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燕
【摘要】數學學科作為文化基礎科目在中學職業學校的教育體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綜合素養。同時,數學其獨特的邏輯性、應用抽象性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中等職業數學德育教育的積極作用日益明顯,特別是在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融合課程思政在中等職業教育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理念和良好的文化素養。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必須充分發揮數學德育功能的反射作用。
【關鍵詞】中職教學? 思政教育? 探討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2-0038-02
課程思維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實現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發展。教育哲學的一部分基本任務是突出教學中的意識形態和政治資源,在中學數學課程及專業有效地整合到教學的各個方面時,必須堅持數學德育教學。基于17年的數學教學經驗和幾年的課堂教師經驗,我想告訴大家我對思政教育改革如何融入數學課程的看法。
一、課程思政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現實意義
雖然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較少使用數學理論,但數學學習所產生的學科推理思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轉化為更好的生活習慣。隨著大學入學考試制度的改革和創新,中國的職業教育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中職數學教育中,許多學生沒有動力主動參與學習,也沒有培養良好的學習意識和思維習慣。中等職業教育的目標主要是為社會提供更多具有潛在價值的人,并強調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與此同時,職業高中的數學課堂,也有必要實施人文教育的發展和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公共教育方案和職業教育的融合,以保證未來學生的學習技能扎實。新的教學方針,擬開發一套系統先進的教學方法,對中等職業數學教育可以順利實施相關的教學目標,通過課程的教育理念,達到優化課程實施方式和內容的結合以完善教材內容。學生可以設計科學教學活動,運用數學教學中的課程促進自身的文化素養,以達到日課教學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之間的高度統一。此外,在中等職業數學教育中運用思政可以豐富中等職業教育的內涵,不斷突出其重要性。在課程中建立思政的工作可以強調中等職業數學的人文學科精神,是促進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促使學生改變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態度,確保其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滲透思想教育與學科的基本知識,也可以在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生的思想意識能力,進一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二、中職數學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中職院校主要為國家培養和輸送應用技能型人才。應用技能型人才是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這部分人才的綜合素養也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進程。調查表明,企業對中職畢業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吃苦耐勞的精神、工作責任心、專業能力、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這也給中職院校在培養人才方面帶來一定的啟示:不能只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融入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數學,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面對的是所有專業的學生,涉及面廣,而數學學習中所需的嚴謹求實的態度,發散性、創造性思維,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等等,都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體現,學生在學習數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能接受德育的熏陶,因此,數學課程是推進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而思政教育的融入,也可以拓展數學教育的深度和廣度,讓數學課堂變得更為豐富和生動,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課程思政理念下中職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一)教師積極參與新課標研討,是課程反思的關鍵
老師可以充分分析教學思想,確定課程的具體含義和堅定的思想教育的形式,明確在中職數學教育中滲透思政教育的思想,使教育更加多元化。教師應加強教材積累、擴大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影響力,合理納入紀律教育與思政教育課程的內容,以便教師能充分發揮在教育課程中的作用,加強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利用團隊的力量來組織教學活動,優化課程思想教育內容、提高數學學科的教育質量,教師應積極鼓勵開發學生數學思政教學的教學理念,通過加強思想教育,促進課程的滲透,讓學生理解思政教育的含義,這也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智的重要途徑。
(二)制定有價值的學習目標,發展學生的整體讀寫能力
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雖然已經制定了與學生素質發展相關的目標,但具體的規劃卻很混亂,缺乏明確的目標。為了滿足思政課程的需要,還需要制定相關學習目標,發展學生的整體讀寫能力。今天,許多學生仍然存在心理失衡和對數學學習缺乏信心的問題。為了加強學生哲學思想和交流的發展,有必要開發思政教育的體系。確定教學目標,強調哲學思想、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和身心素質。培養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數學學科的學習,同時提高學科素養和意志素質。
(三)巧妙運用信息化技術,提升學生數學課程思政學習的積極性
如果教師在進行中職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時,能夠 借助信息化技術教學手段,課堂的教學活動就能夠順利高效地開展,課堂組織也更加方便快捷,課堂活動變得更豐富,課堂時間也得到有效利用,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互動體驗具有社交性、參與性的特點,是對傳統教學中教與學關系進行的深刻改革,互動體驗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由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我們知道數列的概念非常抽象,因此在講解數列的概念時,可以播放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的采訪視頻,并將珠峰高度設置為有關的數列,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感受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體會中華兒女不畏艱險、砥礪前行的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
(四)確立價值塑造目標,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在傳統教學體系中,雖然已經確立了關于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的相關目標,但還存在具體規劃較為混亂、缺乏明確目標的現狀。課程思政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需要以教學目標更為明確、具體、多角度為主,提升數學教育和思政結合的高度可能性。為滿足課程思政的需求,也需要確立價值塑造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還要通過廣泛調查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全面研究調查結果,培養學生運用哲學眼光和思維判斷事物的能力,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的自學能力和價值觀念。目前,許多學生還存在心態失衡、缺乏數學學習自信的問題,為加強學生哲學思想、自覺能力、溝通能力的培養,需要發揮思政教育的潛能作用。結合數學學科特征來設置教學目標,堅持以哲學思維、 心理健康和情緒等方面的輔導方式為主,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 價值觀念和意志品質。為培養學生獨立統一的辯證哲學思維,可以要求學生在數學學科學習中自覺遵守紀律、誠實守信、堅毅果敢,提升自我堅定的探索和創新精神,推動學生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通過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數學學科學習中,同步提升學科技能和意志品質。
(五)充分融合其他專業知識,深入滲透數學思政教育內容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僅只能教授數學知識,要學會觸類旁通,了解學習其他科目的知識,然后把這些知識應用到數學教學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更好地為專業服務,合理地設計方案來完成數學方面需要解決的難題。在理解書本知識點的基礎上,以學生所學專業為出發點,觸類旁通,主動學習了解其他門類的知識。如果教師能找出數學概念背后的思想政治元素,便能自然而然地促進育人目標的達成。例如,在完成指數函數的學習之后,可以設計一個與這部分內容相關的應用題:小李計劃通過銀行平臺或者校園貸平臺借款三萬元,借款期限為三年,請問,如果小李想獲得最劃算的利潤,那么他應該選擇哪種方式?方案一:小李想要借款校園貸,每個月的利息是3%,小李借貸三萬元,三年后他需要向校園貸返還本利一共多少錢?方案二:小李想要借款銀行,每年的利息是0.56%,小李借款三萬元,三年后他需要返還銀行多少錢?在最開始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幾個與“校園貸”有關的視頻或者網絡課程,仔細介紹“利滾利”的具體含義,講述怎樣計算復利計息,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了解這些知識。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將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結合起來的中職數學教學是實現學生身心教育最好的途徑。在當前的中職教育,應結合學生的認知實踐和自身的心理特征,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思政教育未來將逐步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從而促進數學和政治思想的快速結合,同時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王麗華.中職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0(9).
[2]席海梅.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吉林教育, 2020(9).
[3]莊春偉.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以中職數學課堂為例[J].華夏教師, 2020(5).
[4]張仁虎.試論如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J].現代職業教育, 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