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長安 賴師康 王瑾昭 陳超 賀圖升 劉洋 瞿曉玲
【摘要】《粉體工程》作為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的基礎專業課程內容,為實現教育根本目的,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將思政教育融入到《粉體工程》這一專業基礎課中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分析了當前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課程內容的不足,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體系、技術專業師資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思考和實踐活動,以期在“課程思政”和工程教育環境下,提高專業學科思政課的實踐效果,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技能有機結合,完成多方位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對理工科專業思政課整合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作用。
【關鍵詞】粉體工程? 課程思政? 教學實踐
【基金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2021A1515010671、2020A1515011221),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2010576005),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項目(2021KTSCX122),韶關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SYJY20201203),韶關學院質量工程建設項目(新開設課程-粉體工程韶關學院,〔2021〕37號-46、〔2020〕36號-16),韶關學院課程思政建設項目(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探索,韶學院〔2020〕258 號)。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7-0169-02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政治思想工作融入教育科研工作”,并強調“要努力把德育工作作為重要一環,把政治思想和專業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把思想工作貫穿教育科研全過程,實現全程教書育人,多方位教書育人”開創了我國高等育發展趨勢的新局面[1-2]。近年來,為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和我國戰略定位的新要求、新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積極推進工程教育基礎建設,全力探索和塑造一大批多元化、科技創新、卓越的工程項目技能人才,為國內產業發展規劃和競爭力提供智力支撐和優秀人才[3-4]。在工程教育和“課程思政”的環境下,《粉體工程》課程內容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重要學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活動,是非常重要的[3-4]。
二、課程教學現狀
《粉體工程》課程內容主要介紹粉體技術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粉體制備與加工、粉體生產設備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藝的主要參數和特點等專業知識。它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涉及力學/流體力學、化學/表面化學、材料學、數學、機械等諸多學科知識。《粉體工程》的教學內容包括粉體的幾何特性、粉體力學性質、粉體的制備、表面改性、粉體的儲存與輸運、粉體的混合與造粒、粉塵的危害與防治等問題。隨著我國的全面推進和學院的大力推進,筆者將逐步探討2020年“粉體工程”課程思想政治建設的基本情況,通過調研發現存在一些不足[5-6]:
1.課堂融入不足,缺乏系統性和全局性
《粉體工程》課程內容涉及粉體技術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粉體制備與加工、粉體生產設備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藝的主要參數和特點等專業知識,課程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既基礎又系統且抽象,因此教學難度大,學習難度大,教學環節基本以知識點的學習和訓練和專業解決困難的能力為主,思政教育與知識、能力的培養有機融合重視程度不高,即使引入了課程思政的元素,但也存在系統性和全局性不夠,課程思政效果不高等問題[5-6]。
2.課程思政的時間不充足
《粉體工程》課程的教學過程普遍存在著教學任務重、難度大、學時少這一問題。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任務,教學方法通常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如何在相對有限的時間內將思政課堂教學與專業技能相結合。這些都是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必須解決的難點。此外《粉體工程》課程開設時間一般在第六和七學期,與學生考研和求職面試有所沖突,學生普遍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課程思政的實施和育人效果不佳。
3.課程考核評價方式單一、不科學
《粉體工程》課程存在考核模式單一,忽視了思想政治課基本建設,缺乏對課程思想政治方面的評價。存在過分重視期末考試,重視學習過程不夠的情況。現在的課程內容評價一般由作業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組成,其中期末考試成績占較大部分。期末考試仍然是對學生專業知識、記憶力、理解力和簡單應用的考驗。平時成績考查學生的出勤,忽略了學習態度、學習效果、作業和課外等方面的表現,出現思政考核缺失的情況。目前的考核方式不能做到業務與思想政治并重、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也不能客觀評價學生素質能力,不利于教師在課程思想政治層面的思考和提高。
4.任課教師課程思政水平有待提高
當前一個多元的社會,學生思維活躍、思想獨立、個性鮮明,傳統的教師講授與課堂提問的教學方式難以引起現代大學生的興趣,滿足不了人才的培養要求,教師如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舞臺的實效性,將思想政治因素與課程內容適當結合,以不顯眼的方式向學生傳遞積極的社會能量、職業道德和科學知識,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的難點問題。此外,課程教師還沒有通過系統軟件學習和培訓政治理論知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缺乏將政治思想基本理論滲透到專業學科中,弘揚社會主義社會價值觀的理念和技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課的難度。
三、課程思政的路徑探索
1.更新優化課程內容,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在思想政治實施過程中,發現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是一個關鍵階段。本課程融合新課程標準,以知識為輔助,圍繞課程內容中的重點難點,探索課程內容所包含的課程理念。完善課程內容,將技術專長的重點與課程的思想政治點相結合,讓學生了解知識點后的思想政治邏輯和價值判斷,從我們的方法、技巧、愛國主義情結等層面都挖掘出良好的思想政治元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層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2.創新教學模式,構建多元化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載體,保證課程思政實施時間
為適應新工科和“課程思政”背景下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在教學方法上除了應用傳統的講授法外,還需要自主創新教學方法。在線教學與實體課堂教學緊密結合,依托多媒體系統、小視頻、互聯網技術等新媒體環境和服務平臺,融合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等方法,構建“課堂講重難點、思政融和,課后學習、多形式的第二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線上教學與線下學習相結合將實現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相融合,進而有力保證實施課程思政的時間,而課程思政教育方式和載體的多元化也將極大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
3.體現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
改變目前單一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體現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平時成績、綜合能力考核、期末成績三部分組成考核方式,其中平時成績由出勤、課堂聽講、課堂測試、作業質量和問題回答等綜合評定;通過討論課、主題研究討論、論文撰寫、匯報等考查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協作等綜合素質;期末考試中有意識的減少客觀題比例,提高分析、綜合、論述等主觀題的比重,做到除了考查理論學習能力外,有重點的考查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困難的實踐能力。
4.專業教師要與課程思政教育的理念相契合,提高專業學科教師的工作能力
在工程教育環境下,要完成課程思政課,首先要讓專業學科教師了解開設思政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技術類專業教師對專業學科教學的認識。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學科的緊密聯系,推動教師圍繞課程教學全過程塑造德育;二是提高教師政治思想道德修養,增強技術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想工作能力,提高專業學科教育教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訓練,使其掌握思政教育規律和技巧。此外,教師除了掌握《粉體工程》基本理論和知識外,應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儲備,把握粉體工程的前沿發展動態和信息,并及時反饋于課堂,使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本課程相關的最新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另外,作為教學活動主導者的專業教師要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巧妙運用多種文化教育教學策略,自主創新教學策略,將課程思政內容融入專業技能教學環節,將思政技能與專業技能有機結合,營造愛國、守法、全面發展的價值觀念,實現多維素質人才培養。
四、結束語
在新工科和“課程思政”背景下,《粉體工程》課程內容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一門主干學科,對其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針對粉體工程課程思政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提出通過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考核評價和專業教師等四個方面改革與實踐,提高專業課的課程思政效果,使思政與專業知識的有機融合,立德樹人,造就具有愛國主義、全球視野、扎實理論基礎、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杰出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藝璇,滕洪輝,湯茜,等.新工科背景下“環境學導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2(1):125-128.
[2]李清富,閆亞倩,劉晨輝.新工科背景下課程思政的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6(21):107-109.
[3]吳欽,張晶,段冰凌,等.面向新工科的“流體力學”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科教導刊,2020(13):115-116.
[4]沈齊英,居瑞軍,張志紅,等.“課程思政”背景下藥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教學刊(教改新論),2020,8:114-116.
[5]鄧先功,冉松林,柳東明,等.粉體工程與設備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6):72-73.
[6]王金曉,陳益峰,崔占奎,等.《材料制備科學與技術》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教學實踐[J].廣東化工,2021,48(3):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