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煩 劉丹


摘 要:隨著旅游產業的逐步發展,旅游業已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成為具有強大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是區域旅游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以“旅游升級”為檢索內容,“篇名”為檢索條件,時間界限為2000—2019年,在中國知網(CNKI)內進行文獻檢索,通過對文獻數量、類型、研究內容進行分析,探討旅游升級的研究現狀,以期為旅游升級發展作貢獻。
關鍵詞:旅游;轉型升級;現狀;研究綜述
隨著旅游產業的逐步發展,旅游業發展已到了一個新高度,成為具有強大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是區域旅游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本文以“旅游升級”為檢索內容,“篇名”為檢索條件,時間界限為2000—2019年,在中國知網(CNKI)內進行文獻檢索,通過對文獻數量、類型、研究內容進行分析,探討旅游升級的研究現狀,以期為旅游升級的發展研究提供參考。
一、旅游升級研究趨勢
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上,以“旅游升級”為篇名檢索詞,對2000—2019年間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共得到1 648篇與旅游升級的文獻如圖1所示。文獻研究從2000年開始,之后文獻數量呈增長的趨勢,總量在不斷增加,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的研究。第一階段為研究的初步探索期(2000—2006年),這一時期文獻數量由2000年的1篇增長到2006年的7篇,研究主題涵蓋轉型升級、旅游業、旅游產業、升級換代、度假旅游、產業升級、鄉村旅游、旅游產品、假日旅游、產業結構升級、生態文明、景區景點、優化升級、競爭優勢、升級優化、旅游形象、休閑度假旅游、旅游風景區、旅游圈、非觀光旅游等。2000年劉文波、丁力在《商業經濟與管理》期刊上發表的《網絡化:我國旅游產業結構升級的必然選擇》,對旅游傳統經營模式的局限性進行了深入剖析,提出網絡化經營概念與界定,探討了旅游企業與網絡化經營的耦合性和旅游業網絡化經營的特征,發現旅游產業網絡化經營的優勢,認為網絡化是我國旅游產業結構升級的必然選擇。隨后旅游升級越來越成為學界、政界關注的熱點,眾多專家學者探討了旅游升級的內涵、主體、升級內容、旅游產品升級、旅游市場的轉型升級、旅游業態的升級,理論研究越來越完善。第二階段為研究高速增長期(2007—2016年),這一時期文獻數量快速增長,達到巔峰,年均文獻105篇左右,研究主題涉及轉型升級、旅游業、旅游產業、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產業結構升級、升級版、旅游產業發展、旅游景區、企業管理、觀光旅游、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市場、旅游產品、旅游產業結構、旅游資源、產業融合、休閑度假、優化升級、提檔升級、旅游社、旅游點等,深入探討了旅游升級的內涵、升級內容、旅游產品升級、旅游市場的轉型升級、旅游業態的升級,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模式、困難與策略研究。第三階段為研究的深入擴展期(2017年至今),文獻研究數量呈不規則的變化趨勢,有升有降,但研究范圍更廣,層次更深,研究主題擴展到全域旅游、消費升級、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產品、鄉村振興、提質升級、供給側改革、智慧旅游、升級影響、“互聯網+”、文化創意、旅游產業鏈。
二、旅游升級文獻研究的類型分布
筆者對2000—2019年關于旅游升級的文獻(1 648篇)進行分類,結果如表1所示。在2000—2019年,共有,1 016篇文章發表于期刊,占旅游升級研究文獻總量的61.65%,其中,核心期刊171篇(含SCI來源期刊、E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占期刊研究總量的16.83%,占全部文獻總量的10.38%,期刊以旅游經濟、農業經濟、文化為主,其中,農業經濟26篇,旅游學刊13篇,資源開發與市場6篇,商業經濟研究6篇,社會科學家6篇,中國商論5篇,商業經濟與管理4篇,企業經濟4篇,經濟地理4篇。從數量上看,核心期刊以上的論文發表量所占比例較低,總體研究質量不高,今后應當加強高質量論文的篩選。碩士學位論文,118篇,占旅游升級文獻總量的7.16%,博士學位論文5篇,占旅游升級文獻總量的0.3%。
三、旅游升級文獻研究的內容分布
筆者通過對2000—2019年的文獻進行分析,發現目前國內對旅游升級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業轉型升級內涵、動力機制、產業結構優化和路徑模式四個方面。本部分從這四個方面入手,分析旅游業轉型升級的現狀。
1.旅游業轉型升級內涵的研究。馬波(1999)認為,轉型是中國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發展趨勢和轉型體現在:總體發展模式的轉變,市場供求關系的轉變,產業增長方式的轉變,產業空間布局的轉變和產業組織結構的轉變。徐文燕(2010)認為,旅游產業轉型既包括旅游發展的制度變遷,又包括旅游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以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為方向,以政策推力和市場拉力為動力,以旅游產業政策、產業布局、產業功能、消費需求、增長方式、產品結構、旅游管理為內容,推動旅游產業增長方式向集約化、效益型轉變。王兆峰(2011)認為,旅游轉型升級主要是轉變旅游經濟增長方式,主要包括以旅游行業為線索的現代旅游業演進和以旅游產品供需為線索的旅游產業演進。祁苑玲(2017)認為,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個轉變過程,它包括產業從傳統思維到現代思維、從低端到高端、從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從依靠單一要素到全要素、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2.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機制研究。王兆峰(2011)認為,旅游轉型升級的動力機制分為核心的動力機制和輔助性的動力機制,核心的動力機制是技術進步與創新機制,輔助性的動力機制包括需求驅動機制、利益相關者驅動機制、產業制度和政策推動、文化融合機制。馬波、徐福英(2012)認為,完整的市場機制是中國旅游業實現轉型的強勁動力。王兆峰、謝娟(2013)認為,信息技術是民族地區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信息技術推動旅游產業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從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轉變,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王慧敏(2015)認為,文化創意能有效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以文化創意塑造品牌,促進旅游產業提質增效;以文化創意創造價值,推動旅游產業市場創新;以文化創意促進融合,推動旅游產業跨界聯動。蔣志勇、李君(2017)認為,產業協同創新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主體協同、要素協同、文化協同、制度協同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3.對旅游產業結構優化的研究。劉佳、杜亞楠(2014)基于2000—2011年沿海11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樣本,構建了旅游產業結構優化程度的測度指標與方法,分析了沿海地區旅游產業結構優化與經濟發展水平時空差異特征,運用面板數據自向量回歸模型(面板VAR)分析了旅游產業結構優化與地區經濟增長的動態作用機制。趙興軍(2018)基于2001—2016年我國旅游經濟的產業構成(旅行社、星級飯店、其他旅游企業三個指標)及相關數據,對我國旅游經濟結構的變化情況進行定量測算與分析,探討了旅游產業結構變動對旅游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劉佳、安珂珂(2019)基于山東省2008—2017年山東統計年鑒數據,從合理化與高級化兩個維度,對山東省旅游產業各部門合理化水平及貢獻度、山東省旅游產業各部門高級化水平及貢獻度、山東省旅游產業結構合理化水平提升的動能分解及其貢獻度、山東省旅游產業結構高級化水平提升的動能分解及其貢獻度進行定量分析,發現山東省旅游產業結構合理化與高級化水平均呈現整體提升態勢。學者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內涵、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性、產業結構優化水平、優化的指標體系構建,以及結構優化的實現途徑進行研究和分析。
4.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模式研究。徐文燕(2010)認為可以通過擴大旅游新業態,增加新的服務附加值,知識資本的投入,知識員工的培養,專業化旅游服務的技術選擇和管理進行轉型。張洪、楊燕、潘輝(2012)從產業維度、企業維度、市場維度、產品維度和人才維度五個方面來促使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王兆峰、謝娟(2013)提出加快旅游信息化平臺建設;以市場為導向,帶動旅游信息技術的滲透和全面推廣;用信息技術平臺加大營銷宣傳;推進旅游信息化,構建產學研合作平臺等促使旅游轉型升級發展。王慧敏(2015)提出以文化創意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王偉(2016)提出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挖掘地域文化,打造旅游精品;支持優勢旅游產業規模發展;引導特色旅游產業健康發展;促進相關產業融合集聚發展;鼓勵旅游企業品牌化、專業化發展;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蔣志勇、李君(2017)從構建旅游產業的開放體系,推進旅游要素資源的有序流動,構建協同創新的文化和制度環境,強化旅游產業跨界融合等方面提出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張敏敏、陳賴嘉措、王燕飛(2018)提出邊遠地區旅游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有效措施,包括轉變傳統發展理念,創新旅游產品開發機制,優化和整合產業資源配置,加強環境保護理念,維護地區旅游的原生態等。
結語
國內專家學者對產學研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升級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業轉型升級內涵、動力機制、產業結構優化和路徑模式,分析了旅游升級的影響因素,探討了轉型與升級的關系、旅游升級各主體之間的關系,構建了旅游升級的定量評價指標體系,并結合各區域旅游升級取得的成績和問題,總結出一系列旅游升級的模式和路徑,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論體系和地方探索實踐,為研究旅游升級提供了相關的理論和研究基礎。
參考文獻:
[1]? 祁苑玲.云南旅游業轉型升級政策研究[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7,(6):158-163.
[2]? 王兆峰,謝娟.基于信息化理論的民族地區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3,(5):167-170.
[3]? 王慧敏.以文化創意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J].旅游學刊,2015,(1):1-3.
[4]? 蔣志勇,李君.我國基于產業協同創新的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路徑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7,(9):131-134.
[5]? 唐書轉.我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路徑[J].改革與戰略,2017,(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