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數學是引導學生在小學知識收獲的基礎上進行更加專業的學習的數學科目。但由于數學科目自身對于學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等多項能力的考驗,也使部分學生無法正常地進行數學教材知識的收獲和運用,再加之部分教師落后的教育思想等綜合因素,使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所以,為了更好地改善這一局面,積極將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與數學教學連結在一起,可以更好地產生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初中數學? 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3-0109-03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隨著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不斷優化和改變,許多數學教師開始更多的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去進行教學的延伸和優化。通過課堂教學方式的不斷豐富,充分調動起了學生自身的學習動力,重新樹立新的學習出發點。讓他們發現了數學的學習興趣,通過欲望的主動性發揮更好地將新課改的理念進行下去。但是,依舊有部分教師無法正視學生對于課堂的主體地位,被動的學習狀態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理論知識枯燥和無趣,更加擴大化了這方面的負面影響。所以,為了改變許多教師的應試教育思想,讓學生能夠不單單從提高分數出發進行學習。通過一定的生活化教學設計幫助教師進行自身教學理念的改變,對于學生自身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他們自身的長遠發展和個人提高。
二、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內涵、意義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其本身真正的含義是將生活與課堂充分科學而合理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能夠最大程度的與自身的生活融合,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提高自身的運用能力,同時也可以充分激發自身所存在的數學潛力,通過欲望的表達,使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不斷的樹立,幫助自己構建更加健全的知識理論體系去指導自己的生活,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適用于數學學習的示例。通過雙方的不斷聯系,直觀地改變了數學的學習過程,使其更加生動化。不斷地改變了以往教學的局限性,讓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夠從生活的角度上從被動變為主動去進行,從而更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自身的思維和表達能力,不斷地促使其進行全面的發展。
三、初中數學應用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選擇生活化的教學目標。首先對于每一節課內容的學習,我們要進行教學目標的重要引導,無論是通過教師的積極講述還是學生的預習,都讓他們將數學學習的目標與自身的生活連接在一起,以此為導向進行學生自身知識收獲與生活技能的共同提高。讓他們發現學習數學對于自身同樣具有一定情感態度的影響。讓學生利用生活化的教學導向目標,從生活中去進行數學的預習,對于數學教學的順利開展也具有一定的意義。比如說我們在進行“相似三角形”的教學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測量國旗桿的高度去進行一定的數據記錄,從而再通過對竹竿的影子的記錄進行對比,讓他們從生活中感受到抽象的數學概念。將相似三角形的定義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在一起,不斷地引導他們感受到數學教育與生活的充分聯系性,更加靈活而豐富的將數學課堂教學工作進行下去。為了更好地推進教學活動的展開,初中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現實中實際事例進行數學知識的運用,比如說在進行有關函數的應用學習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積極通過一定生活情境化的建設,讓學生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利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去進行引導性應用。從而為課堂上正式的教學奠定一定的優勢基礎。讓抽象性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化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選擇生活化的情境導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初中數學教師要進行一定生活情境的導入,通過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去進行聽講,使課堂聽講的效率在提高時也最大程度地調動了他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地將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與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記憶聯系在一起,更加靈活地激發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加簡單而直觀的處理了復雜而困難的知識點,增強對于數學學習的良好學習態度和自信心。當然有效的課堂學習互動也是少不了的,對于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也要積極地與生活實際性連接在一起,比如說,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生活化的內容去分析所提問問題的重點和難點,讓他們從一定程度上通過生活化的知識轉變更加從自身的實際生活出發去進行,更容易接納數學知識的復雜性,提高自身的積極性,不斷地促進自身的理解和教學質量的共同提高。
(三)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教學活動之后,雖然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但是為了不斷地鞏固和溫習自己已經收獲的知識能力,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通過生活化的課后作業幫助他們再次運用自身的創新思想和思維能力。所以,課后作業的布置不僅要做到本節課知識點的重新溫習,同時對于學生自身的不足之處也要進行一定的反思引導。讓學生通過在做題時不僅做到知識點的回顧,同時再次對于生活化的數學情境進行一定的分析。在啟發自身的過程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日常實踐能力。同時,初中數學教師也不單單要通過習題的方式去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還可以積極通過一些生活實踐的記錄去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和溫習,比如說,可以讓學生積極去記錄個人家庭的用水、用電情況,通過數據的分析引導出一定的結論,促進他們自身綜合能力的發展,讓他們通過小組的討論提出一定的對策。培養他們自身的思考意識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通過更加生活化的數學實際能力,使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經驗能夠與數學更好地聯系在一起,發揮出生活化課后作業對于學生自身發展的最大意義,從而更好地達到數學核心素養對于學生培育的目的。
(四)實現生活化的師生關系。教師主要是在課堂上對學生加以管理,而在管理過程中主要對象為學生,并且其還是管理主體,因此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由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擔任的角色是不一樣的,這使得學生不自覺便與教師在內心上形成了對立關系,這一點對于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是非常不利的。教師如果想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就需要和學生保持良好的相處,實現教學生活化。首先,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自身的言行,不論學生出現了任何問題都不可以侮辱學生的人格,如對于十分淘氣的學生,教師不可對其進行打罵,而是要批評教育等等。其次,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根據現代教育,教師可以綜合培養學生自身素質,并不是簡單地進行講解,因此教師則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進行自我展示的機會,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最后,尊重學生情感。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內心情感已經變得非常豐富,如果不能夠對其的情感問題給予重視,那么將會對學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教師在面對學生情感問題時,應當更多的給予引導,使得學生身心向健康的方向發展,這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將其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生活化,那么師生關系則會變得更好,也就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引入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根據教學實踐來看,數學知識也是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是人們用于認識與改變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際問題學習數學知識,也能夠提升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與價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入一個實踐環節,該環節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身的應用意識。例如,當教師對幾何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利用幾何知識設計自己想象中的小屋、花園等等,讓學生通過不斷的思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發出學生內心在數學知識上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充分熱情,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對現實中的問題進行探究與解決,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引入生活化數學問題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哪些問題能夠利用數學知識解決,促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自身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動性,從而使其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六)選擇生活化教學內容。教師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引導者,教師在教學上所選擇的方式將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教師常常出現照搬教材內容的問題,這對于教學工作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教材雖然是教師用于教學的重要依據,但并非是唯一,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當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然后對其進行生活化處理,讓數學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構建起聯系,如此能夠降低學習難度。例如,當對“圓柱體表面積”進行教學時,部分在計算側面積時常常不能理解,此時教師則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利用水杯等學生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輔助教學,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了解問題的本質。通常合理選擇生活化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理解知識而言能夠起到積極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不斷的在初中數學教學與生活化教學方式聯系的過程中,進行更有效生活教學目標、情境以及內容提問、課后作業方向的不斷訓練,讓學生充分激發出自身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調動自身的自覺主動性去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參與。從而更好地推進自身對于生活的正確認識,讓他們通過對生活的積極思考,在增加自身生活經驗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更多的綜合能力。不斷地通過經驗的增長指導自身數學學習水平得到提高,養成更多優秀的學習習慣,不斷地配合初中數學教師去進行自身數學能力的真正掌握,不斷地運用在接下來的數學學習中,提高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由心改變對數學的態度。
參考文獻:
[1]喬光榮.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90.
[2]梁鳳梅.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方式的積極運用與合理引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3):74.
[3]歐陽加亮.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85.
作者簡介:
劉文涵(1983.6.6-),甘肅省景泰縣人,漢族,本科學歷,副高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