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婷 鐵海龍 孫菲 王顥
【摘要】目的:本研究擬對新疆醫科大學2016—2018年間畢業的預防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開展跟蹤調查,對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情況進行摸底,了解畢業生的工作現狀,為教學改革提供客觀依據,為預防醫學專業人才質量的提高、職業發展規劃提出建議。方法:以某高校2016—2018年間畢業的預防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畢業生職業發展類型、薪酬水平、工作崗位與職業期待吻合度、工作崗位的勝任力自我評估、就業滿意度等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通過調查2016—2018年的畢業生,參與調查學生中,選擇參加工作的有156人,占57.99%;讀研深造的有97人,占36.06%;工作崗位為醫療服務類的有108人,崗位薪酬在2000~3999元段有64人,占41.03%,占比最大;畢業生崗位薪酬在8000元以上人數最少,共為7人,共占4.48%;工作崗位與職業期待吻合度比較吻合的有70人,占44.87%;75名畢業生對工作整體持滿意和很滿意態度,占48.08%。結論:加強畢業生人才創新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水平,搭建學生能力鍛煉發展平臺,提高學生崗位勝任能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加強畢業生職業技能教育,提高就業率和滿意度。
【關鍵詞】畢業生? 職業發展? 現況調查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intends to carry out a follow?up survey on the five?year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ventive medicine who graduated from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during 2016—2018,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work, to provide objective basis for teaching reform, and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professional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planning. Methods:Taking the five?year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ventive medicine who graduated from a university from 2016 to 2018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graduates career development type, salary level, coincidence degree between jobs and career expectations, self?assessment of job competence,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and so on. Results:Through the survey of graduates from 2016 to 2018, among th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156 people chose to work, accounting for 57.99%. There are 97 people studying for further study, accounting for 36.06%. There are 108 people in the medical service category, and 64 people in the salary range of 2000~3999 yuan, accounting for 41.03%, accounting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with a salary of more than 8,000 yuan is the least, with a total of 7 people, accounting for 4.48%. There are 70 people, accounting for 44.87%, who agree with their job expectations. 75 graduate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whole work, accounting for 54.08%. Conclusion:Strengthen the graduate talent innovation training mechanis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build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improve their job competence, and enhance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improve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service system, strengthen graduate vocational skills education, and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Satisfaction.
【Keywords】graduate; Career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基金項目】新疆醫科大學教育改革項目(YG2017034)。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3-0011-03
開展預防醫學畢業生職業發展現狀調查是完善預防醫學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是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有力舉措,也是保證醫學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1]。職業發展現狀能直觀體現本校畢業生在工作中的質量水平,也能客觀反應我校畢業生人才機制培養水平。本文通過對新疆醫科大學2016—2018年間畢業的預防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和各用人單位開展跟蹤調查,了解我校近3年學生培養質量,并為我校現有的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培養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某醫學高等院校就業于新疆各市縣衛生系統三級、二級醫院及相關醫療衛生單位的2016—2018年預防醫學專業269名畢業生。
1.2 調查內容和方法
本次調查通過設計《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質量評價問卷》調查,以問卷星的方式發放、回收問卷。問卷問題形式包括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畢業生職業發展類型、薪酬水平、工作崗位與職業期待吻合度、工作崗位的勝任力自我評估、就業滿意度等。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問卷回收后篩選合格問卷,用EpiData3.0軟件雙人獨立錄入,經檢查核對后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 畢業生職業發展類型
參與調查的畢業生中,選擇參加工作的有156人,占57.99%;讀研深造的有97人,占36.06%;其他選項的有16人,占5.95%,其中包括自主創業和待業。選擇就業的156人中,工作崗位為醫療服務類的有108人,占比69.23%;崗位為教學科研的有8人,占5.13%;行政管理崗的有21人,占13.46%,其他崗位的有19人,占12.18%,見表1。
2.2 畢業生薪酬水平
156名選擇就業的畢業生中,崗位薪酬在2000~3999元段有64人,占41.03%,占比最大;其次為4000~5999元段,有44人,占28.21%;畢業生崗位薪酬在8000元以上人數最少,共為7人,共占4.48%;崗位薪酬在2000元以下的有24人,占15.38%;6000~7900元段有17人,占10.90%,見表2。
2.3 畢業生工作崗位與職業期待吻合度
156名選擇就業畢業生中,工作崗位與職業期待吻合度比較吻合的有70人,占44.87%;吻合的有50人,占32.05%;不吻合人數最少,為36人,占23.08%,見表3。
2.4 畢業生工作崗位的勝任力自我評估
畢業生對于工作崗位勝任能力的自我評估調查中,已就業學生對于跨科室合作和與社區和同行交流方面呈現出比較自信,占比61.54%和57.69%;對于整體臨床勝任力呈現出比較自信的有12人,占比46.16%;對于整體衛生工作勝任力呈現出比較自信的有14人,占53.85%;對于管理內、外科病人,管理慢性疾病和傳染病及轉診病人到上級機構呈現出不自信的分別有5人,分別占比19.23%,見表4。
2.5 畢業生就業滿意度
在畢業生就業滿意度調查中,75名畢業生對工作整體持滿意和很滿意態度,占48.08%,畢業生對于工作條件和工作氛圍兩個分項持較高滿意度,分別有67人和72人,占比42.95%和46.15%;畢業生對于薪酬滿意度、額外經濟激勵、住房補貼滿意度較低,分別有38人、47人和40人,占比24.36%、30.13%和25.64%,詳見表5。
3.討論及建議
3.1加強畢業生人才創新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水平
以學生為本,質量提升為核心,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水平。把社會評價、用人單位評價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和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以學生為本,要求學校根據學生具體情況,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21世紀國際上對公共衛生達成的共識是影響健康的因素是多維的,必須以生態健康模式才能有效解決公共衛生問題[2]。因此,這就要求預防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要適當調整課程設置,加強交流溝通、行為科學、政策與法律、全球衛生、社會人文等方面知識的傳授,培養順應醫學模式轉變、符合社會促進健康需要、適應未來公共衛生安全和發展的預防醫學專門人才[3]。
3.2搭建學生能力鍛煉發展平臺,提高學生崗位勝任能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進一步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向由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相結合轉變,豐富教學手段方式,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提高教學效能。強 化啟發式教學、翻轉課堂式教學、問題為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課程興趣度、學業挑戰度和生師互動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改革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特點開展分層、分類教學,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加強信息化網絡課程建設,推動 MOOC、SPOC、網絡公開課和混合式課程建設等[4]。
3.3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加強畢業生職業技能教育,提高就業率和滿意度
學校應當結合專業特點和職業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引導。首先要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正確認識工作崗位和職業成長歷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職業觀;其次要引導學生學會理性擇業;最后要加強職業技能教育,重視學生崗位工作能力的鍛煉和培養[5]。
參考文獻:
[1]王子岳,胡丹,張柏松,黃明玉,劉民,左延莉,賈宗林,劉曉云.訂單定向醫學生的工作意愿:基于四所醫學院校的三年跟蹤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20,13(11):57-62.
[2]陳喜,廖惠妮,肖蓉,盛利英,劉玉婷,李勇,湯林.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去向規劃調查研究——以湘南學院醫學部為例[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19,21(1):46-49.
[3]魏繼文,彭毅.三年制醫學生畢業實習質量監控與評價[J].重慶醫學,2015,44(12):1716-1717.
[4]陳璁,林志良.醫學生職業發展與創造力培養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7):234-235.
[5]張紅,朱克敵,王煥群.高校學生畢業前質量反饋和畢業后質量跟蹤調查制度建設與實踐[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2(1):109-113.
作者簡介:
王曉婷(1987年-),女,碩士,研究方向:教育測量與評價。
王顥(1975年-),男,碩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