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長跑是初中體育中的重要教學內容,通過中長跑的鍛煉學習,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制,還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由于中長跑需要學生在較長的時間內,以較快的速度完成,大多學生難以長期訓練堅持,因此為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中長跑訓練效果,本文之中筆者對初中體育中長跑有效教學策略做出了相關研究探索。
【關鍵詞】初中體育? 中長跑?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3-0168-02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而中長跑作為田徑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長期堅持中長跑鍛煉,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心肺功能,還可以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因此在現下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對于中長跑越發關注重視,對中長跑有效的教學策略探究,也成為新時期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課題。
1.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現狀
中長跑多指800~1000米的有氧運動,運動量較大,是田徑運動中的重要項目,相較于其他運動,中長跑對體育器材要求較低,只要能夠提供持續跑步的地方即可,因此是非常容易上手的運動項目,現下已經成為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由于中長跑花費時間較長,運動形式比較單一,不像籃球、體操、輪滑等擁有多元化的運動因素,因此多數學生難以持續堅持,如在本次調查研究中就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并不喜歡中長跑運動項目,認為這項運動枯燥單一、又累又苦,對中長跑訓練存在極大的厭煩和抵觸情緒。此外,還有的學生,將中長跑訓練視作短期行為,把練習的重點放在中考測試上,一旦考試通過,就再也不會聯系。而在這樣的意識狀態下,導致學生的中長跑學習難以形成習慣,運動素質能力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1]。如筆者在課程觀摩中就發現,很多學生在中長跑練習中,氣喘吁吁、下肢沉重、動作不懈,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出現了胸悶、惡心的現象,學生的中長跑速度難以提升。而對于這種訓練現狀,多數的初中體育教師也是束手無策,既不能強迫學生鍛煉,也無法解決當下尷尬的教學局面,如此能夠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優化初中體育中長跑,成為困擾初中體育教師的重要課題。
2.初中體育中長跑有效教學策略
2.1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
中長跑是一項耐力與意志并存的運動項目,對于學生而言,若是沒有頑強的意志力,是很難完成中長跑運動項目的,因此在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中,培養生頑強的意志是保證中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不怕艱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首先,教師要向學生普及中長跑運動的重要意義,從中長跑運動項目功能性價值的角度出發,加深學生對中長跑運動的認識,這樣學生才能自發自愿的參與練習,想要攻克中長跑訓練困難的意志才會得到激發[2]。其次,給予學生勇氣與鼓勵。教師要認識到多數學生無法完成中長跑訓練,主要原因其實是內心設置障礙,缺乏完成運動項目的勇氣。針對于此,教師要為學生加油打氣,如要鼓勵學生他們是可以完成任務的,只要自己肯下努力、堅持練習,一定要跑出更好的成績。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加油鼓氣,促使學生產生更加頑強的意志力。最后,將運動困難暗示比喻,一定的心理暗示,是可以幫助學生克服運動困難的,因此教師可以將一些心理暗示方法傳授給學生,如在學生中長跑運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身體的不適感。一旦心理想要放棄時,就可以通過心理暗示的方式,告訴自己再跑一小段,如在跑10米就停,通過這樣的暗示堅持,實現心理層面的破冰,讓學生在頑強的意志力下,不懈堅持,這樣學生的中長跑運動技能才會得到更好地提升。
2.2強化學生的身體機能
中長跑運動雖然是一種簡單易入門的田徑項目,但若是想要提升速度、跑出成績,對運動的身體基礎素質有很高的要求,若是學生身體基礎素質較差,將很難完成中長跑的訓練,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若是想要更好地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能夠在日常的課堂訓練當中,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素質十分必要。如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在每節體育課前,抽出5~10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做一些如俯臥撐、仰臥起坐、雙臂屈伸等簡單的體能訓練,以此提高學生肩臂的耐力以及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教師可以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讓學生做4~5個俯臥撐、10個左右的仰臥起坐、15次雙臂屈伸,然后隨著學生的機體能力的不斷的提升,教師在逐漸地增強訓練強度,如將俯臥撐加到8個、仰臥起坐加到20個、雙臂屈伸25個,通過這些練習,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身體機能,提高學生有氧運動的耐受性,這樣可以促使學生有足夠的耐力去完成中長跑運動,從而為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2.3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
在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相比較其他田徑運動項目中,中長跑運動是一項較為枯燥的運動項目,這也是很多學生不喜歡中長跑運動訓練的重要原因,而體育終身習慣的培養必須要依靠學生自己,只有學生對中長跑運動產生興趣,才能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為更好地激發調動學生參與中長跑運動訓練的熱情,教師應該盡可能的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時刻感受到中長跑訓練的新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長期鍛煉、堅持學習,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首先,游戲法。游戲是學生的天性,任何年齡階段的學生都不會對游戲產生抗拒,因此在中長跑訓練中,教師可以將運動跑訓練與游戲元素結合在一起,如可以開展“貼報紙跑”“變速跑”“間歇跑”等游戲,從而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完成中長跑訓練學習[3]。其次,競賽法。中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勝心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性引入競賽法,如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好比賽的位置和路線,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沿著教師預設的路線進行接力比賽,這種教學方式也可以促使中長跑訓練任務得到更好的達成。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置障礙物,融入音樂元素等帶領學生進行多種訓練,從而增添中長跑訓練的趣味性,實現更好的中長跑訓練效果。
2.4了解掌握運動原理
在初中體育中長跑訓練過程中,為促使學生的運動訓練更加具有科學性,教師除要關注對學生的實戰性的訓練,還要幫助學生掌握更多中長跑的理論知識。如很多學生認為中長跑是一種無需腦力的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只需輸入體力即可,而這種觀念其實是錯誤的,中長跑運動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如教師要告知學生,中長跑運動屬于耗氧運動的一種,由于在長跑過程中機體能量消耗較大,因此對氧氣有較高的需求,容易在跑步過程中,出現呼吸跟不上的問題。而若是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采用適宜的呼吸頻率,如要用鼻子和半張開的嘴進行呼吸, 并要保障呼吸的節奏性。
2.5注重課內外有效結合
在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體育學習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應付當前的考試,更是為了促進學生終身體育發展,要幫助學生養成可以陪伴一生的良好運動習慣。而在中長跑運動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的跑步技能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獲得的,必須要持之以恒,反復地進行刺激和訓練,而這單依靠課堂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實現課內外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實現更好的訓練鞏固效果。如多可以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體育教師要強化與學生父母的溝通聯系,幫助學生家長認識到中長跑訓練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的父母與孩子每天共同跑步,養成晨練、晚練的習慣,以此為學生的中長跑訓練增添助力。同時學校也可以聯合社區即社會其他部門,組織開展各種中學生群體的中長跑比賽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更加喜愛中長跑運動,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實現運動技能的穩固發展。
2.6采用靈活的評價體系
中長跑作為初中體育田徑項目的必修內容,是評判學生中考體育成績的重要參考。但同時也是因為這種情況,一直以來在對學生的中長跑評價時,都是將學生的測試成績作為評判標準,顯然這種評判標準對于部分素質能力較差的學生是存在一定困難的,會影響這一部分學生的運動信心和持久熱情。針對于此,筆者建議在今后的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中,教師可以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差異,采用更加靈活的評價方式,通過對不同學生實施不同的評判標準,以此為學生的長遠學習提供保障。此外,還可以將進步性指標和技術性指標納入評價當中,通過美國一個月組織開展的測試競賽,對每次速度都有所提升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表揚,同時還要從學生的運動技巧出發,將合理的呼吸、均勻的步伐調節、正確的擺臂作為評價指標,以此對學生的中長跑學習進行綜合性的評定。對于一些跑步動作非常標準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肯定。
3.總結
結合中長跑運動的特性,為促使學生的中長跑運動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本文建議教師從學生的意志訓練和身體基礎素質強化做起,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訓練興趣,同時還要通過對運動原理的掌握,促使學生更加科學的訓練,并要注重課內外訓練的有效結合以及靈活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為學生的中長跑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胡蒙蒙.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特點及訓練方法初探[J].學苑教育,2021(7):45-46.
[2]蔣樂樂.探索初中體育中耐久跑訓練的有效措施[J].考試與評價,2020(11):119.
[3]吳旭鋒.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特點及訓練方法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5):61-62+65.
作者簡介:
黃得繁(1967年11月-),男,漢族,甘肅民樂縣人,大專,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