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輝
[摘 要]小學班級管理需要解決諸多現實問題,特別要注意打破傳統教育管理的思維束縛。班主任要從管理到治理、從共性到個性、從主導到融合、從單一到多元等多個方面展開探索,以轉變教育管理理念,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形成班級管理新秩序。核心素養理念中,培養學生健康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成為主要追求目標,班主任要對班級管理展開全新探索,以提升班級管理品質。
[關鍵詞]班級管理;核心素養;新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2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12-0089-02
核心素養教育融入班級管理意識之中,已經成為現代班級管理的重要課題,作為班級管理直接責任人的班主任,需要有更新意識,對班級管理工作展開深入思考,以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從管理到治理、從共性到個性、從主導到融合、從單一到多元,班主任從更多角度展開改革行動,可以快速轉變班級管理理念,提升班級管理效率,打造嶄新班級管理品牌,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一、從管理到治理,轉變班級管理意識
班主任專制下的班級呈現“死氣”,自然需要更新和升級,從管理到治理,這是班級管理自然升級的具體追求。凸顯學生管理主體意識,為學生提供民主管理條件,讓科任教師、學生家長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之中來,能夠給班級管理增加更多“活氣”。
班級管理要體現民主主流理念,班主任需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為班級管理提供更多治理規劃,讓班級管理成為一潭活水。首先,班主任要建立治理班級的主動意識,特別是要聯合科任教師和學生家長參與到班級管理之中,形成堅強的管理團隊,為順利執行民主管理制度奠定堅實基礎。其次,班主任要對班級管理制度建設提供更多更新升級的參數,以提升班級管理制度建設品質。班級管理離不開良好的制度支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制度的具體設計者和執行者,需要有創新主觀意識,對班級管理制度展開創新設計,充分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現實,以提升班級管理制度設計質量。第三,班主任要充分依靠學生展開班級管理實踐活動,凸顯學生班級管理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角,從管理自然過渡到治理,轉變班級管理觀念,形成嶄新管理認知體系。
班級管理是一盤棋,班主任要注意展開科學調度,對管理資源展開有效搜集和整合,對管理措施進行全面優化和處理,以提升班級管理綜合品質。轉變班級管理觀念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它體現了班主任管理智慧,接軌時代發展脈搏,展開創新班級管理和實踐,為班級管理注入嶄新動力。
二、從共性到個性,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班主任要適時引入嶄新教育理念,尊重學生差異性、獨立性和自主性,讓更多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之中,共商班級管理大計,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班級管理從共性到個性,需要班主任的精心調查,給不同群體學生提供不同管理應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其一,班主任要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對班級管理的主觀訴求,掌握學生對班級管理的期望值范圍,以便為后面的管理操作奠定基礎。班級管理的目的是教育學生,而學生有個性需求,這需要班主任具體掌握,針對學生實際需要做出班級管理調整和設計,這符合因材施教原則,具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價值。其二,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制度執行過程中有以生為本意識,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應該成為班級管理的重要理念基礎。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體,班主任要圍繞學生展開班級管理設計和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多適合的管理舉措,能夠有效提升班級管理品質。班主任要針對性分解班級管理責任,讓更多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實踐之中來。特別是要發揮班干部助手作用,讓學生主動承擔班級管理責任,不僅能夠減輕班主任工作壓力,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班級管理有太多事務,班主任有意識讓更多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機制之中,符合民主管理訴求,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總體素養。
三、從主導到融合,豐富班級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核心人物,這是共識認知基礎,自然需要發揮關鍵作用,但班級管理要擺脫班主任“家長制”,注重引入融合性思維,讓更多管理方法順利融入,讓更多學生都能順利參與到班級管理實踐活動中,給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班主任需要有責任分解意識,將班級管理責任進行細化處理,讓每一個學生都承擔一些管理責任,可以有效提升班級管理品質。
班主任要充分放權,這是最為重要的意識轉變。班級管理實現民主化,學生是管理主體,也是管理執行主體,班主任將管理責任進行重新規劃和分解,給更多學生賦予管理責任,學生樂于接受,班級管理也會走向規范化。如衛生管理,常規管理中,班級衛生由衛生委員具體負責,下設衛生值日小組,班主任要發揮監督管理作用,這樣的管理機制存在太多弊端,衛生小組成員責任不明確,干的干,看的看,小組長很無奈,衛生委員也管不著。如果將衛生管理責任進行細化分解,將所有衛生管理內容分解到每一個成員,這樣就不用組長、衛生委員和班主任監管了,每一個責任人都會自覺展開工作。
班主任對班級管理責任進行細化分解,讓更多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管理之中來,不僅學生樂于接受,而且班主任管理工作壓力會大大減輕,管理效率卻會大大提升。
四、從單一到多元,打造班級管理品牌
班級管理方法眾多,班主任需要廣泛征詢班級管理方法,展開創新實踐探索活動,讓更多學生都能夠獲得歷練的機會。成立多種形式的班級管理小組,明確具體的責任范圍,給學生設計自主管理目標,都可以形成嶄新管理促進動力,班主任需要有整合優化意識,對班級管理模式和方法展開創新探索,以便成功打造嶄新班級管理品牌,為學生建立良好學習生活環境,以全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班級管理需要從單一走向多元,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管理體制建設要呈現多元化,班主任、學生、科任教師、學生家長等,都屬于班級管理的重要參與者,大家一起行動,才能形成管理合力。其次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呈現多元性,管理制度設計和執行有更多創新內容注入,體現嶄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更為靈活和新鮮,都能夠帶來更多管理實效性。再次是管理評價呈現多元化,班級管理關涉內容眾多,班級管理評價要體現人性化特征,在對評價制度展開創優處理時,需要有觀照意識,對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對學生具體表現情況等內容展開客觀評定。
學生是班級管理主體,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策略設計和執行過程中,要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管理啟迪,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主動性,都可以形成嶄新管理促進動力,贏得班級管理的主動權。
學生是班級管理主體,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發揮關鍵作用,對管理制度展開創新設計,對學生思想追求到位調查,豐富班級管理渠道和方法,凸顯班級管理融合性、自主性、民主性,這對有效提升班級管理品質有重要幫助。重視學生主體綜合素養的培養,應該成為班級管理的核心目標,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具體設計者和執行者,需要做好自身的工作,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