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聰慧
【摘 要】美術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審美觀念非常有幫助,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將美術鑒賞教學作為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美術教學對于課堂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美術教師需要探索更多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提升美術素養。情境教學法能夠將抽象的美術概念具體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但是在目前情境教學法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問題,為了進一步打造更受學生歡迎的美術課堂,教師們必須要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從而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美術鑒賞;應用探究
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認知能力都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初中階段也是培養學生鑒賞能力和審美觀念的最佳時機。美術鑒賞教學能夠帶領學生體會人文風情,能夠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鑒賞教學重在啟發學生對美的思考,并不在于理論知識。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對美術鑒賞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的美術鑒賞教學中加入情境教學法,以此來提升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效果。
1.情境教學法應用的原則
1.1貼近生活
初中階段的學生社會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中,教師需要盡可能的找尋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觀察每位同學對美術鑒賞的態度和興趣,從而找到更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情境,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完全的融入到課堂中去,從而挖掘學生的美術鑒賞潛能。
1.2難度適中
初中鑒賞教學內容的難度不一,因此教師在進行創造情境時一定要遵循難度適中原則,對于比較難理解的教學內容應該采取簡單的教學情境,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如果學生覺得所創設的情境晦澀難懂,很容易就失去對美術鑒賞教學的興趣,教師也達不到教學目標。難度適中的教學情境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容易幫助學生學習美術知識。
1.3 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
對于情境教學法來說,學生的參與度是非常重要的。情境教學法的原則就在于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全班同學的美術知識水平。首先,為了保證課堂的高參與度,教師必須要轉變美術教學思想觀念,要認識到互動式教學的重要性,要在課下與同學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性,保證教學設計能夠適用于每一個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改善學生對教師的看法,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美術鑒賞教學的興趣,另外,教師要充分的觀察每個學生的特點,在進行情境教學法時,充分觀察每個學生的反應,以此來更好的開展下一堂課。
2.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1表演情境的應用
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重,表演能力較強,思維也比較活躍,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課堂的氛圍,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美術鑒賞教學更注重于學生的欣賞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注重表演情境教學的應用,表演情境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美術作品中人物的形態,以此來幫助學生提升鑒賞能力。除此之外,表演情境的應用更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美術作品作者在創作時的心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理解美術作品背后的故事。
例如在學習唐代名畫《搗練圖》的鑒賞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組,之后再觀察美術作品中每個人物搗練縫衣的動作,讓每組同學分別扮演作品中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這時候學生就可以非常細致的觀察作品的作者在繪畫時的細致程度,甚至還可以觀察到有部分人物在扯白絹后微微后仰的動作。表演情境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理解美術作品的背景和相關的繪畫技巧。
2.2藝術化情境教學的應用
每個藝術作品的創作背后都有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在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會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的方式,還應該教會學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從而能夠更好的體會每幅作品的意義。目前,大部分的學校都開始在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傳統的鑒賞教學在觀察優秀作品時只能在書本上觀察,如今教師可以選擇作品的高清圖,配上音樂讓學生進行欣賞,多媒體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創設藝術化的教學情境,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隨著美術鑒賞教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選擇有聲鑒賞,所謂有聲鑒賞就是通過音頻、視頻幫助學生融入到鑒賞教學中去,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作品繪畫的背景、人物性格、風景特點等等。
例如在鑒賞董希文的《開國大典》油畫作品中,教師就需要選擇有聲鑒賞方式來創造藝術化的教學情境,為了能夠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到《開國大典》的意義,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播放開國大典時的視頻,讓學生看到、聽到新中國開國大典宏偉壯闊的場面,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最大程度的能夠理解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現實意義。藝術化的教學情境更能夠讓學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從而能夠提升學生對美術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
2.3創設多媒體情境教學
目前,我國教育已經進入了數字化的時代,為了進一步豐富美術鑒賞教學的課堂內容,教師應該合理的利用互聯網上的資源,讓學生從多個角度鑒賞美術作品。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豐富的美術作品資料能夠讓學生對美術鑒賞課程產生巨大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法設計時,應該創設多媒體的教學情境,從而展現美術鑒賞課程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敦煌莫高窟》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料找到敦煌文化研究的進程,之后可以將敦煌文化的歷史以課件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也能夠更好的讀懂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敦煌文化的彩塑藝術是世界聞名交匯的作品,因此為了進一步讓學生鑒賞這種藝術,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尋關于敦煌莫高窟的紀錄片,在課前的時候可以讓同學一起觀看,不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引出這節課的主題,進一步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
2.4生活化情境教學的應用
生活是創造藝術品的主要靈感來源,因此生活情境的創設更能讓學生理解藝術創作中的繪畫技巧。對于普通的學生來說,大多數的藝術創作是抽象的,如果教師僅僅用理論的方式來講解某個作品的繪畫技巧和背景意義,那么所展現的課堂氛圍也比較枯燥。有部分的藝術作品都是根據生活經驗所創作的,因此教師要充分的創造生活化的情境,以此來帶領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這樣畫。
例如在鑒賞齊白石《蝦》作品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到生活情境中去,甚至還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下觀察蝦是如何行動的。齊白石的作品中,蝦的形態栩栩如生,這正是因為齊白石在生活中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僅僅用五筆就能夠塑造一個活靈活現的蝦。因此創設生活情境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藝術作品的繪畫技巧,并且能夠加強學生生活與藝術之間的聯系,從而提升學生的鑒賞和設計能力。
3.結束語
情境教學法是目前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師要注重對生活化情境、藝術化情境的創設,保證學生在美術鑒賞課堂中的參與度,最大程度的挖掘學生的藝術潛力,從而提升他們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建成.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運用探討[J].新課程,2019(17):82-83.
[2]羅臨安.情境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神州,2017(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