“三教”改革 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7):26-29.
[4]徐恒山,盧生奇,高云勝.“崗課證賽”融通模式是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的有效途徑[J].內蒙古教育,2017(18):58-60.
[5]羅孝森.職業教育“課崗賽證對接”教學模式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6(12):95-97.
作者簡介:
崔玉林(1971年-),女,云南紅河州人,正高級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專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