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正在逐步向著自主學習的方向前進,對課堂教學也是從依賴走向獨立。基于此,班主任教師要以初中生自我管理為契機,落實核心素養全面教育,初中生自主管理的開展要先還給學生權利,激發學生的管理熱情;要建立自主管理制度,科學規范管理行為;要形成民主平等的對話,以決策協商為主要的管理措施;要實現全員參與評價,人人監督管理。本文分析了初中生自我管理與核心素養教育的融合可行性,進行了初中生自主管理的實踐經驗分析,總結了自主管理為主的班級管理措施。
【關鍵詞】初中? 自主管理? 融合? 實踐? 措施? 核心素養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核心素養下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自我管理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1〕GHB1683。
【中圖分類號】G717.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024-02
核心素養教育觀念深入現代教育體系之中,強調的就是培養全方位的人才,這也是學生將來成長與發展的必備品格,也是學生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關鍵。班主任應抓住核心素養全面教育的契機,實現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培育,在落實教育目標的同時也能夠實現對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培育。本文分析了初中生自我管理與核心素養教育的融合可行性,進行了初中生自主管理的實踐經驗分析,總結了自主管理為主的班級管理措施。
1.初中生自我管理與核心素養教育的融合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標志。核心素養教育理論的相關內容其實符合蘇霍姆林斯基關于自主教育的理論內容,強調培育學生的關鍵能力,讓學生具備綜合素質。從兩者的融合來看,核心素養教育的內容應該就包括自我管理的項目,只有學生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夠實現學習上的自我約束,展現出超強的毅力,實現個人能力的全面提升,確保成為新時期的綜合素質的人才。
2.初中生自主管理的實踐經驗
(1)還原學生權利,激發管理熱情。初中生自主管理的開展要先還給學生權利,激發學生的管理熱情。首先,教師要從班級管理的角色中撤出來,逐步放手將班級管理的權利全部轉交給學生,以絕對的權利來激發學生的管理熱情。例如:傳統管理模式下,班級管理工作雖然是學生來完成,但是是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的,很多具體的事項都是要求教師來批準。在自主管理模式下,學生就是管理的主體,策劃、執行、評價等都是由學生來完成的,在這樣的絕對信任下,學生自然會體會到獨立操作的自豪感,也就形成了管理熱情。其次,初中生具備很強的叛逆心理,落實自主管理模式之后,學生會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用,自然就將叛逆的心理轉變為自我要求的心態,實現教育目標。總之,班級是學校的重要基礎單位,在班級中學生是管理的核心,班主任要注意使用合適的引導方法,幫助其從思想上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使其樹立自我管理能力。
(2)建立自主制度,科學規范管理。初中生自主管理的開展要建立自主管理制度,科學規范管理行為。首先,基于初中生學習的多元性與身心的多樣性,教師必須對學生學習生活情況進行全面深入了解,審視以往的班級管理方式,找出其中的不足進行改進,建立自主管理制度,不斷提高初中生管理工作效能。其次,要建立一套學生自主管理的科學制度,這個制度要在摸索之中不斷完善,并且通過班級內優秀的管理人才來實現管理目標。總之,優秀的班級秩序的形成,本質還是需要靠班級制度來保障的,通過建立班級制度,實現班級自主管理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才是科學的管理方法。
(3)民主平等對話,決策協商管理。初中生自主管理的開展要形成民主平等的對話,以決策協商為主要的管理措施。具體的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建立平等民主的對話渠道,利用多種手段,讓全班同學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同時要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讓班長組織班委會活動,通過協商來決策最終的方案,最后匯報給教師。匯報給教師之后,教師要盡可能地采納學生的建議,從安全和效果的角度來給出建議,以維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主。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人為本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應用廣泛,自主管理模式的推廣更是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無論是討論班級內事件,還是制定班級管理制度,都是協商進行,讓民主管理文化與班級文化整個結合起來。
(4)全員參與評價,人人監督管理。初中生自主管理的開展要實現全員參與評價,人人監督管理。首先,教師要灌輸給學生人人參與管理的理念,要求班級內的學生人人從自身做起,并負起監督的責任,形成人人自我規劃、人人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其次,要大力深化“人人監督+人人管理+人人評價+事事參與”的一體化班級管理模式。例如:班級內為了落實“課間安全管理”的制度,最終就實行了每個人都互相監督,每個人都自我管控的模式,確保時時刻刻以自身的安全為基本思考方向來開展課間游戲,這樣才能夠實現最佳的管理效果。而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實現人人評價的制度,每天都評價一下,自己今天是否做了危險的事情,同學是否有危險的行為等。總之,學生每個人都參與到評價體系之中,自然就能夠使得班級的管理工作更為順利,管理制度的落實更為精準、到位。
3.自主管理為主的班級管理措施總結
(1)從班級管理到自主管理的目標實現。自主管理為主的班級管理工作要把具體的管理目標,從班級管理轉變到自主管理的模式中來。首先,教師要轉變管理目標取向,形成自主管理的思想格局。教師要向學生傳遞自主管理的思想內容,讓獨立自主管理的思想價值在初中生的頭腦中定型,跟學生說明“在頭腦中形成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在積累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的理想價值”。其次,教師要調整強調班級管理的制度內容,構建自主管理的空間。教師要重視從多個角度來落實民主文化的氛圍,在文化建立的基礎上也能夠實現班規的建設,讓文化與制度融合起來,為班級管理服務。另外,教師要采用自主管理的方法,減少整體調控的成分,例如:加強學生自主管理的組織建設,創造性地進行自主管理的崗位設置就是較好的方法,教師可以設立班級自制委員會,在班級各項管理任務之中都要給學生留有角色,實現全面的自治、自管。同時,要促進管理文化的自主化轉變,淡化強硬管理的導向,具體做法就是要把文化的建設工作也要交給學生,實現管理機制與班級文化都采取自主管理的形式,實現自我管理機制的全面完善。
(2)從強調制度轉變為做好輿論宣傳工作。自主管理為主的班級管理要從強調制度管理,轉變為做好輿論宣傳工作。首先,要利用校園廣播和宣傳板、校園綠色網站等進行宣傳,讓全校師生了解學生自主管理的意義。其次,要讓學生參與自主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指導工作,具體到每個項目的管理,例如學習、紀律、思想教育等,要教導學生理解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讓學生理解到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管理自己的學習,實現有效的規劃,這些都是提升個人能力的關鍵。同時,在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要促進班級學生形成民主及主人翁意識的形成。
(3)從整體要求轉變為集中訓練形成管理。自主管理為主的班級管理要從整體要求的管理轉變為集中訓練,最終形成管理能力。首先,設立實踐周的活動,以此來強調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所謂實踐周的活動就是以一周為界限,進行自主管理的嘗試。在這一周之內,實現完全的學生自主管理個人、管理班級。通過實踐周的活動促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管理,轉為配合管理。當然,教師也要發揮監督作用,監督全體學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輔助學生的學業,幫助他們成長,這樣就使得教師的監督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在老師不斷的監督下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形成核心素養。
(4)從傳統管理轉變為“互聯網+自主”的管理。自主管理為主的班級管理要從傳統管理模式轉變為“互聯網+自主”的管理模式。初中生特別習慣于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溝通聯系,所以說“互聯網+自主管理”的形式,符合初中生的管理特點。首先,借助互聯網的形式要對學生自主管理工作進行革新,很多管理信息可以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溝通互動,管理建議等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來進行傳遞,這樣能夠展現互聯網的高效率影響價值,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效果。例如,將“互聯網+”的思維應用到班級管理當中,它為主題班隊會提供新形式;網站建設的目標是展示初中生的風采,引領學生輿論方向,開設有黨旗飄飄、時事新聞、教育咨詢、校園生活、知識園地、原創舞臺等版塊,展示自己的校園生活。其次,借助互聯網的快捷溝通形式,讓教師對自主管理的指導變得更為隱性,也更為高效。在互聯網模式下,教師可以更多地幕后指導學生的自主管理行為,實現有效的指導,給學生更多的自信心,有利于逐步幫助學生形成管理能力。另外,“互聯網+”為班級管理提供大數據環境,在這樣的數據環境下,教師能夠更為快捷地掌握學生的情況,防范于未然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通過有效的大數據跟蹤,更好地確立自主管理的方向與問題,結合問題,明確責任主體,最終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優化建設。
綜上所述,自主管理是一種自覺自愿、啟發引導式的管理,依據“以人為本”的管理理論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確保從班級管理轉變到自主管理的模式中來;要從強調制度管理,轉變為做好輿論宣傳工作;要從整體要求的管理,轉變為集中訓練,最終形成管理能力;要從傳統管理模式,轉變為“互聯網+自主”的管理模式,從而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保障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全面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垚.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文學教育(下),2020(9)
[2]宋建濤.以人為本理念在班主任工作中應用的研究[J].才智,2020(26)
[3]汪滋洋.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10)
[4]臧富華.走向學生自助管理“弱化”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用的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