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君
【摘 要】眾所周知,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與新教學理念的不斷滲透,學習策略的研究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教育教學領域與心理學領域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對于學生而言,掌握科學正確的學習策略是提升學習效果、獲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因素,高效的學習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和壓力,從學習中發現更大的樂趣。本文將以初中歷史學科為例,就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歷史學習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歷史;學習策略
何為歷史學習策略,其指的是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通過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精湛全面的學習技巧以及詳盡合理的學習步驟來完成歷史學習任務。正確的歷史學習策略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和引導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隨時調整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策略憑借自身的獨特性、穩定性以及內隱性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初中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也在逐步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實現提升歷史學習效果的目的。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相關工作經驗,就此議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談及歷史學科的特點,對于沒有真正理解和認識歷史學科的學生而言,歷史學習就等同于死記硬背,將枯燥乏味的歷史事件、時間、地點、價值意義等灌輸到自己的腦海當中,用于應對各種規模的歷史考試,記憶的知識點越多,歷史成績就越高。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理解角度,學生們學習歷史知識的價值和目的絕非如此,其只有真正掌握和了解了歷史學科的特點,才能夠逐步探索出與之匹配的歷史學習策略。正如愛因斯坦曾所過:成功就是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以及少說空話。初中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歷史學習方法,才能夠算得上是會學習歷史,才能夠保證學好歷史。關于歷史學科的特點,筆者將其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初中歷史學習四習慣——預習、筆記、思考、溫習
俗語有云,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改變命運。其對于學習來說亦是如此。學生們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因此,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習慣指的是:第一,預習,不經預習不上課;第二,筆記,不動筆墨不看書;第三,思考,不經思考不提問;第四,溫習,不經溫習不作業。初中生如果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養成這四種習慣,必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成績。
預習是開始學習之前的必經階段,學生們需要通過預習對歷史內容先進行一個大概的了解,要清楚新課里面的重難點是什么,進而為上課聽課的側重奠定基礎,實現高效、有目的的學習。筆者建議,學生們可以準備記號筆,在預習過程中有不懂的問題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內容先用記號筆做上記號,幫助自己的記憶,等到上課時重點傾聽,重點突破。筆者,即大眾所理解的記筆記,歷史課堂上面教師會教授很多重要的知識點和考點,也會提示一些問題的答案,此時,學生們就需要認真進行筆跡,記筆記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提高記憶力,加深印象的過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思考,古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對于學習歷史以及其他課程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學生懂得思考,敢于質疑,是確保學習效率的關鍵。溫習,溫習即鞏固學習過的知識,溫習的方式主要包括完成作業和背誦記憶兩種類型,學生們在學習歷史知識時,在課后要多拿起歷史書來翻一翻,背一背,要更加認真地對待教師布置的作業,自己更要積極主動地去完成作業。
二、初中歷史學習三步曲——了解、理解和見解
關于了解、理解和見解,這三步曲代表的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全過程,是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程度,也代表著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標準。從了解到理解,從理解再到見解,這三步曲遵循的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是思想意識層面的循序漸進和循環往復。學生們如果按照這三步曲來學習歷史知識,其必然能夠收獲理想的學習效果。
(一)三步曲的第一步——了解
了解,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學習歷史需要完成的第一項基礎性要求,那就是了解歷史事實、梳理歷史線索、概括階段特征。歷史教材里面記載的是過往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有著明確的時間、地點、核心人物以及具體經過和結果。因此,關于了解,學生們需要達到的標準便是準,即準確,這也是歷史學科嚴謹性的重要要求。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最好能夠逐漸摸索和構建起明確的時空觀念,要從時間和空間層面對歷史事件進行全方位的掌握,但是,這里所提到的全方位掌握,絕不是盲目亂抓,而是要做到去粗取精,要分清主次,有所側重,要善于進行梳理和概括。比如,在初中歷史課本中,我們會學習到鴉片戰爭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學生們要對鴉片戰爭做到了解的準確性,那就是要記憶清楚戰爭的時間、作戰主體、戰爭過程、主要代表性人物,要抓住這些核心點和關鍵點去學習和了解,將這些核心要素了解清楚,然后串聯在一起便會對鴉片戰爭這一歷史事件徹底了解清楚。
(二)三步曲的第二步——理解
這里所指的理解,是要求學生們在學習歷史時要理解各種歷史事件以及歷史現象出現的因果關系,要對歷史長河中所發生事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進行辯證的理解。關于理解,對初中生的要求標準便是要深入,要深入其中去對歷史知識進行研究,要對歷史材料、圖片以及視頻資料等等進行全面深入的閱讀,諸如歷史課本當中的小注釋等內容都需要帶有目的性地去讀一讀,看一看。而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們更要積極參與和教師以及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要深入去傾聽和思考,為什么其他人會產生這樣的理解和想法,同時更要將注意力關注到歷史事件本身,還是以鴉片戰爭為例,在學習鴉片戰爭時,學生們就要多思考歷史課本記載以外的東西,要深入去思考鴉片戰爭爆發是必然的嗎?鴉片戰爭為什么會以清政府的戰敗告終?為什么鴉片戰爭就打開了我國近代史的開端等等。當學生們產生這樣一種想要去了解的意識時,才能夠算得上是進入到了理解歷史知識的階段。
(三)三步曲第三步——見解
與了解、理解相比,見解的含義更深一層,對學生的要求也更高了一步。對于初中生來說,如果能夠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逐步對歷史知識產生了自己的獨到見解,那么,其必然會對初中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巨大的幫助作用。讀史使人明智,歷史總是在用經驗教訓來教育和引導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從復雜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中,我們總是可以獲得非常多的歷史啟迪,作為后輩人,我們總是會發現時間車輪下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性。關于見解,提出的要求就是新,即新意,不要重復前人的見解,要有自己的想法和邏輯,切忌人云亦云。還是以鴉片戰爭為例,從鴉片戰爭中,我們獲得的歷史教訓或者給我們帶來的啟迪便是落后便要挨打,清政府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沒落與腐敗注定了其難敵新興資本主義的強烈打擊。
對于初中生學習歷史知識來說,了解是第一步,是學習歷史的基礎,理解是第二步,是學習歷史知識過程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學生們如果能夠在了解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再深入一步去理解歷史知識,那么,初中生的歷史成績必然會很優異。而關于第三步,見解,這更多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要求,是對初中生歷史學習能力的一種補充,也是學生歷史學習的目的所在。見解這一步對初中生來說,要求是相對較高的,其需要初中生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審視歷史,以更具創造性的思維去看待歷史,因此,其已經不單純是為了學習歷史,而是為了真正進入到歷史當中去感受和體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理念引導下,初中歷史課程再次受到了廣大師生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歷史作為初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其無論是在教學形式、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理念等諸多層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歷史課程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方向也伴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而有所改變。初中歷史教師承擔的不僅僅是完成好歷史知識教學的任務,讓學生對歷史教材中的內容做到精準掌握,更承擔起更高層面的引導和幫助任務,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想辦法從歷史課程本身出發,去激發學生們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要培養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學到科學高效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技巧,要用更具先進性和靈活性的學習方式去學習歷史,提高歷史知識的學習效率。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其必須要認識到新課程理念融入后歷史課程教學發展的新趨勢,要明確清楚每一項新標準和新要求,積極轉變自己在歷史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積極承擔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為提升初中歷史課程教學質量竭盡全力。
【參考文獻】
[1]張燕,鄧雪婷.巧用學習策略,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4):5-8
[2]夏遠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9(8):29-29
[3]王君禮.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文淵(中學版),2019(8):282-282
[4]凌秒.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新理念探析[J].神州旬刊,2019(21):164-164
[5]鄭鳳.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歷史教學的組織與開展[J].讀天下(綜合),2019(36):0231-0231
[6]宮波.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歷史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方式——以部編教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為例[J].遼寧教育,2019(15):18-25
[7]龍明輝.談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文淵(中學版),2019(4):638-638
[8]石玉.信息化背景下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年
[9]蔡碧輝.基于新課改下初中歷史與社會多樣化教學探討[J].報刊薈萃:下,2018(2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