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濤 石文星
【摘要】在國家新時期高校信息化建設戰略指引下,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以學習成效為導向,將在線課程融入整個教學體系,合理分配線上線下課程比重;教學過程中及時反饋學生在線學習積分情況,促進學生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適當調整課堂師生互相討論講解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建立完善的線上線下成績考核評價機制,有利于教師更好把握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教學相長。
【關鍵詞】在線學習? 混合教學模式? 考核評價機制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strateg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t actively explores a new mode of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and carries out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from aspects of teaching mod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examination form. To study result?oriented, integrate online courses into the whole teaching system, and reasonably allocate the propor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courses. Timely feedback of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poi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ir learning tasks on time. Adjust the mode of discussion and explan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in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rfect online and offlin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 is conducive to teachers to better grasp the students grasp of the course knowledge points, to truly achiev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nd promote teaching.
【Keywords】Online learning; Blended teaching mode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基金項目】本文受江漢大學2021年校級教研項目“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方案”(資助編號:zb202109)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氯通道蛋白內部離子跨膜輸運的微觀動力學機制研究”(資助編號:11304123)資助。
【中圖分類號】G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7-0195-02
隨著互聯網普及以及現代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在線授課與學習已逐漸成為日常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新模式,線上課程方便教學互動,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化,同時具有知識針對性強、學習任務明確、考評方式多樣化以及節奏可控性等特征,使得在線課程學習越來越受到各高校師生的歡迎。特別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瘋狂在全球肆虐傳播的大背景下,更加突出了在線課程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加快構建在線課程評價體系的迫切性。早在2015年教育部關于高等教育3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中指出,近年來在線開放課程和學習平臺大量興起,拓展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增強了教學吸引力,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促進教學內容、方法、模式和教學管理體制機制的變革,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1-2]。江漢大學教務處也于2015年開始組織專任教師進行在線課程培訓,并且通過立項資助的形式支持教師在線課程建設。按照學校要求我們也于2016年立項并構建了《大學物理IV》(醫學物理學)在線網絡課程,網址:https://mooc1-2.chaoxing.com/course/97863314.html。經過近幾年的試運行,在線課程資源構建方面趨于完善,同時也發現很多關于線上課程實施過程及學生成績評價體系構建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受外界干擾而無法順利自學、教師缺乏有效監督以及學生整體學習氛圍缺失[3]、網絡在線課程中的多種學習方式很多只存在于表面講述而未達到深入學習領會相應知識點等等[4],上述這些問題對今后的教學又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后續改進和完善。
基于江漢大學網絡課程《大學物理IV》(醫學物理學)資源,結合前期我們在醫學類本科生的授課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施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適當加大線上課程學習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同時改革成績評定模式,采取多樣化考核方式,從多個方面考查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掌握程度[2,5],為學校后期教學改革政策方案制定提供參考。
1.合理分配線上線下課程比重,充分肯定線上學生預習環節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線上課程學習使得學生利用線上視頻資源進行自主預習,對知識點有了初步認識,這樣教師在課堂講解時側重給學生解惑答疑。任課教師可以根據線上預習狀況,靈活設置課堂教學方式,如果學生預習效果好,則縮短課堂講解時間,增加課堂互動環節。另外,學生線上學習過程評價也是整個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線上學習從整體上調節、控制各個教學活動的進度,保證了教學活動多樣化,這樣就避免教師課堂只是講授知識的單一性。教育部相應文件也要求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方式靈活的線上教學活動[1]。目前江漢大學線上教學平臺主要采用超星智慧教學系統和中國大學慕課網絡教學平臺,線上教學通訊方式主要有超星學習通、QQ群以及微信群,教學形式主要以錄播、學生自主學習和在線答題為主。學生在線上進行學習同樣也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來完成,因此也應該給予課堂教學相同的比重作為成績評定的標準。同時線上教學方式有別于線下教學,不能照搬線下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方法和指標,當前存在線下評教的部分評價指標的內容存在與線上教學實際脫節的現象,因此需要根據課程具體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建立兼顧共性、突出個性的多樣化的評價體系,適當提高線上學習過程在總體成績評價中的比重。
2.根據實際應用加大課堂討論環節,達到學以致用
當今社會通信方式越來越便捷,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就是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若在線上對知識點提出疑問,教師可以第一時間線上進行解答,或者將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進行歸類,在線下課堂中進行面對面答疑和討論,這樣既提升了教學效率,又加深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程度,師生之間能夠更充分地相互了解。除此之外,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也應當結合當今科技技術的發展趨勢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自行查閱與本門課程知識點相關的內容,在課堂上進行講解與其他學生進行分享,盡可能多地講解所學知識在現實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每位學生都可以充當一下教師的角色,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權和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師生角色互換,使得傾聽者學到了新知識,講授者也鞏固了所學知識。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又拓寬了教師備課的思路,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3.及時反饋學生在線學習積分情況,促進學生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日常教學過程中,在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模塊分配問題的同時,還應當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有助于促進學生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一般在2~3次課后,就應當公布學生的最新積分情況,以此來激勵后進學生加快學習進度。借助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動態追蹤,強化課前預習、課中討論、課后思考等教學過程的監控,加強在線課程的學習痕跡管理,整個教學過程任務點都在網絡平臺發布和處理,對學生答題過程進行及時監控。
4.采取多種考核模式相結合,強調課堂學習的內容和實際應用
如何客觀公正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是提高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質量和促進其教學發展的關鍵問題。在線課程最后的成績評定過程中既要看結果,也要看過程;既要加強理論學習,也要重視學科的實際應用。我們采取了以下“四位一體”考核模式進行試驗和改革:(1)借助線上網絡平臺動態追蹤數據對線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考評;(2)根據線下課堂跟學生互動討論環節的結論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進行考核評價;(3)根據線下課后學生實驗操作情況對學生動手能力進行考核評價;(4)依據期末考試成績評價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通過上述措施構建起關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多樣化綜合評價體系,最終達到促進課程整體教學效果提升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國家新時期高校信息化建設戰略指引下,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教學改革與實踐。首先,在教學方式安排方面,增加在線課程學習在總體評價中的比重,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安排學習進度并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習任務變得輕松化、簡單化,滿足了個體學習差異性的需求;其次,在課程考核評價方面,逐步完善課程綜合成績評價體系,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學習技能,把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的記錄整合到總成績評價中;最后,在教學互動方面,將師生互動討論結果作為總體評價一部分,完善考核系統中總體成績各部分的比重分配情況,以上各項目標的實現需要任課教師和教務管理人員的密切配合來共同完成。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6/201504/186490.html
[2]劉婭,周龍.高校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28):129-130.
[3]王國華,卓澤朋,周光輝.大數據背景下線上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建構[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107-111.
[4]于雪,張躍偉.新冠疫情下線上教學考核評價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 2020(37):1-5.
[5]傅城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與精準評價方法[J]. 電腦與信息技術,2020(28):79-82.
作者簡介:
于濤(1982年-),男,山東高青人,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材料物理與化學。
石文星(1974年-),男,湖北赤壁人,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