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年
摘 要:Story time是一個根據教材專門編輯設計的語言版塊,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基本英語知識,又要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基本英語技能。Story time是學生最欣賞和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教師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改變英語教學的現狀。
關鍵詞:英語教學;Story time;核心素養;思維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0-0120-02
我國的英語教育是以語法理論為基礎,考試成績為基本教育目標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只會學習和考試,不能熟練地運用英語。英語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技能。教師應該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培養學生英語的關鍵能力和素質。在Story time模塊教學方面,教師必須堅持核心素養教學的基本概念,為學生的最終進步打下語言基礎。
一、“Story time”版塊的特點
PEP英語教材中,Story time是根據每個單元的主題編寫的,以兩個小動物Zoom和Zip為主角,以兩只小動物的生活為中心的卡通故事,通常簡短而有趣。大多數故事的內容與學生的真實生活直接相關,這些小故事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英語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學生們能夠把這些知識與他們自己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很自然地綜合使用英語。
二、運用“Story time”版塊的優勢
1.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應用和創新是學習英語的兩種關鍵技能。優秀的教師應當通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化交流能力,這是英語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師可利用“Story time”教學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組織英語課程,并改善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有現實的證據表明,良好的英語環境能夠大大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能大大改善學生的英語發音、語調,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
2.培養創新思維意識
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英語教師需要做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潛力,鼓勵學生創造性地使用英語,以適應實際需要來計劃教學內容,以便更好地理解英語課程的特點。
如教學“My friends”一課時,筆者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鼓勵學生創作屬于自己的友誼故事。在學校,學生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朋友之間有著豐富愉快的經歷,可以講出自己與朋友之間的故事。在此次英語創作故事的活動中,學生們使用“What a big...”與“What's this?”“Let me help you.”等不同句式完成了故事的創作運用和思維能力的開發,使英語學習變得愉快而輕松。
3.培養英語思維習慣
非連續的英文文本有多種形式。從外觀看,有圖表、圖畫等,表現方式有描寫、說明、指示等,具有英語國家語言和文化特征的思考方式。因此,要養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必須了解非連續的英文表達的方式和特點。非連續性英文文本閱讀策略是通過視覺圖表分析它們的性質、起源和思維過程。
閱讀英文文本是建立橋梁的一種方式,是一種豐富英語思維模式的知識結構和閱讀方式。這是讓學生在閱讀大量相似的英語文本時,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并掌握該文本的共同特點,如語言表達的規律性,圖形和文本表示的特點,探索解讀文字的方法,建立認知結構,豐富英語思維模式。
教師可通過英文文本來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再結合Story time版塊來教學,使學生最大可能地實現跨文化交流,培養跨文化交際人才。
三、“Story time”版塊的教學整合
1.結合Story time呈現新課堂
通過講故事的模式來創造情境,并為新課程的教學創造一個真實而有趣的氛圍,特別適合低年級的學生。以三年級的英語課本為例,每單元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很好地鏈接到文本內容。在Let talk項目中,可以在教學中引入Story time,以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例如,在第一單元的對話課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如何稱呼和展示他們的名字,可以用在“Story time”里。對于初學者來講,故事主角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未曾體驗過的。
2.將Story time融入詞匯和對話教學
教師可將Story time融入Let's learn和Let's talk的教學中。以四年級上冊英語課本為例,第一單元的單詞是與教室有關的事物,如light、window等。這一單元的Story time描述了一只小蜜蜂在教室中飛來飛去的場景,主要使用的句型是“Where's...? It's on the...”。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這一部分內容與詞匯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想一想小蜜蜂還可能停留在教室的哪個地方,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啟發學生的思想,展示新的知識,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3.利用Story time鞏固和復習學習成果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Story time作為復習環節,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學好如何在具體的語境中運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比如,“Shopping”這一單元主要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學會談論服飾的款式和價格。在這一單元的 Story time中,Zoom當起了服裝店的售貨員,山羊小姐看好了一條裙子并且詢問價格是16元嗎,Zoom發現自己將價格標簽掛反了,實際價格應該是91元,山羊小姐沒有買那條裙子,老板因此而解雇了Zoom。通過這個故事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學生能鞏固自己所學過的在購物場景中的句型,同時也能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四、Story time的有效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英語教學目標的一部分,會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積極興趣,并鼓勵他們主動參與。作為實踐和調查活動,學生可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和歷史文化,以確保英語教學發揮對學生長遠發展的積極作用。為此,英語教師必須有意識地提高教學效率,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增強實踐經驗。
如在“My friends”單元 Story time版塊教學中,教師可帶領學生從群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角度進行分析,根據他們的對話和各自的情況介紹,讓學生意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和友誼的重要性。為此,筆者還為學生準備了筷子,通過“掰筷子”活動讓學生們明白,只要我們團結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一些學習困難也不足為懼。例如,在“What would you want?”的“Story time”版塊教學中,通過故事情境引導學生多吃蔬菜,及時攝取蛋白質,對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希望學生們認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改變暴飲暴食的習慣。
英語學科教學是我國培養國際交流人才的重要手段。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在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基礎上,分析現代社會對英語交際能力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使學生們獲得持久的英語技能和跨文化思維。
五、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Story time是非常寶貴的,課程的設計是為了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基本技能。因此,英語教師應該更加重視Story time,將Story time與詞匯和對話教學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宮文勝.走向思維品質提升——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新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9(05).
[2]徐莉莉.探析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法在“Story time”板塊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9(29).
[3]王雪霜.兒童視角: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設計的立足點——以譯林新版《英語》一(上)Unit 3《This is Miss Li》Story time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9(36).
[4]王愛琴.增強Story time版塊教學的“故事味”[J].教學與管理,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