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昊俊
【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對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而言,上好第一堂課是培養學生對本課程學習興趣的重要一環,第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在整個課程教學中至關重要。在課堂上,學生對教師寄予殷切期望,希望能從課程中了解對自身職業發展的方向定位,也希望能掌握快速升職加薪、創業創富的捷徑。對此,筆者從基本教學環節出發,對上好《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的第一堂課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關鍵詞】第一堂課;職業發展;教學反思
隨著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普及,在校高職大學生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學業規劃和畢業走向。高校開設了《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這門課作為必修課。這門課程,不僅是學生步入大學校門后,了解大學學習生活和今后就業方向的基礎,更是學生認知職業自我,認知職業工作世界,合理規劃職業生涯發展的必要工具。同時,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還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作為一門大一基礎課,將會喚醒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促進實現自身理想。
但是,目前筆者走訪省內多家高校了解該課程的授課效果,發現效果差強人意,大學生上課玩手機,不認真聽講的現象普遍存在。筆者隨即發放問卷調查發現,高職學生普遍認為對課程不感興趣的主要兩點是:一、雖然教師講授的職業生涯理念我也明白,但是今后的發展道路跟老師講的差別較大;二、教師講授的內容多是職業心態、職業預期等心理學的知識點,這跟我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沒有特別針對性的幫助。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第一堂課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同感。因此,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注意上好第一堂課至關重要。本文就如何上好大學生第一堂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談點看法。
一、教師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老師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關鍵。第一印象好了,就能在學生中樹立好的形象和較高的威信,為以后上好這門課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學生自然也會喜歡這個老師,自然愿意去學習這門課程。第一印象不僅是教師的外貌衣著,而且主要是指教師的教態。所謂教態,是指教師在講課時的心情、表情、言談舉止的外在表現,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要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顏”,而且還要通過教師的教態而“觀其色”。因此,教師的教態對教學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莊重穩健的舉止,和善友好的表情,詼諧幽默的言談,都是好的教態的具體表現。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配合自己獨特的教學技能,必然會給學生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教師要喚醒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高職學生的就業去向,把握關鍵發展節點。通過手摸游戲(如圖1),反思自身優勢,了解專業培養目標和就業前景,初定近階段目標和任務,以此喚醒大一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其次,要讓學生明白如何走好職業發展的道路。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大一新生,往往都帶著迷茫的心態。他們好奇于自己的專業,卻對專業應用領域了解甚少,所以不明白學好基礎專業知識的初衷;也經常會被所謂的“學習無用論”或者投機取巧的社會個案影響學習熱情,甚至影響學業;也有部分同學對職業發展課程提要求,希望教師能告訴我如何快速升職加薪、發家致富?面對社會現狀,結合此類尖銳的問題,筆者通過唐僧師徒“西游取經”的有趣案例,重點講述唐僧堅持專業學習、提升個人魅力、職業目標堅定等內容,生動形象地為學生指明職業發展的重要關鍵點和主要發展路徑。
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選取典型案例,啟發學生思考,合理規劃生涯發展之路。
三、教師要提示學生掌握生涯規劃的主要流程
第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在講到規劃流程環節時,授課時間已經接近尾聲。用一張簡明扼要的生涯規劃流程圖(如下圖2),提醒學生按照規劃步驟,順利完成生涯規劃。
四、存在問題及發展方向
目前浙江省內真正能把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這門課上好的高校并不多。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專業的教學師資,后期發展受到瓶頸壓力。二是課程授課形式受限,大班課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三是課程管理體系不規范。高校的人才培養體系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處于較為尷尬境地。
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要走專業化路線,力爭成為高校思政教育的輔助力量和衍生學科。
基金項目:2014年浙江省教育廳高校一般科研項目(就業專項)項目編號(Y20143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