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摘要】由于現階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成績提高與否,這也就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英語教育中的滲入。基于此,本文從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育的意義、傳統文化在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實際的融入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淺要探析,旨在為傳統文化的滲透提供思路,進而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高中英語? 傳統文化?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074-02
目前英語作為高中階段主要的科目之一,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注重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素養的提升。同時教師要認識到英語作為語言學科和漢語之間相通的部分,并且在教育中還要積極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進而使得學生的文化自信在這一環節能夠得到較為有效的提升。與此同時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還可以助力于學生文化素養提升,同時還可以使得實際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進一步加強。
一、將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育的意義
1.促進學生文化自信的形成
現階段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外來文化對于我國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之中,一部分高中生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更有甚者在心中將優秀傳統文化定義為糟粕,而這也就導致其盲目的崇拜外來文化。而這一現狀也就導致部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薄弱,并且不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信。針對這一現狀,就需要積極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之中,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環節中不斷加強文化自信,并且高度認同我國文化。與此同時,通過實際教學任務的落實,還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并且通過引導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將民族情懷等與這些文化元素進行融合,可以極大程度地促進學生文化自信的提高。
2.促進學生全球化視野的形成
現階段西方國家的一些思想與我國文化極速融合,與此同時,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傳入了西方。例如孔子學院在各國出現,這也就說明了世界各國對于我國文化的肯定。而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之中,也能夠推動世界各國的進步與發展。但是,目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一部分學生存在嚴重崇洋媚外的情形。而這在實際生活中則體現在對于外國節日的青睞以及不重視我國傳統節日等方面,并且主觀認為國家所生產的物品都存在一定質量問題,一味地推崇進口物品。這種思想會嚴重阻礙社會進步,所以在實際教學環節之中,教師不僅要講解相應的西方文化,同時還要進行傳統文化滲透。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助力于學生全球化視野的形成。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
1.教師只注重知識內容的傳遞
由于受到高考影響,高中階段學生學業會十分緊張。因此高中階段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之中只重視學生語法以及單詞等知識的掌握狀況,并且其對于學生的教學始終以提升成績為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很少會花費時間進行人文素養的融入,并且其對于文化的融入也都是圍繞西方國家來進行,并且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的語法知識,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然而在這一環節之中,卻始終沒有將我國傳統文化滲入其中。而英語教學中對于文化滲透的缺失,也會影響學生未來與外國人之間的正常交流。
2.忽視了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聯系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之中,教師對于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之中滲透重視程度不夠。并且教師始終認為英語教學更多應該了解西方文化,而這也導致教師忽視了二者之間存在的聯系。而英語作為實用性相對較強的科目之一,學生在今后生活中要能夠使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交流以及溝通。而在這一過程之中,學生必然會對國家的文化進行輸出,進而使得實際交流效果得到提升。而學生如果不能更好地對西方文化以及我國傳統文化之間差異進行把握,那么實際的溝通質量就會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
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
1.在單詞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滲透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之中,對于單詞的教學始終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的學習以及和其他人進行溝通都必須以一定詞匯量作為基礎。而實際中教師則可以在這一環節中對傳統文化進行滲透,進而使得學生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之中提升文化素養。例如,在對“Herb”這一單詞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依據單詞的實際意思“藥草”來進行相應延伸。教師可以在講授完單詞以后引出李時珍,并且簡要的概述其成就。與此同時,還可以講述開棺救治假死婦人的故事進行講述,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清楚其醫術水平的高超。并且對于其著作《本草綱目》的地位也要進行一定程度涉及,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印象。而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教師要依據實際的教學進度安排講述的詳盡程度,進而使得實際教學進程不會被拖慢。而通過在英語單詞教學中對傳統文化進行融入,則可以對學生文化知識進行有效的拓展。同時還可以使單詞學習具有趣味性,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于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
2.利用多媒體技術滲透傳統文化
現階段多媒體技術迅速發展,教師在實際的課堂之中就可以充分的對其進行運用,并且在這一環節中還要能夠將文化滲入其中,進而使得實際的教學效果得以加強。并且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傳統文化進行呈現,還可以使得學生實際所獲得的感受更加直觀。在學習Unit 2 Travelling around這一部分內容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去過哪里旅游,并且還要能夠講述這些地方的相關文化。同時教師還要在課堂之中以旅游地點為線索對西方文化進行相應的講解,進而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加了解英語科目的文化背景。除此之外,在實際教學中還要重視對于傳統文化的設計,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外國人談我國傳統文化的相關影像資料,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提升學習能力的同時獲得相應的民族自豪感。并且通過這一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客觀地看待西方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而最大程度避免學生出現崇洋媚外的狀況,使得其文化自信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3.利用相關節日滲透傳統文化
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教師除了對單詞以及語法等知識進行相應的講解之外,還要能夠對教材本身進行有效利用。而一部分文本主要內容是介紹節日,在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其中融入相應傳統文化。而這也就使得學生不光能夠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還能夠對傳統節日文化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進而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在實際教學中,學習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這一部分內容時,教材中要求教師要為學生介紹相應的節日習俗,而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就可以將傳統節日融入其中。首先,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相應的講解,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對實際的詞匯以及相應語法知識進行較好的把握。其次,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并且對于學生的答案進行相應的補充,進而使得其能夠在這一環節匯總獲得更為深刻認知。而這也就使得學生在英語課堂之中能夠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進而使得學生的文化自信得以提升,使得其能夠更好地繼承傳統文化,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實際教學效果。
4.通過交流情境創設進行傳統文化滲透
高中階段英語教學中對傳統文化進行滲透,其目的是能夠更好地將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弘揚。同時也要求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之中能夠運用英語對傳統文化進行表達,進而使得傳統文化能夠更好地流傳到世界各地。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之中還要能夠為學生構建良好的交流情境,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這一環節之中迅速發現問題所在并及時進行糾正。進而通過不懈的努力,更好地實現英語教學與傳統文化二者之間的結合,使得自身對于英語的運用能力在這一環節中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學習Unit 4 Natural disasters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要能夠讓學生了解實際存在自然災害。而對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情境對話,進而使得學生在對話中深刻了解相關的文化知識。同時在這一環節中,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大禹治水等故事,進而使得學生在對自然災害的學習過程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傳統文化內容,使得學生能夠了解前人的智慧之處,進而促進其文化自信的提升。
四、結束語
綜合來看,在高中英語教學之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促進學生文化自信的提升,與此同時,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其學習興趣發展。同時,學生在這一環節能夠將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進而使得其對二者之間的差異進行有效的把握。學生的文化素養在這一環節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提升,而這也就使得學生在這一環節中能夠形成全球化視野,進而助力于學生英語學習的進步。
參考文獻:
[1]何麗芬.高中英語教材中的中國文化融入現狀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8(12):84-87.
[2]高璟.高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滲透的加強措施[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5):118+120.
[3]郭明英.高品質學校高中英語課程的建設路徑分析[J].教育科學論壇,2021(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