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紅強
【摘要】師生共寫隨筆是師生之間交流思想,溝通情感重要方式之一。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開展共寫隨筆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特點靈活調整語文寫作教學安排,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與水平;另一方面還能引導學生跟隨教師掌握優秀寫作手法,提高自身寫作水平。為進一步提升小學師生共寫隨筆教學有效性,本文將結合個人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展開具體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師生雙方? 共寫隨筆?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5-0153-02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雙方交流溝通情感至關重要。但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往往習慣于采用面對面口頭交流的形式而極少通過書面交流的形式溝通情感,這就使得師生雙方無法真正在心靈上產生情感共鳴。“共寫隨筆”教學理念的提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遺憾。共寫隨筆強調師生雙方“共同”展開寫作。這一寫作形式既能引導學生跟隨教師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還能強化學生頭腦中對于語文教師認識的全面性,并為小學語文教師更高年級教學奠定堅實情感基礎。本文將從小學語文教師角度出發,探究提高小學師生共寫隨筆教學模式有效性的具體路徑。
一、教師示范學生仿寫,有效發揮教師引領作用
葉圣陶先生在其《語文教學二十韻》中曾指出,“誘導與啟發,講義并示范”是語文教學重要方法之一。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共寫隨筆教學時,通過示范引導學生仿寫具有一定實踐價值。具體而言,語文教師先寫范文再帶領學生共同分析,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范文寫作技巧這一形式,除能調動學生思維拓寬學生思路激發學生創作靈感外,還能引導學生自我反省個人在展開寫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如錯別字層出不窮、標點亂用、邏輯混亂、層次模糊不清等問題。反省的過程,同樣也是引導學生自我改正的過程。其次,教師還可采取手寫形式書寫范文,并將范文張貼至班級文化墻中的方式,使學生對照反思的同時,實現既定目標。為進一步提高學生隨筆寫作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日記寫作。日記寫作是鍛煉個人隨筆寫作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師通過每日示范寫作日記的形式,除能為學生提供參考價值外,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每天撰寫日記的良好習慣,并為其終身隨筆寫作習慣的養成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授完《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后,就可示范學生展開日記寫作。日記寫作內容既要包括今日在語文課堂中所教知識的梗概,還要包括個人對于《草船借箭》這篇文章的理解,以及通過教學《草船借箭》這篇文章所取得的收獲。這一隨筆日記實際上也是對教師當日工作進行的總結。教師通過工作總結,能夠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提升教學效果。教師示范隨筆日記寫作后,學生再進行仿寫,寫作內容也應當進行靈活調整。具體而言,小學生首先應在隨筆日記中,將《草船借箭》故事內容進行簡要復述;其次,再發表個人對于《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尤其是對諸葛亮及周瑜人物形象特點的看法;最后,再根據教師所教授的生字詞、表達手法、表現方式等語文要素撰寫個人心得體會。小學生通過教師范文展開仿寫,一方面能夠準確把握隨筆尤其是日記寫作思路;另一方面還能加深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理解與記憶,提升個人語文學習能力。“示范”與“仿寫”這一師生共寫隨筆形式,既能有效發揮教師引領作用,還能促進小學生寫作表達能力全面提高。
二、結合生活共同積累,奠定隨筆寫作內容基礎
語文來源于生活,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共寫隨筆過程中,也應從生活出發共同積累寫作素材,并為之后的隨筆寫作內容提供知識儲備。為確保小學生能夠良好“輸出”,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共同“輸入”。具體而言,小學語文教師可帶領全班學生共讀共賞優秀文學作品,或是共同觀看文學賞析類節目。當學生具備一定文學素養后再展開隨筆寫作,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師再組織學生參加語文實踐活動,如詩詞朗誦大賽、讀書交流會、對對聯大賽等。學生參加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既是“輸入”過程也是“輸出”過程,這對學生之后展開隨筆寫作,具有良好奠基作用。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根據學校生活中的“輸入”與“輸出”活動共同展開隨筆共寫。例如在圖書館“輸入”階段,教師與學生都可根據閱讀內容,展開讀后感寫作或是讀書交流寫作。師生雙方共寫隨筆,一方面能夠升華閱讀收獲感悟閱讀意義,另一方面還能共同拓展師生雙方認知能力,提高寫作能力。這對于教師而言,能夠有效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素養與思想道德修養;對于學生而言,能夠培養學生良好閱讀思考習慣與分析總結習慣。在語文實踐活動的“輸入”“輸出”階段,教師與學生都可根據活動內容展開隨筆寫作。教師可對活動流程進行活動稿寫作,學生可對活動內容及活動形式展開體驗與感悟寫作。通過師生共寫,師生雙方都能對實踐活動意義有著更為全面的認知,對于今后語文實踐活動的展開也具有更多興趣。當師生雙方根據學校生活中所積累的素材寫作完畢后,還應繼續保持觀察習慣,逐步將寫作焦點聚焦于社會生活當中。例如師生雙方可根據當前社會熱點問題展開評析寫作,或是根據優秀生活影視內容展開影評寫作。師生雙方共寫的過程,同樣也是觀點交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師生雙方對于生活的認知也更趨向于共同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也更加真摯牢固,小學語文教師師生共寫隨筆教學價值也隨之凸顯。
三、互評互鑒交流情感,升華共寫隨筆情感意義
小學語文教師要想進一步提升共寫隨筆教學有效性,除引導學生共同展開寫作外,還應注重互評互鑒,在互相評價賞析過程中引導學生完善寫作手法,掌握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小學生與初、高中年級學生相比較而言,無論是表達能力還是閱讀理解分析能力都較為薄弱。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較多問題。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生生互鑒,師生互鑒,既能與學生交流溝通情感拉近與學生之間距離;還能為學生指出不足,引導學生自我修正并提高隨筆寫作能力。在互評互鑒過程中,教師也應意識到小學生這一群體自尊心較強這一心理特點,并以更加柔和的表達方式表達個人觀點,循循善誘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幫助學生解決寫作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共寫隨筆教學中所包含的情感價值。例如教師在與學生完成觀后感寫作后,就可首先采取生生互鑒的形式,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換并鑒賞隨筆作品,教師再引導全班學生學習評閱觀后感具體流程,如觀后感寫作三段式具體步驟;再比如學生觀后感隨筆中是否包含病句或錯別字;還比如學生所撰寫的觀后感中情感是否真摯,收獲與感受是否具有積極性或是啟發價值。通過這一共同欣賞評價,學生在指出他人寫作不足的同時,也能意識到自己在觀后感隨筆寫作中的缺陷。其次,教師還可以采取師生互鑒的形式。在教師對學生觀后感隨筆內容展開分析過程中,學生也可對教師筆下的觀后感內容進行交流與討論,借鑒教師隨筆中的遣詞造句、寫作結構、表達思想、情感體驗等。通過師生互鑒的形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重視;師生之間情感溝通也更加親密真摯。與此同時,在師生互鑒共寫隨筆課堂上,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發散個人思維,表達個人觀點。真正具有價值的隨筆作品,往往都飽含個人真情實感和真知灼見。只有當學生真正對教師心無芥蒂,才能真正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共同創作出具有較高水平的隨筆作品。
四、共同規劃人生藍圖,彰顯共寫隨筆未來價值
共寫隨筆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能夠汲取充足養分,同時教師也還應讓學生立足于當前生活,對未來展開向往。學生只有從小學階段就勾勒起人生藍圖,才能在今后學習、生活中更具目標感及行動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展開隨筆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共同規劃人生藍圖出發,彰顯共寫隨筆的未來價值。例如,教師可以首先將個人在未來將要朝著優秀教師方向發展的人生藍圖,以隨筆形式撰寫成文與學生分享。其中既要包括教師提升個人教學技能的路徑,也包括教師前進道路中所要秉持的信念。學生品讀教師隨筆的過程,同樣也是感知教師積極向上、樂觀奮斗精神的過程。其次,教師再引導學生共同書寫個人藍圖。具體而言,隨筆內容既要包括個人夢想,還要包括在為夢想奮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及解決辦法,也要包括在收獲掌聲時個人應懷有的心態。教師從多個層面指導學生共寫藍圖,能夠為學生今后發展指明方向,也能為學生隨筆寫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助益。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展開共寫隨筆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從學生學習需求出發,在了解學生學習特點后通過示范引導學生展開仿寫,為學生寫作道路指明方向。其次,教師再根據學校生活引導學生共同積累寫作的素材,為寫作內容的展開提供保障。再次,教師還需注重共寫隨筆后的互評互鑒,進一步升華隨筆寫作中的情感意義。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寫藍圖,為學生健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基礎。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循序漸進,才能提高共寫隨筆教學有效性并進一步升華隨筆教學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兆友,冷學寶.達成共寫隨筆“四化”,促進師生詩意成長[J].初中生世界,2021(12):68-69.
[2]何大超.挖掘生活:師生共寫隨筆內容開發的有效路徑[J].初中生世界,2021(12):70-71.
[3]王兆友.從“互訴”到“互塑”——師生共寫隨筆的價值訴求[J].師道,2020(9):36-37.
[4]韓建文.新教育“共寫隨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教育,2019(3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