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起 張玲 姜春艷
【摘要】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促使高等院校加快了辦學理念與辦學方針的優化調整進程,也讓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對學科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對于新時期的高等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來說,做好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的優化創新,積極解決當前教學活動中暴露出來的短板與缺陷,能夠改善“高等數學”教育教學環境,全面提升學科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更能夠實現對現代大學生學科學習素質能力的全面培養。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做好“高等數學”教學優化創新的重要意義,隨后根據當前“高等數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優化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等院校? 高等數學? 教學創新?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2;O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2-0093-02
一、做好“高等數學”教學優化創新的重要意義
首先,符合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已經邁入了關鍵階段,“高等數學”作為高等院校重要學科之一,更處于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位置。對當前“高等數學”教學課程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全方位的優化創新,可以滿足“兩性一度”的高質量教改要求,賦予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活動更多可操作性。尤其在逐步引入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后,打造了極具智慧化、現代化的“高等數學”教學課堂,實現了“智慧課堂”構建目標。這不僅符合新時期高等院校的一流“高等數學”教學課程建設要求,更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大學生學科學習有效性和滿意度。此外,還能對高等院校的辦學方針進行創新,在高等院校內部掀起“學習革命”浪潮,為高等院校樹立新的教育教學質量標桿。其次,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并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新時期的高等院校畢業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學科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學科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這不僅是現代社會對大學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大學生立足于社會的根本所在。積極開展“高等數學”教學優化創新,全面調整教學模式與教學體系,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行為習慣,使學生掌握豐富、扎實的學習方式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提升“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能效,更為關鍵的是,可以增強大學生的高等數學學科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學生高等數學問題探究能力,還能夠引導學生做到“學會學習”,增強“高等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融合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進而實現對現代大學生高等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1]。
二、“高等數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有待延伸
盡管當前高等數學教學內容比較豐富,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但從高等數學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專業的高等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存在明顯的脫節問題。很多教師只是將教學重心放在了高數知識點本身講解方面,忽視了與學生專業領域知識以及實踐方面的融合應用。這樣便導致學生不懂得為何要學習高等數學,尤其是很多工科類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過程中存在“茫然”、學習目標不清晰等問題,一方面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會降低學生高數學習深度以及實踐運用能力。
(二)教學模式有待創新
很多高等院校的高數教師,在開展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活動時,為了保證教學進度以及課堂教學紀律不受影響,仍然以“填鴨式”教學模式為主。教師主講、學生主聽,往往不會給學生預留比較多的自主性學習時間,不僅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少有效的教學互動與合作交流,而且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學習深度不足問題。學生由于缺少自主學習、自主分析的時間,教師未能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從而很難起到鍛煉高等數學學科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評價有待優化
一直以來,高等院校在評價學生學科學習成績時,往往會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一旦高數考試成績不及格,會直接判定學生“掛科”。再加上高等數學考試題目難度普遍較高,很多學生采取突擊式考前復習,考前復習效果普遍不夠理想,這也是很多大學生在面對高等數學考試“如臨大敵”的主要因素。此外,當前高等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手段有待豐富,很多高數教師只是簡單地運用互聯網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并未真正構建信息化、智慧化體系。而且部分高等數學教師還存在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的問題,未能根據教學活動的實際需求,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這樣便會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下降,甚至會導致學生不愛主動進行思考[2]。
三、“高等數學”教學活動問題的優化解決措施
(一)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
高等數學教師在推進教育教學體系創新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教學內容的豐富與調整,避免學生出現“不知為何學習高數”“不會運用高等數學”等學習情況,為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需求,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選擇最合理的高數教材,既要保證學生能夠掌握豐富、扎實的高數理論知識以及解題技巧,還要讓學生可以將高等數學與所學專業知識相結合,確保學生可以熟練運用高等數學知識與技巧,解決專業課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教學內容做到“不偏移”。
此外,高數教師還需要做好教學模式的優化創新,根據教學活動的實際需求,合理選擇教學模式,比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項目式教學模式、合作式教學模式等。確保學生可以在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中,做到“學會學習”,掌握更加豐富的學習方式方法以及學習技巧,從而開辟新的高數學習道路。高數教師必須要給學生更多自主實踐學習機會,讓學生可以在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質疑過程中加深學習效果。
(二)優化改進教學評價
在新時期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學體系中,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評價策略,將學科考試成績與學生日常表現、高數實踐運用等方面的能力進行綜合考量。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大學生學習高數的自信心,還能夠比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此,高數教師需要對當前的高等數學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優化和改進,重新調整高數學科成績的評分占比。比如,將學生的高數期末考試筆試成績,在高數學科總體成績中的分數占比調整為60%,將學生高數課堂日常行為表現以及課堂作業完成情況的分數占比,調整為20%,再將學生高等數學的實踐運用能力以及與專業學科的融合運用情況評價占比,調整為20%。這樣既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高等數學,又能讓學生認識到,將高等數學與學科專業融合應用的必要性,能夠讓大學生做到“活學活用”“善學善用”[3]。
(三)創新豐富教學手段
為了全面提升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高數教師必須要做好教學手段的豐富與創新,不斷在現有教學手段的基礎上,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而提升現代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與有效性。比如,高數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優勢作用,構建“互聯網+高等數學”教學體系,提升高數教學深度和廣度,著重對學生自主學習高數的行為意識進行培養。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微課教學法”,讓學生在課前利用微課資料,自主完成本節課高數核心知識的學習探究,并引導學生找出不懂的知識點,從而在幫助學生精準掌握重難點知識架構的同時,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此外,教師還需要充分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先進作用,根據學生的學情反饋調研,及時調整教學方向和教學方法,從而避免學生出現“學習低潮”情況,保證學生學習方向不偏移、學習勁頭不松懈。
(四)提高教師隊伍能力
從客觀角度來看,高等數學整體教學難度較高,學生也普遍存在學習吃力現象。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能力是否足夠高,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能效,因此,要想真正做好高數教學改革并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要不斷提升高數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能力,構建一支有能力、有遠見的高數教師隊伍[4]。
首先,高等院校要做好教師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升高數教師的學科理論知識水平,更需要增強高數教師隊伍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確保高數教師可以更好地順應高等院校教育教學體系改革浪潮,不斷探索出一條符合本校當前高等數學教學情況的教學改革道路;其次,高等院校的高數教師,必須要做到廣泛開展教研活動,不僅要在本校內部高數教師隊伍中開展教研活動,還需要與其他高等院校,共同建設高等數學教研平臺。這樣可以促進高數教師之間的教學合作效果,學習其他教師的先進教學辦法,從而為高等數學教學創新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四、結語
一直以來,高等數學都是高等院校的核心課程,在多個專業領域的必修課程中,高等數學都占據相當一部分比例的學分。高等數學與學生的專業知識以及未來發展都存在非常緊密的內在聯系,因此,高校必須全面開展高等數學教育教學體系的優化建設,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入手進行改革創新,強調“人本理念”的落實與應用,給學生更多實踐體驗的機會,同時,不斷提高高數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增強高等院校的“高等數學”學科教學能效,為社會輸送大量優秀的高精尖人才。
參考文獻:
[1]茍敏磷.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實踐[J].科教導刊(下旬),2020(12):116-117.
[2]虞秀麗,張麗春.淺談大學生自主學習“高等數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6):12.
[3]馮艷秋,趙娟.對新疆籍兩年制預科生高等數學存在問題的一點思考——以新疆師范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49):204-205.
[4]楊紅梅,張紅玉.高等數學中的問題教學與思維能力培養途徑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6):331-332.
作者簡介:
趙鵬起(1969年-),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副教授,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應用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