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秀文
【摘要】根據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目前互聯網已經廣泛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在經商的背景中,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直接打開了外貿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因此目前高職為了順應當前時代的發展,將加強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對其培養模式進行積極的改革與創新,教師結合當前時代的發展形式,完善人才培養的具體戰略,對學生進行國際化的培養,使學生能夠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標準。并且可以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在培養的過程中采用“現代學徒制”和“創業園孵化器”等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互聯網+? 高職? 跨境電商? 人才培養模式? 創新
【基金項目】四川省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研究中心課題,項目名稱:《農村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研究——以雅安市為例》,編號:DSWL21-33。
【中圖分類號】G712;F713.3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9-0095-02
“互聯網+”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將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平臺與傳統的行業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發展,并且對社會創新發展有一定的幫助??缇畴娮由虅?,從其表面的意思進行理解,這里的“跨境”就是使跨越地點,使交易能夠不受國家以及地區的限制,而“電子”的產生主要是依附于“互聯網+”的背景,所衍生出來了信息技術平臺?!吧虅铡敝饕獜娬{的就是商業貿易活動。大概在2015年六月份,國務院發表了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相關文件。其中主要提出使“互聯網+外貿”的形勢,實現優先優出,來提高市場消費的需求。
一、互聯網+跨境電商的發展背景
根據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消費習慣也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轉變,通過線上的方式直接促進電商滲透率進一步提升,互聯網數字化進程加速。在國內經濟雙循環發展的基調下,我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據海關統計,2020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驗放進出口清單24.5億票,同比增長63.3%??缇畴娚踢M出口1.69萬億元,增長31.1%[1]。
跨境電商是對外貿易的新業態,數字貿易是跨境電商發展的高級階段,實現不斷拓展國際貿易的深度與廣度。“互聯網+外貿”催生跨境電商,跨境電商縮短了外貿的交易鏈條,以小額交易、低成本、低風險、敏捷靈活的特點迎合了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多批、小批的對外貿易訂單需求將取代傳統的對外貿易大宗交易,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注入動力??缇畴娚桃呀浗洑v了起步期、成長期、發展期三個階段,正式進入成熟期。
(一)起步期
1999—2003年線上展示,線下交易以網上展示,線下交易的外貿信息服務模式為主,第三方平臺主要的功能是為企業信息以及產品提供網絡展示平臺。此階段的代表企業有阿里巴巴等。
(二)成長期
2004—2012年交易流程電子化將線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實現電子化,逐步實現在線交易,跨境電商全流程電子化得以實現,B2B平臺模式為這一階段跨境電商的主流模式,此價段的代表性企業有全球速賣通、敦煌網等。
(三)發展期
2013—2017年全產業鏈在線化服務全面升級,平臺承教能力更強,全產業鏈服務在線化。大型平臺不斷涌現,B2C平臺占比提升移動端發展迅猛。此階段的代表性企業有天貓國際等。
(四)成熟期
2018年至今,大型跨境電商開始整合供應鏈,同時跨境電商供應鏈各環節趨向融合,精細化運營成為主流,新零售,直播營銷等創新模式持續滲透。此階段的代表性企業有考拉海購等[2]。
二、在高職院?!盎ヂ摼W+”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根據當前社會跨境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對相關部門的人才有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尋找目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相關專業的人才供不應求
“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跨境電商作為當前熱門行業,雖然其發展的時間比較斷,但是規模宏大,所以對相關的人才需求量非常高。根據高校近幾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式來看,跨境電商人才分布并不合理,人才的流失比較嚴重。大部分學生所從事的行業與專業并不對口,能夠從事相關工作的學生大概占總人數的30%左右。并且這些學生并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無法滿足企業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標準,基本專業相關的內容都有不足,比如跨境電商,一些學生的英語功底并不牢固,無法實現正常的外語交流。同時在工作過程中動手實操能力較弱,缺少知識的靈活運用,無法與企業進行無縫對接,跨境電商專業的學生無法滿足企業的要求。另外還有一部分的人才流失,使企業無法招聘到滿意的人才。
(二)人才結構層次不完善
結合當前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方向進行分析,高職院校在對跨境電商專業學生的工作崗位培養的內容主要包括客服、運營推廣、攝影、采購以及選品等方向,其中還涉及到刊登與物流等,而且這些工作崗位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外語外貿知識。為了使學生的能力能夠得到提升,還需要額外地擴展國際物流與倉儲,同時對于產品拍照、網頁制作以及交易糾紛處理等技能也要系統的掌握。目前跨境電商的從業人員基本都是以初級人才為主,學生的主要就業方向就是客服以及基本業務操作。按照目前的教育形式,大部分學生都不能勝任跨境電商營銷、商業大數據分析以及用戶體驗分析崗位。所以企業對于相關的人才十分缺乏。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應當為學生制定更高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在原基礎上,成為不斷提升的人才[3]。
(三)人才培養的跨界融合
跨境電商在具體的工作中所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因此教師應當提高對學生綜合知識、技能以及素質的基本要求,為電商企業不斷地輸送高質量人才。特別是學習國際貿易、商務英語以及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比較符合跨境電商企業的要求。但是這三個專業的發展都各有側重,在學生身上并沒有實現理論體系與知識結構的跨界融合,因此無法滿足跨機構電子商務集國際商務知識、外語溝通能力以及電子商務實踐操作為一身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并且跨境電商會根據社會的發展不斷地更新,所以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要求比較高,高校人才培養就是因為實踐操作平臺的限制,導致無法實現對學生實踐操作的培養,距企業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4]。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缇畴娚倘瞬排囵B模式的創新
“互聯網+”作為一種實現高效溝通與聯系的載體,可以使人們的交流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社會上以往的外貿進行了改革與創新,最終形成了跨境電商,所以高校需要結合這樣的發展背景實現對學生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一)完善人才培養的策略
根據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趨勢,正在向全球化轉變,“中國制造”正在走向世界,跨境電子商務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迎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經濟的外向度和外聯度也有一定的擴展,高職院校充分結合地方經濟的發展,將其作為教學改革的主要導向,加大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與資金建設,完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策略。各高職院校需要大力宣揚本校存在的優勢與教學資源,使學生在對應的專業知識外,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理解國際規則,并且提升自己的外語溝通能力。使學生成為符合企業要求的具備良好專業技能與素養的復合型人才[5]。所以,在高校對跨境電商專業的教育過程中,不斷完善語言教育的體系。比如開設一些小語種的學習,除了東亞日語、韓語外,額外讓學生學習一些南亞的印尼語、馬來語,或者是西南亞的語言,例如阿拉伯語等等,只有學生不斷地拓展自身的語言,才能實現對多種地區進行經濟活動的服務。使跨境電商專業的定位和課程設計更貼近市場需求,并且優化學校實訓基礎的建設,保證學生可以接受實踐動手操作的訓練[6]。
(二)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
實施現代學徒制,將學校視為是學生和企業之間建立聯系的關鍵橋梁,尤其是對于學生來說也有著雙重的身份 ——學徒的身份和學生的身份。同時教育也有著兩個來源,分別是企業的師傅和來自學校的老師。但由于管理學生的依然是學校,所以說學生依然屬于某個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學校還是承擔主要的責任,學校也要對學生負責。負責任的方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學校在確定尋找合作企業之前,要對企業的各個方面都要進行嚴格的審核,而審核的意義在于確定合作企業是否具有可以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還要檢測是否具有可以讓學生學習相關技術的能力,擁有相關的技術以及經驗,同時具備可以有效溝通的技術工人。因為有的企業不具有實際的技術含量,同時也無法讓學生得到技術方面能力的提升,還有可能是企業的技術輸出不夠強烈,也有可能企業就是通過此方式來獲得免費低成本的勞動力,并沒有強烈開展合作培養的意愿,所以這些都是需要學校來幫助把關審核的。第二,學??梢钥紤]采用單招生的方式,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來“定制”學徒,在招生的過程中,可以與企業進行探討,確定企業可以在哪方面提供技術以及師傅,和企業的培養能力,可以培養學徒等,讓企業入校來建立多方面的校企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地實現學徒制的落實與實踐。
(三)“創業園孵化器”培養模式
學生在畢業后面臨著強大的就業壓力,所以在目前多元化就業選擇的形式下,高職院校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職業規劃,鼓勵學生進行創業。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創業園,為學生創業提供有效的幫助,解決學生基金以及實踐場所的問題,孵化學生的創業理想,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
學生最容易實現的就是院校外貿網店,學生可以在一些平臺注冊屬于自己的店鋪,然后將售賣的商品掛到網上。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自己設計策略并且運營等,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在此過程中充分總結經驗與教訓。這不僅是一項實踐活動,同時也為高職學生創業教育提供活教材,使學生能夠親身感受,收獲不同的學習體驗。通過“創業園孵化器”的培養模式,直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使學生自己向著社會上對相關專業人才的要求進行努力,使學生收獲實踐經驗,提升自己的社會競爭力。
四、結束語
根據上述文章的敘述,跨境電商基于“互聯網+”的背景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因此對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有更高的要求,高校將結合企業的人才需求條件,創新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為企業不斷地輸送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于洋.“互聯網+雙創”背景下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6):156-157.
[2]賀鑫.“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缇畴娚倘瞬排囵B策略研究[J].商業文化,2020(32):86-87.
[3]萬雅潔,閔靚.高職院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路徑探究 ——以跨境電商方向為例[J].校園英語,2020(37):125-126.
[4]陳穎.雙創背景下基于職業能力的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探索[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9):165-167.
[5]賈婷立,代燕,楊文秀.“互聯網+雙創”背景下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儲運,2020(8):124-125.
[6]李雪蓮,楊威.“互聯網+”背景下地方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0(2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