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摘要】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國家發展的未來主力軍,而在大學開展思政課程是為了通過開展思政課程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白自身的責任和擔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和拼搏。而在大學思政教育工作中承擔最主要任務的一批人就是大學的輔導員。在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政課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高校的輔導員需要抓住時機,通過在與學生的日常接觸中,積極地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通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慢慢地走進大學生的心中,并且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慢慢地影響他們,傳遞思政的聲音,在目前這種方式被成為“軟管理”方式,達到的目標就是潤物細無聲。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大學生? 思政教育工作? 軟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3-0037-02
1.新時代大學生群體的思想特點
1.1追求個性,自我意識強。我們都知道“00后”已經步入了大學的殿堂,而他們相比傳統的“80后”和個性“90后”相比,他們站在了中國新的歷史起點上,優質的生活水平和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讓他們完全沒有后顧之憂,在性格上更加自我,追求個性,在自我需求上更加趨向與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
1.2有責任,敢擔當。而新時代成長起來的“00后”大學生,對于國家的自信和自豪比任何一代都要強,他們充滿了對國家的自信,對中華民族的自信,并且他們普遍有著積極的心態,在任何時候都愿意擔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并且通過調查可以發現,他們對于社會的責任感都高于了“80”后和“90”后。
1.3 求真務實,處事理性。這與他們所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00”后的成長伴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因此他們形成了與“80”“90”完全不同的互聯網思維。但雖處在了互聯網的浪潮當中,很多的“00”后對于自身的成功都有著清晰的認識,他們務實不愿意搞形式注意,他們浪漫但是卻能夠為了理想去奮斗,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沖突中,他們可以理性的做出選擇,因此目前來看“00”后大學生充滿了后現代現實主義色彩。
2.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2.1 學生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新時代,人們已經處于了互聯網時代的浪潮之中,人人都是自媒體,在如此紛繁多樣的信息中大學生的需求和選擇也是各種各樣,他們要追求個性,要完成夢想,而這樣的現實狀況對于高校的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來說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和壓力。當代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環境優越,父母的保護使他們遠離了競爭,因此他們內心強大,不容易被別人所動搖,在追求價值的過程中,他們不會人云亦云,想要變得與眾不同。
2.2學生追求更加務實化。“務實”是一種理想化的個人追求,需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但是“00”后的大學生充滿了張揚和激情,習近平總書記說現在的大學生是整個社會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本應該帶著一身理想奮斗接手前輩的社會主義事業的他們,卻因為他們的過于務實,讓他們在面對很多選擇時顯得更加現實,動力不足。在目前這個社會,競爭更加激烈,按照目前在大學生中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他們變得“更加佛系”,通過“躺平”來看待人生和理想。
2.3 學生抗壓能力不強。“00后”大學生群體中,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小就備受家族的熱愛和寵愛,在成長過程中幾乎沒有磨難和苦痛,父母的羽翼保護他們順利成長,因此表現出來的最大阻礙就是抗壓能力較弱。步入大學,走向社會以后,在遇到困難需要獨自面對和解決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無法排解自己的困惑和混亂的思緒,在面對難題的時候容易表現的抑郁,甚至自我否定、自暴自棄,比起勇敢面對更多的會去選擇逃避問題。
3.高校輔導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軟管理”實施途徑
3.1 以生為本,贏得學生的信任。我們所謂的“軟管理”方式并不是不作為或者是哄著勸著,而是在管理的手段上出采取了更加柔性化的方式,更加體現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情感和道理的方式去做大學生的思想工作。這時就需要高校的輔導員們在做思政教育工作時,及時的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改變“制度本位”的方式方法,建立輔導員和學生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地位。輔導員要正確認識自身的引導作用的發揮,尤其是像思政教育工作本來就是需要通過日常工作的循序漸進慢慢將思政理念潛移默化的灌輸到學生心里。而作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體,輔導員應該拋開自己“高高在上”的老師地位,通過日常的關心和關愛慢慢地走進學生的心中,改變傳統的管學生思維,去聆聽學生心里的想法,了解他們內心的需求,再去分析他們的問題,然后“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去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思政水平和能力。當代的大學生在普遍存在著一種不愿意被管束的逆反心理,他們渴望被尊重,被平等對待,而如果一再的強調他們是孩子、是學生,不斷的通過教誨和管理的方式去開展思政工作的話,教育結果肯定不會理想,會對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時他們在日常的生活方式中,更多地采取了虛擬的網絡來進行收集信息和相互交流,因此在面對面的交流中,他們會顯得不太能夠駕馭,并且遇到情緒上的問題時他們也不懂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發泄,因此更需要輔導員耐心和細致的開展工作,只有尊重他們,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心里,才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3.2 明確定位,創新教育理念。第一,輔導員本身就要有正確科學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定位,理解和明白自身擔負的責任,自己“清醒”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要學會采取各種方法觀察和收集學生的思想動態,并且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快速地開展幫助和引導。第二,在新時代開展教育工作的人員,輔導員應該積極跟上社會的形勢,保持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敏感性,要具備憂患和防范意識,通過日常的接觸隨時關注好大學生的思想狀態,并根據其個體反映去判斷內涵問題,并以此為基礎去開展相對的思想工作。同時,作為大學輔導員應該擁有較強的責任心,在網絡信息發展的時代、在世界局勢瞬息萬變的時代,思政教育工作面對著極大的挑戰,因此在面對個性獨特、充滿活力的大學生群體的時候就要有相對的耐心和毅力,積極圍繞大學生所關心的問題,通過解決其需求來推動思政教育工作深入開展。服務意識對于大學輔導員來說也是非常重要,還要積極地引導大學生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中來。
3.3 找準抓手,增強說服力。我們在這里講的“軟管理”教育工作,要求輔導員根據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的獨特性特點,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從而增進大學生對于思政活動的認同和信任。偉大的哲學家馬克思說過,理論如果能做到讓群眾信服,就可以掌握住群眾,而在這里的理論只能是徹底的理論。這句話放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上來看,就是要求大學生輔導員掌握扎實的科學理論,從而準確的找到工作抓手,從而去引導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在十九大勝利召開以后,中國正式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從此,我們在理論上有了新的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成為了帶領我國走向新征程的新燈塔。而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為理論指導,認真學習,努力生活,輔導員更是應該認真掌握,通過這一理論引導和教育大學生。
3.4 激發潛力,發揮主體作用。大學生在新的時代出生和長大,充足的物質生活,這對于開展思政教育活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大學生的文化基礎和網絡實踐能力都很強,接受新鮮事物比較敏感,因此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輔導員應該積極挖掘他們身上存在的優點,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他們身上的潛能,促進思政教育工作更好的開展。在方式方法上,要采取大學生能夠接受的,樂意接受的方式開展,這樣才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和吸引力,使得他們更加愿意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當中。尤其是在對于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當中,要積極通過網絡和新媒體建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平臺,通過日常推動思政教育知識的方式,讓大學生可以在潤物細無聲的當中接受思政教育。
3.5 整合資源,寓教于樂。我們上文中在討論當代大學生的性格特點的時候就已經說到,他們是非常個性的一代,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性格和愛好。大學生輔導員在開展思政教育的時候不可以去抹殺他們的性格和獨特性,要積極地利用他們的思想特點,采取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整合各類資源,可以采取觀看紅色電影、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各種方式,讓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尋找情感共鳴,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同時要熱衷于大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通過展示自我的活動中表達自身的個性,同時也能夠接受到思政教育,因此大學生輔導員要明白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做到“知之者不如樂之者”。
4.結語
新時代的大學生,充滿了活力和獨特,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我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班人和希望,因此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輔導員應該積極地采取科學理論知識,通過他們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積極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正能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為以后的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娟娟.淺議高校輔導員困境及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對策[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 2020(3)
[2]吉峰,王新光.高校輔導員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 2018(10)
[3]張佳美,趙世東,馮華.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 2017(8)
[4]黃煌.新常態下高校輔導員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