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元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的深入,對于小學數學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希望,要求數學老師要創造出高效課堂,并不斷地對于現在的教學方法與模式進行優化與革新,并運用多形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與熱情,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設? 高效課堂?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3-0121-02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也在不斷進步。對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需要教師用更高效的課堂來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一、什么是高效課堂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改要求教師要盡快轉變教學觀念,盡快完成角色的轉換,也要改變舊課堂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出新課堂。而我們今天所涉及的高效課堂,是一種符合學生的認知、情感以及符合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教學模式。它能創設情境,能針對以往課堂的無效和低效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習。
二、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各個學科都十分重視教學方法的優化和改變,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作為重要依據,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科本身所具備的特點為基礎,來選擇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的教學效率能夠得到切實的提升,同時學生學習效果也變得更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1]。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來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改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感受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高效數學課堂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和能力都非常有幫助,讓學生能夠更愿意參與到數學課堂的學習當中。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低效化的表象及原因
(一)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高
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學生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不足、對數學學習有“畏難”心理,整體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存在偏差,尤其是隨著小學生年級的增長,很多學生認為數學題越來越難,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由于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導致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久而久之喪失了對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使教師非常頭疼。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陳舊
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師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轉變,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將直接影響新課程改革的綜合要求,而目前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一個很大的問題在于教學方式的適用性。部分教師仍然習慣性地采用滿堂灌的灌輸式教學方式,認為這種講述式的教學方法最快,部分教師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講課時習慣于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雖然也會嘗試創新教學方式,但是更多是在公開課或者公開展示環節[2]。高效率的數學課堂不能得以建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師不能活學活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方法的備課時間不多,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主體地位弱化
新課程改革要求要將小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但目前,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時,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全程引導學生,常常會把具體的教學問題和教學內容一股腦地傳遞給學生,沒有給學生留出太多表達不同意見或不同觀點的機會。課堂上學生不愿意發言,而教師留給學生自主發言的時間也不多,教師希望學生能夠聆聽更多的教誨,獲取更多的知識,卻沒有想到這種“替代式”的教學方法束縛了小學生的思維,使其不愿意自主地思考問題,認為在學習過程中沒必要主動地參與,只需要被動地記憶教師所給予的知識。當學生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喪失了探究數學學習的能力,就不能自主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未能充分體現,甚至不斷地在弱化,這使得目前小學數學課堂的總體教學效果不佳[3]。
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措施
(一)摒棄落后的教育理念,引進先進的教育手段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發展需求,社會各界對教育行業的質量要求一直在不斷提高,但是無論在教育理念還是在教育手段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此,小學教師在對數學的教學方面要吸收、借鑒國外相關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實質有效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對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要及時地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中,為搭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例如,小學二年級在教授學生《方向與位置》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通過幻燈片制作課件,或者采用微課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理解東南西北,通過給學生觀看具體的地圖,讓學生掌握圖標,能分清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并通過多種情景的設置,不斷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二)整體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素質。教師優秀,學生才會變得更加優秀。要想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需要優質教師來構建高效課堂。因此,小學在對教師的聘用與選拔上要提高門檻,要求小學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有一定的教學經驗,特別是要擁有創新性思維與精神,敢于打破常規。對于在職的教師,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專業知識、教學技能的培訓,給教師提供外出進修的機會,從整體上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4]。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清自己在學生學習中的角色,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處于平等的角色,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搭建起高效課堂。例如,在教小學生《三角形內角和》這一章節的知識時,教師在課前就布置讓學生帶相應的量角器與三角板,通過對量角器的講解,讓學生自己對三角形的內角進行測量,由于一些學生剛接觸新鮮事物,對量角器的用法接受得不快,這時候教師要及時地對這一類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而不能放任,或者讓不會的學生去問會的學生,這樣會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心理與教師產生隔閡,今后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遇見問題時也不會主動去向教師請教。
(三)在高效課堂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模式
在部分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教師按照課本內的相關知識為學生進行講解,利用黑板寫相應的知識,讓學生將數學中的公式定理進行背誦,但這樣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在學習中的相應需求,同時這樣的教學模式還會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搭建高效課堂。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的模式,將先進的儀器設備運用到真實的教學過程中。例如,教師通過軟件將課件制作成幻燈片,在課堂上利用教師的多媒體投屏儀為學生進行播放,讓學生在整節課的學習都時刻緊跟教師的節奏,這樣的教學方式滿足小學生發展階段的心理特性,激發小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主動參與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中的主人,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即時通信與學生的家長建立密切的聯系,實現學校與家庭雙重結合教育,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社交軟件實時與學生進行交流,打破學生在學習上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家長也可以通過這些社交軟件,及時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在家長與教師的協同教育與培養下,小學生將會更加健康積極的成長、發展。
(四)加強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所謂逆向思維,是通過一種創新的途徑,引導學生不按照以往的固有模式循規蹈矩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是采取求異思維,努力尋找新的角度與視角破解相應的問題。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學習數學非常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逆向思維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它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為學生今后在數學方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效提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質量。
(五)與生活建立聯系
數學這門學科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數學知識和生活內容建立聯系能夠更好地體現出數學所具備的實用性,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與此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從生活的層面上來看待數學,從而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除此之外,數學知識與生活內容的聯系也能夠實現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五、結語
打造一門高效的課堂其實是很深的學問。需要教師將課前、課堂、課后有機結合起來,仔細去研究每一步的教學工作應如何走,更多的是要學會感悟學生,了解學生并通過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方式去拓寬他們的思維空間。而教師要本著一切為學生發展的理念,為學生服務,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鋒.運用信息技術助力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8):71-72.
[2]童赤萍.關于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策略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2):990.
[3]黃寧.探究實現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有效策略[J].文淵(高中版),2021(3):1328.
[4]徐海英.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建設策略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3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