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楚君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小學英語教育也在不斷進行變革。《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的觀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讓小學生進行英語興趣學習。情景教學模式的核心點在于教師對真實教學氛圍與現實生活情境的創設,即教師結合英語教材內容,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優勢、特點、個性,在教學過程中制造一個英語語境空間,學生可以借助這個空間,使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為學好英語提供堅實保障。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景教學;重要性
隨著國家近幾年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和實施,小學英語課堂中傳統的“灌輸式”和“啞巴式”英語教學模式已經漸漸退出了教育舞臺,隨之而來的是一種被稱為“情景教學”的高效課堂模式。這種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通過自身的感官體驗來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學模式日益受到廣大英語教師和小學生的喜愛,其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可以通過構建身臨其境的教育環境,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知識感染,最終在收獲知識的基礎上,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讓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小學英語課堂中實施情景教學模式的意義
“情景教學法”的本質就是教師從具體的教材內容出發,借助多元化教學因素,把知識生動化、形象化,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可以在這種自己認同的知識環境中不知不覺地體驗到教材內容所呈現出的情感和價值觀,是一種非常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的高效教學方法。
因為對于小學生的英語課堂來說,他們受自身年齡認知和母語環境的影響,對和自己生活語言格格不入的知識會不自覺地產生陌生感和抗拒、畏難的情緒。同時,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還不能夠長時間的集中于一整節課堂,很容易因為老師較為單一的說教而產生英語學習很枯燥的認知,進而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影響了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而從上文中情景教學法的內涵中,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納中學生易于接受的兩個重點:第一,小學英語教材中大多使用的課堂舉例都是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為主題的,教師展開情景教學,和學生一起對書中的故事情節進行簡單的模仿,可以給學生一種較為真實的感受,讓學生感覺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知識,進而產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在開展情景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具體詞匯、語言風格中添加容易激發小學生興趣和好奇心的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情景,體驗知識帶來的情感,進而獲得英語學習的動力。第二,教師開展情景模式的時候,可以從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入手,適當地借助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同時也引發學生自主參與,并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進而提升英語學生的自主性。
二、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第一,從英語教材內容入手,建立英語學習情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材內容,非常適宜教師展開針對的情景構建。因為不管是從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的中年級還是已經對英語知識有一定理解和掌握能力的高年級教材,其教學內容中的單詞、詞匯和語法都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進行模仿,所以教師忽略了這種針對性,就會錯失難得的教育資源,而讓課堂教學難以得到滿意的效果。比如,在三年級下冊Where is my car?一課的教材內容中出現了這些學生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單詞:“chair/desk/cap/ball/car/boat”,同時還有非常熟悉的“on/in/under”。教師要想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必須要從這些單詞入手,提升學生對重點知識“where is ...?”的理解和把握。此時,教師就可以這些單詞為例構建生活情景:首先,和學生一起,在教師中間的位置放置一個桌子,一把椅子,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用具,比如尺子、橡皮、鉛筆、書等,按照自己的意愿分別放置于桌子上、椅子上、桌子下或椅子下,讓學生圍坐在桌子的周圍。然后,教師開始指著其中的文具鼓勵學生展開詞匯跟讀,并指著桌面示意學生:這里可以表示“on”,就是“上面”的意思,再指著椅子下面示意學生:這里可以表示“under”,就是“下面”的含義。像這些表示位置的單詞可以稱為“介詞”,接著,教師可以站在桌子的某一方向,隨意地指出某件文具的位置,并和學生一起模仿教材中的對話,讓學生在不斷對話的練習中理解和掌握““where is ...?”的具體應用。
第二,從英語課堂活動出發,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因為每一個學習階段的英語教材內容和小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度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教師在創建情景課堂的過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種環境的應用,還需要根據不同的問題點,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讓學生在“樂學”的過程中踴躍參與課堂,并在師生的不斷互動中掌握并熟練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比如,在四年級上冊教材中My friend一課中,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學生對其中的單詞、語法等知識有所了解之后,可以適時設計一些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比如師生間互動、學生間互動、英語演講或者問題的創設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應用。比如,可以隨機選擇兩位學生上到講臺上,以本課的題目為例展開演講,或向老師介紹自己的朋友,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分成幾個兩人小組,互相將教材中“short,tall,strong,hair,thin...”等單詞自由應用來描繪自己的朋友,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當中學到英語知識。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以“情景”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并不只會一味地對教材中的情境環境做一個恰如其分的模擬,還要從英語課堂活動出發,根據不同的問題點,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通過感知、參與、合作等方式,引導學生活學活用,進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這不僅是貫徹新課程教學改革“以生為本”的重要要求,也是新時代英語教師必須要具備的專業性、創新性的職業素養,更有效地解決了小學生面對英語學習中產生的畏難和興趣不高的問題,使英語教學達到和諧高效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梁世艷.探討如何讓情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妙筆生花[J].神州,2021(2):205-206.
[2]許麗萍,付本靜.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分析[J].海外英語(下),2020(1):202-203.
[3]熊雪艷.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分析[J].學周刊,2020(9):49-50.
[4]劉美玉.巧設情境趣味記憶——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實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6):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