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寧
【摘要】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的四大核心內容,英語課堂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活動的不斷豐富,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成為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然而,部分教師重視學生的英語成績,忽略其口語能力培養,導致學生的英語口語較弱,需要引起重視。所以,以有效提高初中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為研究內容,從教學問題與學習問題方面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提出需優化策略,深化英語口語能力培養體系。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能力
1.引言
英語口語能力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與重要方向,說英語的能力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能力之一,隨著教學活動與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其實際應用特性日益凸顯。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時代背景,學生使用英語口語交流的機會不斷增加,強化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能夠為學生成長與工作提供助力。初中英語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分水嶺,是英語教學的關鍵階段,也是培養學生英語口語的重要時期。但是,現階段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并沒有重視說英語的習慣養成,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參差不齊,不利于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整體教學,阻礙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所以,初中英語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存在的具體問題,認識到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積極作用,進而明確教學思路,逐步形成有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策略。
具備良好的英語口語能力,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能夠提高其說英語的整體語感,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對于學生日后成長以及社會工作都有積極價值。但是面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水平的差異與英語學習成績差異,無論是學生方面還是教學方面都是重視英語教學方式與英語口語能力培養手段,進而才能夠通過學習與教學兩方面的積極調整,形成和諧的英語口語能力學習與教學氛圍,不斷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與整體水平,進而幫助其健康成長。
2.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存在的問題
2.1初中英語口語能力的學生問題
2.1.1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自信心不足
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認真學習英語,所以在進入初中后,接觸初中英語學習便產生一定抵觸心理,影響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發展。一開始產生抵觸情緒,便產生畏難心態,形成不敢說的現象,導致英語口語能力無法有效提升。同時,還有一些學生的英語發音不標準,進入初中后沒有有效糾正,遭到其他同學的嘲笑,越來越不愿意說英語。還有一些學生受到英語學習優秀者的壓迫,產生不自信的心理,進而逐漸放棄英語口語練習。以上這些現象都會促使學生喪失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信心,導致英語口語表達的自信心不足,導致英語口語能力日益底下。
2.1.2學生英語口語的基礎不牢
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構建英語學習基礎,在單詞積累、語句理解應用、音標與音準方面的經驗積累不足,最終導致初中英語學習困難,直接影響到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所以,英語口語的基礎不牢固也是造成英語口語能力偏低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學習不扎實與知識基礎部夯實所導致的。進入初中后,英語學習的進度與難度逐漸提高與深化,對于基礎不牢固的學生來說,很難能夠跟上英語學習進度,對于音標、音準、單詞等掌握不扎實,加劇了學生初中英語口語學習的難度。知識儲備量不足,直接影響學生英語口語的應用能力,阻礙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
2.1.3學生英語口語學習重視程度偏低
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重視程度偏低也是造成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偏低的主要問題之一。現階段,學生英語學習更重視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偏重于聽英語、讀英語與寫英語能力,重視英語成績與英語習題水平,對于現階段不重要的說英語能力較為忽視,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是以考試成績為錄取依據,因此學生對于英語口語能力并不重視,而是得過且過的態度,無論是英語口語發音還是音準等都是一帶而過,沒有重視日常溝通與日常應用能力。學生在學校或是生活中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少之又少,只有英語課堂中需要學生讀單詞、讀句子,考查學生英語口語,學生能夠練習與應用的時間具有局限性。
2.2初中英語口語能力的教學問題
2.2.1教學環境營造不足
從目前的教學形勢來看,部分英語教師在課堂中更多的將教學重點放在閱讀教學方面,并沒有關注到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為學生提供的英語口語練習機會較少,教學環境營造不足,學生自然難以具備英語口語的能力素養。所以,教學環境營造不足是導致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困難的教學方面問題,在于教師的課堂環境與學校的英語口語交流環境。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將授課重點放在英語閱讀與習題講解或是知識點講解,并沒有重視學生英語口語培養,沒有為學生創造英語口語交流與練習的時間。學校方面更是沒有為學生創造英語口語交流的空間,未能給學生提供英語交流與應用的平臺,導致學生英語口語的練習時間有限,導致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不高,并不會說英語與用英語。
2.2.2教學方式單向性明顯
現階段,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自己的講解與講授,偏重于單方面的授課方式,學生在課堂上以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課堂參與度偏低。所以,教學方式單向性明顯也是造成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偏低的主要教學問題,忽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發展,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需要突出學生的地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主動思考。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重點關注這一教學問題,在英語能力培養過程中,更是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直接導致學生主動進行英語口語學習與練習的機會較少,阻礙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與優化。
2.2.3教學方法趣味性偏低
教學方法趣味性偏低也是導致學生英語口語能力難以提升的主要阻礙。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師的英語課堂較為模板化與程序化,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偏低,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點,面對乏味與枯燥的英語課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對于英語學習也是應付差事式學習,對于課堂講解的印象并不深。學生不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偏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更影響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
3.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策略
3.1初中英語口語能力的學生策略
3.1.1分層教學提高學生自信心
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需要關注學生的口語能力差異與英語水平差距,需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與英語學習問題進行突破,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進而逐步提高英語口語能力。
對于口語能力強的學生,需要重視其口語交際能力的拓展學習,提升其口語學習難度。對于口語能力中等的學生,需要滿足其英語口語學習的基本需求,為其提供中等的口語練習規劃,能夠根據課本學習進度進行日常交流。對于口語能力偏低的學生,為其提供偏低難度的口語練習,糾正其音準與音標,能夠簡單的對話。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逐步提高不能水平學生的英語口語信心,進而激發起口語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激情,提高英語口語的學習認知,進而全面優化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3.1.2強化基礎練習夯實口語基礎
對于學生英語口語基礎薄弱與英語學習基本不扎實的具體問題,需要強化英語基礎練習,夯實英語口語的基礎,進而逐步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一方面,學生需要重視初中英語的教學體系,能夠跟隨老師的教學步伐學習英語知識,對于小學階段掌握不扎實與不牢固的知識點,及時進行鞏固練習。同時,增加基礎訓練,根據所學知識的具體口語英語進行反復練習與應用,通過不斷的強化練習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進而提高英語口語的語感。另一方面,學生需要夯實自身英語基礎,強化英語單詞、音準、音標、語句等基礎知識積累意識,進而通過不斷的積累,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通過強化基礎練習夯實口語基礎能夠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進而構建牢固的知識體系,為日后學習與成長提供助力。
3.1.3視聽教學提高學生口語重視程度
現階段,初中學生更應該提高英語口語學習的重視程度,認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以及對未來影響,進而強化英語口語學習能力。借助視聽教學形式,逐步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的重視程度,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
為學生準備視頻、電影、影視片段、音樂等,通過各種場景的英語口語交流,為學生展示英語的普及應用,借助視聽材料開展視聽教學,引導學生重視英語口語。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網絡更是突破了時空限制,使用英語的機會越來越多,同時在未來工作與生活中,能夠用到英語交流與溝通的機會較多,是為自己加分的項目。所以,在初中時期,需要引導學生重視英語口語練習,從根抓起,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從長遠目標看,能夠豐富學生自身認知,更夠提高自身的價值與軟實力。從短期目標看,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與英語學習動力,進而提高英語成績。
3.2初中英語口語能力的教學策略
3.2.1營造持續的教學環境
在教學方面,教師與學校需要為學生營造持續的教學環境,能夠滿足學生口語學習要求,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口語學習時間與英語口語交流時間,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首先,從教師教學方面,需要在課堂中為英語口語教學留出充足的時間,為學生提供英語交流的機會,進而及時發現學生的口語問題,及時糾正。其次,從學校方面來看,需要為學生構建英語交流平臺,滿足學生英語口語學習需求。設置英語角,通過學生之間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認知水平與口語應用能力。設置英語演講比賽或是英語故事賽,利用學生的業余時間,通過競賽形式增加學生英語口語練習時間。通過營造持續的教學環境,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口語學習時間與實踐機會,進而全面優化英語口語水平,滿足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教學環境需求。
3.2.2強化教學雙向性交流
強化教學雙向性交流也是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優化的主要策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規劃課堂教學內容,而不是以自講自授為主,突出自身的教學地位。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溝通頻率與交流頻率,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強化雙向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在課堂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制定教學規劃,引導學生自說、自學、自話,能夠進行主動思考與主動溝通,增加與其他學生、教師的溝通,逐步強化口語能力與口語認知。增加教師與學生互動頻率,還能夠拉近師生距離,在和諧的氛圍中實現英語口語的有效優化。
3.2.3提高教學趣味性
教學趣味性是調動學生學習氛圍與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形式,通過趣味化的教學形式,能夠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會知識,提高英語口語能力。
教師需要引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增加趣味性與多變性,滿足學生的多元需求。摒棄模板式與硬性教學,進行教學創新與改革,為學生提供更為現代化與趣味化的課堂氛圍與學習環境。從教學導入、新授、練習、總結等方面增加趣味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關注度。例如,在導入環節通過短視頻、故事、情景模式等方式引入課堂學習內容,通過提問或是小組討論的方式強化學生口語能力。在練習環節融入游戲教學,比如接火車、單詞接龍等游戲強化學生的記憶,進而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在總結環節,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總結的機會,組織語言,將知識點編成自己喜歡的故事中,形成多種多樣的故事匯,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又能夠增加口語練習機會。提高教學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在主動與融洽的氛圍中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4.結論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形勢的日益發展,多語言交流成為發展趨勢。英語作為我國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日常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但是,應試教育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成績,對于英語口語能力培養意識薄弱,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局限其社會交往。所以,英語口語能力培養同樣是對學生有益的重要內容,需要予以重視與關注。基于此,本文以有效提高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策略為研究內容,從學生與教學兩個方面入手,分別提出具體的優化策略,進而推動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發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為學生成長奠定口語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東華.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農村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分析[J].校園英語,2019(3)156.
[2]韓潤葉.初中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9(4):44.
[3]李愛民.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