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彥龍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實驗是學生掌握研究方法和從事實際工作的重要途徑。從21世紀開始,生物實驗課程的添加在中國境內受到了不同凡響的關注,并帶領了大部分學校爭相效仿。然而,在實踐教育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跟不上課程改革的步伐,與新課程標準對生物實驗教學的要求相去甚遠,實驗學習的開展也很困難。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在生物學教學中,通過遵循認知規律、整合實驗內容、改進實驗學習的形式和方法、尋找有助于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實驗研究材料,促進學生的主導作用。在實驗訓練中,學生必須學會積極與他人合作,每個人都應該做出自己的貢獻,找到可以一起討論并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物實驗;改進
一、 目前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
生物教學離不開實驗探究,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通過實驗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實驗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品質,促進學生生物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實驗教學內容以及高中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的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通過實驗教學深入學習,透過實驗現象指導生物知識的規律和本質,這樣才能理解生物科學的本質,從而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經典體驗。生物課不僅是檢驗課本知識的一種方法,也是培養大家思考、操作和思維的好辦法。在授課期間,每一步都包含創新的迸發,從產生實驗構思到構成實驗步驟,從分析結果到完成作業,均是如此。
實驗教育是初中生物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生物課中起著非?;镜淖饔?。從開始到現在,生物實驗的內容,無論是在培訓還是學習方面,隨著課程改革的繼續而增加。初中第一個學期生物學原本是一個實驗課程,生物教師應注重實驗學習,主動實施實驗方法,引導學生的主動動手,使學生的長期進步和堅持。隨著新目標的深化和發展,教學不僅應注重課程的基礎和選擇性,還應注重對學科的理解,加強課程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改變傳統和獨特的教學模式,在課程中引入新的、更有效的教學模式。重點是多種學習模式的探索與共存。生物學作為初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學生生物知識的研究、教學和專業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實驗教育作為生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生物教育質量具有重大影響。
二、 在生活中找到生物課的第二種傳授方式
在傳統的演示實驗中,學生的動機往往因實驗器材不足,不能每個人都上手去操作,導致覺得沒有興趣,不愿意動腦思考,自主功能和創造力難以提升。題目中說的改進就是想告訴我們,不應該是老師做學生看,應該是學生自己做,老師在旁指導。把實驗室開放是改進生物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涉及讓學生自己參與做一些基礎實驗,即使有的學生沒有機會動手,也要讓他們更好的動腦思考,這是對那些學生沒有體驗感的補充;但是,諸如教科書中的“手工作業”、學生問題、公共工具的開放以便他們自己發現試驗。這包括學生參與實驗室管理,班級共同管理員參與實驗室設施的準備,以及實驗室設施的簡單維護。簡而言之,開放實驗室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利用他們的潛力,并與他們的同學一起促進創新的機會。生物課程實驗操作性強,加強直觀教學,通過感性認識,可使學生觸景生情,樂于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情境,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和交流,根據學生的實驗情況為學生提供實驗思路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針對方法和思路進行驗證。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思維和長處,通過相互交流的方式解決實踐中的實際問題。例如指導學生學習“葉片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時,針對課程內容枯燥的現狀,教師指導學生深入實踐親自設計實驗活動學生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生物學科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自主制作細胞模型以及植物標本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深入到學習活動中,通過實驗深入學習生物知識,同時也能對所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印象,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這樣,經過親身實踐操練,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動手能力,又使課堂充滿激情,還減少了“滿堂灌”“注入式”被動效微的局面。
三、 鼓勵學生有問題,要有自己的想法
科學往往始于對其他東西的反思,中國的陶行知先生說:“所有人的發明是問題的起點?!薄坝袉栴}”反映了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的很好地融入,使用現有的知識來思考來教學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在心理上表明,最有可能好好反思的人才會提出疑問,可以繼續拓展學生的思想,鼓勵他們探索和創新。上課時,鼓勵學生根據課程內容提問,如果有疑問,就為其解決疑問。比如,利用常見的醫學知識,通過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激發自身潛能,活躍思維,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進一步激發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實驗教學與其他綜合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例如將生物學科中的人體生理知識與醫學聯系起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應用,并且有效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生物實驗教學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例如在教學中通過血液循環這一章學的知識,學生能夠學會測量血壓,這種方式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坝盟幒图本取币还澲校瑢W會了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技巧。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還可讓學生把體檢化驗單帶入課堂,提出化驗單上的常見項目的意義,增加學習效果。
四、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國家想要進步的最核心的力量,只有在創新的過程中,你才會明白從古至今不管在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功,都要歸于創新,從古時候的變法到如今社會的改革,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我們應該在實驗課上交給學校什么是創新這樣的話,他們才會主動學習,主動去思考什么是對他們自己有益的。創新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經過長期的教學活動引導,和大量的實踐訓練,才能使學生具備創新意識,進而根據生物學科的知識內容培養創新思維,在實驗教學中將創新思維轉化為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激活學生的思維,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實驗情境,讓學生能夠在實驗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進行實際運用,在不斷運用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在這樣的積累中,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創新能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總結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進步,是知識的源泉。”總有一天,人們會失去想象力,創造力也會終結。初中時期是學生發展思維的黃金時期,也是學習技能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要求教師去想象,去創新,去打破學習的陳舊規矩,通過一系列奇妙的因果邏輯活動,有效地提高學生在教室里的心態,實現突破和認知能力。在初中生物課上,我們要靈活地滿足不同的特長點,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