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芳


【摘 要】在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當中以自主互助模式開展作業練習,能夠對學生的思維鍛煉產生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同學們與其他同伴相互交流的過程當中也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思維形式和方法相互分享,更是能讓同學們自身的思維品質得到有效的發展。以對學生邏輯思維品質的培養作為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核心目標,能夠讓同學們得到教師更有針對性的呵護和幫助,也讓同學們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等關鍵能力的發展有更加廣闊的平臺。
【關鍵詞】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思維品質培養;重要意義;方法
一、在作業設計中完成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的重要意義
日常的作業設計能夠在初中數學的教學當中有效地發揮幫助同學們鞏固舊知識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打開學生思維大門的一把金鑰匙,能夠給同學們提供更加廣闊的拓展空間,更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開展。生活與數學有非常密切的聯系,而幫助同學們在數學學習當中實現思維的發展,也需要讓同學們能夠把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應用到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當中,要能夠讓數學的工具性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表現會有所不同,實際的學習過程當中也會有不同的發展水平的存在,但是這種差異的存在是非常正常的,教師的最終教學目標也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在不同的差異的基礎之上,實行更加全面的發展。所以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核心也就在于讓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數學作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課程,如果教師能夠把握課堂中的每一個環節,并且能夠以作業的設計來突出教師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視,更是能夠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改進以及作業的形式設計來幫助同學們在作業的完成過程中,形成更加鮮明的個性特點,也對同學們的數學學習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二、有效改進初中作業設計形式推動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策略
(一)前置作業設計
前置學習階段是對學生思維培養的最有效的階段之一,因為同學們并沒有完全的開始學習新的知識,也沒有讓新知識為學生帶來一定的沖擊,而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表現來對實際的學習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同學們對問題的思考和解答的過程是自覺完成的,更是有助于學生個性化思維的發展,也能讓同學們的思維在實際的學習中得到完全的釋放。通過前置作業的設計,同學們的思維活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激發,這也是給同學們施加認知沖突的過程,是同學們思維發展的核心動力。
大量教學實踐研究表明,如果在學生預習的階段沒有前置作業的介入,同學們的預習活動也仿佛淪為一種走馬觀花的形式,很難有學生把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其中,所以也就很難讓同學們的思維得到真正的發展。在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當中,結合前置學習品質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要把數學這門學科的特性在前置學習階段充分的表現出來,所以在實際的設計前置作業的過程當中,也應該把基本的設計理念定位為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給同學們提供一個更加自由的思維空間,讓同學們能夠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想法,從而形成認知上更加深刻的感受。
(二)課堂作業設計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各位教師一直都保持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事實上在這種教學傳統的局限之下,有很多學生都會保持一種有口無心的學習狀態,甚至在課堂上是完全依賴教師的,而且很多思維模式都是表層的活動,并沒有對知識的內涵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同學們也沒有彼此進行交流的機會,思維更是無法碰撞出激烈的火花。針對這些教學的弊端,教師一定要對當前的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及時的改進,幫助同學們實現知識的遷移運用。課堂作業的布置能夠幫助同學們拓展學習的知識,也能達到一種鞏固新知的目的,更是讓同學們的發散性思維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課堂遷移的作用跟隨新課改的腳步,能夠賦予更多時代的氣息,也能把數學的教育價值以及作業對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作用展現的淋漓盡致。各位教師一定要摒棄課堂作業設計的復制立體的理念,盡可能地結合同學們當前的實際探索情況和思維發展情況來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設計,為同學們創造他們更喜歡的思維條件和情境,以此來引導同學們思維的更加深度的發展。
(三)課后作業設計
挑戰的元素設計能夠為課后作業的布置提供全新的發展方向,而且課后的時間事實上是由學生自己完全支配的,教師只能給同學指導一個方向,卻不能陪伴同學們一起完成。所以在課后作業設計當中的內容選擇以及學習方式、學習過程的選擇都是由學生全權決定的。課后作業的設置是最常見的作業設計形式,而且在課堂的學習當中,同學們對于需要掌握的知識已經有了大體的了解,課后作業就應該與前置作業和課堂作業有所區別,基于同學們的知識水平以及經驗的積累出發,讓同學們能夠在現有的知識水平的基礎之上實現更好的發展。課后作業的設計是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為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創造出的重要媒介。所以各位教師一定要在課后作業的設計當中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知識學習的規律,要盡可能地讓同學們能夠在爭強好勝的年紀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新穎的作業形式設計,為學生起到鞏固新知、開拓眼界的作用,也能實際的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挑戰的設計是一種非常新穎的形式,可以結合同學們課上學習的具體內容來進行難度的轉變以及出題形式的轉變,讓同學們的思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學期進行“反比例教學”時,各位教師應該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課堂教學就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認識到反比例函數的概念,而且學會反比例函數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和具體的應用方法。單一的課堂訓練肯定不能讓同學們把這一部分知識完全的掌握,所以課后的練習來鞏固知識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該結合同學們課堂上的具體表現來更好地激發學生自身的訓練意識和熱情,讓同學們能夠積極的在現有的思維水平之上進行更好的拓展,在實際的生硬的練習題上融入活動的元素,為課后作業的設計添加更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具體的教學結束之后,我并沒有讓同學們按照傳統的題海戰術進行練習,而是給同學們提供了幾道比較有挑戰性的題目,每一道題都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關卡,看哪個同學能夠在規定的時間當中通過最多的關卡,哪個同學就是最后的勝利者。這些題目的難度是循序漸進的,也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一種針對性的表現,具體的題目設計如下:
1.已知超市的葡萄每千克x元,如果花20元錢可以買y千克的葡萄,那么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的表達為________。
3.在學校的教學樓前有一個矩形的花圃,現已知矩形花圃的面積是40平方米,矩形花圃的其中的一條邊長為x,矩形花圃的另一條邊長為y,那么y與x的函數解析式為________。
總而言之,在作業的設計當中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可以通過前置作業設計、課堂作業設計以及課后的作業設計的共同努力來為同學們的思考和探索提供更加強大的驅動力,讓同學們能夠通過緊扣新課知識中難點的練習來自覺地激發個人的思維活動,從而真正的通過作業的設計,為學生創造思維發展更自由、更廣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易君良.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7
[2]謝曉俊.略談初中數學作業設計[J].數碼設計(下),2018:16.
[3]謝小兵.初中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J].中學課程資源,201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