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后輔導是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方法,課后輔導是對課堂知識學習進行鞏固與復習的方法與途徑,與此同時,課后延伸輔導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如果學生只是在課堂教學中接受數學教育,并不能完成教育終身化的要求,因此,課后延伸輔導就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方式。與此同時,也有部分教師認為課后輔導是教學中較為重要的形式,是對課堂教學知識的補充與輔導。基于此,本文主要講述的是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對初中數學怎樣進行課后延伸輔導,以及對提升學生學習路徑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雙減政策? 初中數學? 課后延伸輔導? 提升學生學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5-0114-02
一、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課后延伸輔導的重要性
對于數學知識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進行課后延伸輔導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堂上接受知識的不足進行補充,幫助學生快速解決數學知識方面遇到的問題,也避免部分學生因為對知識理解不足而進入誤導區,從而浪費學習時間。課后延伸輔導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補充,學生通過接受輔導,在掌握數學知識時可以更加地精準、全面。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后輔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也幫助初中生了解自身在課堂學習時所存在的問題,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除此之外,教師進行課后輔導教學,可以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與完善,從而為下一堂課的學習作鋪墊,促進學生與教師的學習與發展。因此,課后延伸輔導對于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
二、通過課后延伸輔導,提升學生學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
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在學習知識時自身的自制力還有待提高,因此,興趣可以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有效動力,提高自身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學習動力越強大,就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所以,學生可以通過接受課后延伸輔導解決數學問題,挖掘數學知識的趣味性,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自身的性格特點,在課后輔導過程中,利用有趣的方法為學生講解知識與答案,這樣可以激發初中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將學習初中數學知識作為輕松、快樂的事情,將自己的情緒充分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初中數學知識既來源于生活也應用到生活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輔導時,可以將生活與數學知識進行結合,并且要考慮初中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對知識的認知情況,在選取與數學知識相關的生活素材時,要將初中數學知識具有的趣味性以及多樣性充分體現出來,讓學生在生活中將數學知識靈活地進行應用,將其實用性充分地發揮出來。
例如,學生在學習《基本平面圖形》這一知識時,首先要了解線段、直線、射線的關系與概念,掌握線段的基本概念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平面圖形,在學習線段、射線與直線知識點時,可以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直線問題與數學知識進行結合,讓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從而引起初中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教師在課后為學生輔導知識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工具輔助自己進行教學,加強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力,如,教師可以拿出一段線,讓學生將兩端進行拉伸,就可以得到一條直線,也可以將其看做是線段。通過這樣具有實踐性以及多樣性的方法進行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逐漸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提高自己的學習動力。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課后輔導時,可以像課堂教學一樣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與改革,應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滿足初中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逐漸轉變初中生對數學知識的固定印象。除此之外,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初中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從而保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積極態度,加強自身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力,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動力。
(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初中生接受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是培養習慣的重要時期。而接受教育時所培養的習慣是學習知識的好習慣,良好的習慣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有效率和學習力,對自身的長遠發展有促進作用,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速度,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在進行課后知識輔導時,培養學生養成自主預習知識的良好習慣,此習慣可以幫助初中生加強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與小學數學知識相比,初中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將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行靈活的應用,才能更好地接受數學知識。如果初中生并沒有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只是在課堂學習教師所講的內容,有可能出現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的情況,從而使自己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后延伸輔導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對新的數學知識進行預習,掌握新知識的基本概念以及重點、難點,并且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記錄,為學習新知識做好充分的準備。與此同時,學生也要養成合作學習、仔細觀察、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初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對問題積極探究,抓住教師的重點講解內容,并且對知識進行有效記錄,收集重點知識,敢于提出問題,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這些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知識。
例如,學生在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知識時,首先要對此知識進行預習,對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的基本概念進行了解,了解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概念,讓學生通過多方位對此知識進行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用多種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增強自身的數學能力以及學習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力,讓學生養成發散性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重視教學指導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將數學知識轉變成能力的重要通道,并且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指導學習方法,如果學生想要進行課前預習,首先老師要讓學生了解怎樣預習才是有效預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才能始終堅持預習數學知識,將其變為自身的良好習慣。學生在課堂知識學習時,教師可以在旁教導學生如何進行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
例如,教師在講授《三角形》這一知識點時,要引導學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向學生講授如何分辨基本概念,將易混淆的部分進行區分,在三角形這一知識中,三角形的圖形是多種多樣的,將三角形中的角度進行區分,在接受知識時,也要學習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向學生講授如何解決問題時,可以將知識點進行分類,將重點、難點以及基本知識進行區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點。教師在課后進行延伸輔導時,可以向學生指導加強記憶的方法,如何提高自身的記憶力。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歸類,使用歸類記憶法將知識點進行整理、總結,學生在學習軸對稱知識時,也可以將三角形劃分到軸對稱知識點中,將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分類,制作一個表格,將知識點寫入其中,通過這種列表記憶法,對知識進行記憶以及理解。而對于彼此之間相互有關聯的知識點,可以將其制作成口決,通過這樣的口訣記憶法對知識進行學習與記憶,除此之外,還有聯想記憶法等方式來學習數學知識。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初中教師可以進行課后延伸輔導,在輔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拓展與延伸,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通過不斷觀察與學習,利用多種途徑來獲取知識,對數學知識進行拓展,豐富自身的知識量,在生活中遇到實際問題時,可以使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這有助于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力,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不要將自身的精力全部放到學習成績中,應該注重培養自身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以及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初中生樹立一個積極良好的學習態度,學會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力、記憶力、知識轉化力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水平。
三、結束語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對初中生進行數學知識課后延伸輔導,通過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動力,通過課后輔導,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力,促進自身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佳. 合作學習模式下開展初中數學課后輔導的探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1):87-88.
[2]黃啟勇. 初中數學課下輔導效率低的原因和優化措施[J].名師在線,2021(3):54-55.
[3]王衛偉.初中生數學課后輔導策略探析[J]. 讀寫算,2020(30):135.
[4]刁品泉.微信在初中數學課外輔導中的運用策略探討[J].新智慧,2020(6):15.
[5]黃啟勇.提高初中數學課后輔導效率的對策[J].知識窗(教師版),2019(5):55.
[6]王華.基于課標與學生認知特點的初中數學課后作業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陳亮(1984年-),男,漢族,河北獻縣人,本科學歷 ,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