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 宋樹洋
【摘要】在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統一招生的政策之下,教育部門全面貫徹統一標準,確保教學質量的同等性。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課程、學籍管理等方面逐漸完善,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沒有形成體系,得不到重視。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時間少,思想趨于成熟,思想教育方式也應不同于全日制研究生。本文梳理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對臨時黨支部的運行機制提出一些意見,高校可以黨建為抓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以臨時黨支部為載體,全面改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關鍵詞】非全日制?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臨時黨支部
【中圖分類號】G64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4-0037-02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高校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對于研究生價值層面的引導、教育培養,貫穿整個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非全日制研究生應在滿足國家規定標準的前提下,通過參與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符合國家許可入學方式,參與高等學校、教育機構統一招錄。對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應基于學校規定修業年限中,可以就職于不同崗位,或者參與相關社會實踐,結合不同方式來對自身學習時間進行安排,從而實現非脫產學習。面向這部分研究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保持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樣的教學標準,要在其學習、科研的各個發展階段全面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秉承立德樹人的思想來培育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督促非全日制研究生有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使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并軌。在職研究生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在非工作時間組織開展學習活動,鑒于處理日常事務花費時間多,在校時間少,難以形成組織力量。針對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具有的特點,包括:思維固化、背景復雜及社會閱歷豐富等,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發揮黨支部的作用,積極地引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1]
二、當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教育困境
作為研究生教育體系的一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項目缺少相對應的正式黨支部,其黨員關系并不在就讀高校院系內,而是保留在之前工作單位黨組織內,再加上在校時間相對較少,無法有效地開展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無法很好地讓非全日制研究生產生學院歸屬感,從而衍生出一系列問題。當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教育困境具體表現為: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年齡跨度大,生源結構復雜
以北京某高校公共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為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范圍為:擁有國家承認本科學歷的畢業生,工作經驗≥3年的人群;在大學本科結業、具有高職高專畢業學歷之后,工作經驗≥5年的人群;擁有碩士、博士學位,且工作經驗≥2年的在職人群。
由于招生政策導致非全日制研究生年齡跨度大。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來源比較復雜,包括:國有企業、科研機構、外資企業、黨政機關、應屆畢業生、事業單位以及民營企業等,涉及到多個不同的行業和領域。而且這些研究生的身份也比較多,既包括群眾、共青團員,也包括一些黨員或其他民主黨派。
(二)學生忽視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時間少,絕大多數為在職就讀,要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時間和精力。選取北京市某一高校對于2018—2019級的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研和訪談的方式來了解其學習動機,發現很多研究生都希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學歷,獲得碩士文憑,從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獲取更高的薪資。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只在周末學習,工作繁重,很少有時間進行學習,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還是異地求學,這就增大了學習難度及成本,再加上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課程設置在周末、晚上,這就形成了獨特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學習形式——脈沖式、方波式。[2]
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上較為成熟,對事物擁有自己的判斷力,這些情況都導致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間更多地專注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尚未意識到學習思想政治的重要性,缺少一定的思想政治覺悟。所以也就不會深刻領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義,這就使得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會提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不關心自身道德品質、政治素養的提升,也意識不到思想政治方面的進步對人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不重視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時間短,課程緊湊,所以很多高校比較關注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針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則僅將關注點放在課程與心理健康上,思想政治教育則主要通過相關思政課程實現。而在實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高校也并未專門配備專業的人員來教育非全日制研究生,沒有足夠的經費投入,從而致使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出現看輕育人,但是重視課程教學的后果。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明確指出,高校應在黨的全面領導之下,應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教學工作。這就要求高校應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引導之下,將黨的教育政策、方針落到實處,并從根本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事關系仍保留在原單位不在學校,主要活動區域也不是學校,所以難以成立正式的基層黨組織。高校可成立臨時黨支部,加強基層組織黨建,一方面可以促進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面還可以將黨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高效化地開展黨員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三、以臨時黨支部為載體加強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教育
在開展黨建工作時,基層黨組織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針對非全日制研究生集體,借助所構建的臨時黨支部來落實相關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引導非全日制研究生樹立起科學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政治意識,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成長和發展極為有利。以臨時黨支部為載體,可以從下述幾點入手來強化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一)根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點成立臨時黨支部
按照目前很多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他們的黨組織關系不遷至高校,仍保留在原單位,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群體中難以建立正式的基層黨支部,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黨員在學校沒有凸顯先鋒模范作用。因此,明確非全日制研究生黨員的“雙重身份”,既要在工作單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又要在學校發揮骨干引領作用。同時,積極發揮資源優勢,促進多方聯動,強化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入校意識。
參考其他高校臨時黨支部試點情況,目前對于臨時黨支部成員組成有三種可行方案,與全日制研究生成立橫向聯合黨支部,與其他年級非全日制研究生成立縱向臨時黨支部,班級內單獨成立臨時黨支部。多數學生傾向于由非全日制研究生成立臨時黨支部,試點黨支部可采用橫向和縱向兩種方式。
(二)臨時黨支部工作機制
第一,從根本上做好工作定位,將黨員的主體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開展面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充分考慮其特點,不能完全照搬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輔導員和班主任應在臨時黨支部建設中發揮作用,提升整體凝聚力和戰斗力。第二,建立“輪流服務”和“結對子”的工作機制,輪流服務,每月有幾名同學負責全體同學的線下事務辦理工作,輪流進行。“結對子”即將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進行結對,進行互幫互助,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社會資源、求職、實習等方面的支持,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幫助非全日制研究生進行學校相關事務的處理,也可與學校其他專業非全日制研究生結對。第三,黨建融合,將黨建與班級建設融合,很多在職研究生要參加單位的黨建活動,根據對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訪談發現單位的黨建活動特別是學習活動非常豐富,臨時黨支部起到輔助作用即可,最好在團建和指導學習方面多下功夫。第四,非全日制研究生黨建應發揮支部成員的優勢,產學研結合,開展系列共建活動,組織MPA專業學生開展社會實踐類課程,實現“課堂+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第五,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根據非全日制的特點,靈活處理相關事務,特事特辦,增強學生對學校、老師的信任與認同。臨時黨支部活動開展應發揮學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臨時黨支部的自主性和活動多樣性,形成一批可靠的黨支部班子,采取加強制度建設、保障機制建設、規范活動及筑牢陣地等方式,強化黨支部的建設工作,進一步強化組織功能。
總之,高校對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確保各項標準都向全日制看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遵循基本教育規律及人才培養規律,貫徹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這幾大原則。對此,高校應從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點出發,將臨時黨支部的主導作用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并協同輔導員共同落實各項工作,利用好高校各方資源,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不僅可以解決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還能夠積極地引導非全日制研究生樹立起科學的價值理念和政治信仰,以黨建為引領加快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
參考文獻:
[1]謝亮亮.基于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招生并軌機制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8,6(33):45-48.
[2]楊斌,徐鵬.堅持立德樹人加強非全日制研究生黨建工作[J].黨建研究,2019(3):53-54.
作者簡介:
張馳(1984年-),男,漢族,吉林乾安人,碩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
宋樹洋(1991年-),男,漢族,吉林延邊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