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摘要】計算能力是小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于小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小學數學計算也是困擾不少小學生的學習難題。在此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也致力于提升所教學生數學計算能力,以為其獲得長遠性的進步與發展積淀重要而堅實的基礎。本文立足于小學數學計算教育實踐,從“講清算理”“高效練習”“培養習慣”以及“錯誤利用”這四個方面入手,針對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細致闡述與探討。旨在于優化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益以及質量,切實推動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進步及其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 講清算理? 高效練習? 培養習慣? 錯誤利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3-0145-02
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機組成,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更是不少小學數學教師高度關注與重視的問題。但就當前實踐來講,不少小學生將數學計算視作“攔路虎”,對其的排斥與抵觸情緒非常明顯。這就導致學生難以融入到數學計算之中,且最終的數學計算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做好反思,及時調整自身的計算教育教學策略,以顯著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計算效益,推動其數學計算能力的發展。在長期的實踐摸索中,我初步總結了如下一番經驗,現將其簡單總結如下,望能為小學數學計算有效教學目標的切實落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講清算理是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前提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況,不少學生在計算時并不太知道為什么要這么算,而僅僅只是模仿著課上教師講解的步驟囫圇去計算。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這導致的后果便是實際計算中屢屢出錯,嚴重制約了小學生數學計算的實際效果,也使得其實際數學計算能力難以獲得有效的提升與發展。針對這一情況,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講清算理,講透徹算理,讓小學生明白為什么這樣計算,更要知道應當怎么計算。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講清算理是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前提。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這一節知識時,我不僅僅只是向學生講解具體的小數乘法計算規則,更是借助具體的小數乘法題目,詳細而清晰地向學生闡述了小數乘法的算理所在。以“1.5×9=”為例,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照整數的乘法計算法則去計算,這時,“1.5”擴大成“15”擴大了10倍,因此,在得出的結果“135”時依然應當將其再縮小1/10,這樣原來擴大的10倍才能對應上后來縮小的10倍,即正確的答案“13.5”。這樣一來,學生便能知道小學乘法的具體規則,更能知道計算規則背后所蘊含著的數學算理。這就使得他們再面對數學計算題目時知道該如何計算,也能知道計算的原理所在。這樣的數學計算顯然出錯率較低,培養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目的也得以輕松達成與實現。
二、高效練習是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重中之重
練習是學好、學扎實數學計算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但以往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習慣于向學生布置大量的計算練習題,導致學生極容易產生枯燥感、厭煩感,而機械的做數學計算練習題目的后果也不甚理想,未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與作用。由此出發,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計算題目的練習,更要想方設法創新與優化練習的形式及其內容,以讓數學計算練習變得高效而又有質量,這樣才能為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發展添磚加瓦。
例如在學習“小數乘小數”的計算知識學習完畢之后,我便精心挑選了諸多練習題目,只不過這次的練習并不是印好直接發給學生然后便讓學生去做,而是在數學課堂上開展了一次趣味的“計算大賽”。每名學生拿到的題目是相同的,大家需要做的便是在規定好的時間內去完成,完成速度最快且正確率最高的便是本次“計算大賽”的獲勝者,可得到我提前準備好的“計算大賽”小勛章。雖然僅僅只是稍帶有一定的競爭性,但學生積極求勝的心理卻很好地被點燃起來。大家結合所學到的“小數乘小數”計算知識認真計算著,我們的數學課堂氛圍變得熱情且活躍,課堂學習的氛圍高漲而積極,更為重要的是學生也在這一番過程中切實深化了對所學“小數乘小數”這一節數學知識的認知、理解與掌握效果。對于這樣的數學練習,學生是歡迎的,而在這種高效的小學數學練習中,其數學計算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借助高效的練習推動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發展的可行性由此得到了強有力的證明,值得廣大小學數學教學同仁積極效仿,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教育情況進行創新與優化。
三、培養習慣是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必要補充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可以觀察到這樣一種情況,即學生并不是不會做,認真做也能做對,但有的時候因為種種不良的習慣導致其得出了錯誤的計算結果。這顯然對于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發展構成了極大的制約。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意識到這一點,既注重計算知識的講解,又要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這樣學生才能會計算,也才能計算對,切實推動其自身數學計算能力的良性發展。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也構成了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必要補充。
我在自身的數學計算教育實踐中就會高度關注這一點。例如我會告訴學生做完計算題目及時檢查的重要性,引導著學生不僅是做完數學計算題目,更能養成良好的檢查習慣,在做完之后能通過認真的檢查保證正確率,減少出錯的可能。以“小數除法”這一節數學知識為例,我會告訴學生檢查時要檢查什么,像檢查除法豎式有沒有抄寫錯誤,得出的結果有沒有寫到題目等號后面,檢查得出的結果有沒有漏掉小數點,得出的結果反過來乘以除數,能不能得到原有的被除數,等等。當養成了這諸多的檢查習慣,學生自然也便能知道在小學除法數學計算中檢查什么,這不僅有效提升了其小學除法計算的正確率,也使得其積累的這一檢查習慣為其他數學計算學習與練習產生了正向的積極影響,而這顯然都為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提升奠定了堅實而又有力的基礎。
四、錯誤利用是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支撐
在學習中出現錯誤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教育現象。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在學習中犯下錯誤更不可避免。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說,小學數學教師面對學生數學計算中出現的錯誤不能過分惶恐或擔心,也不要因此過分指責與批評學生,而應當正視學生數學計算中出現的錯誤,并巧妙轉化,讓錯誤也能成為一筆寶貴的資源,推動著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更好進步與發展。
我自身的小學數學計算教育實踐便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一點。例如在教學“小數除法”這一節數學知識時,一名學生在面對“9.6÷6=”這一數學計算題目闡述他的計算過程,但在其講解的過程中,卻混淆了“被除數”以及“除數”這兩者的概念,說“9.6”是除數,“6”是被除數,雖然得到的最終結果是正確的,但卻暴露出了這名學生對“被除數”以及“除數”兩者概念認知上的錯誤,相信,也仍有一部分學生對這兩個相似又有著密切聯系的數學概念未能掌握透徹。為此,我特意從該名學生的這一錯誤入手,又著重向學生講解了“被除數”以及“除數”這一原本已經學習過的數學知識,這一番查漏補缺的數學講解使得學生得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更深刻地理解了“被除數”以及“除數”的數學概念不說,也為后續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積累了一批寶貴的經驗。
又如,在學習“小數乘法”的相關數學知識之后,不少學生就容易犯下一個最“低級”的錯誤,那就是忘了加小數點,導致得出的計算結果是錯誤的。針對這一情況,我反復強調也未能獲得理想的效果。為此,我特意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些小數乘法計算題,又讓幾名經常犯這一錯誤的學生到講臺上來完成黑板上的數學計算題目。如此一來,忘了加小數點這一錯誤便充分暴露在大家眼前。既讓這些容易出錯的學生切切實實加深了印象,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并暗下決心日后嚴格注意,也能讓講臺下那些認真觀察解題步驟的學生能心生意識,也能在日后自己的數學計算中認真避免。如此一來,對學生數學計算錯誤的巧妙利用反倒產生了預期中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錯誤利用是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支撐,其科學性由此得以有力的詮釋。
五、結束語
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標,需要數學教育工作者立足實際情況,穩扎穩打,一步步采取科學適宜的教育引導及其幫助,這樣小學生才能理解數學計算的本質,才能養成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才能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切實獲得數學計算水平的提升與發展。在日后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中,我仍將進一步探索培養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與途徑,積極創新,勇于付諸自身的數學教育實踐,在不斷提升自我計算教學水平的同時,以切實為小學生數學素養與水平的發展發揮自己的一份作用。這樣的計算教學才是教學相長的教學,才是效益與質量兼具的高效計算教學。
參考文獻:
[1]徐咸禎.芻議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價值取向與學生計算能力培養[J].天津教育,2020(2):173-174.
[2]邱琴.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國際教育論壇,2020(8):130-130.
[3]章選喜.論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J].讀天下(綜合),2020(4):1-1.
[4]喬慶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計算能力和應用意識[J].卷宗,2020(2):29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