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瑋
摘 要:家庭是幼兒語言啟蒙教育的第一環境,家庭幼兒語言教育具有學習環境的穩定性、時間的隨機性、氛圍的娛樂性、方式方法的靈活性等特征,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家長應從創設民主和諧語言環境、開展充滿趣味的游戲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閱歷等方面入手,讓幼兒敢說、愛說、能說,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語言能力;培養;語言環境;游戲活動;生活閱歷
中圖分類號:G421;G61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5-0070-02
3歲~6歲是幼兒學習說話的最佳時期,也是幼兒語言形成與發展的黃金時期。從這個年齡開始培養幼兒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他們今后的語言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抓住這一契機,就等于抓住了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點。影響幼兒學習說話的環境因素非常重要,幼兒在日常學習語言表達的過程中,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不愛說話、不敢開口、語言表達不準確等,幼兒出現這些語言表達問題的重要因素在于不良語言環境的影響。家庭是幼兒語言啟蒙教育的第一環境。在家庭中,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學習環境的穩定性、時間的隨機性、氛圍的娛樂性、方式方法的靈活性等優勢,幼兒在家庭中學習語言無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家長要牢牢把握幼兒語言發展的這一關鍵契機,遵循幼兒語言發展規律與教育原則,悉心引導,讓幼兒充滿語言表達的自信,不斷積累口語素材,在愉悅的環境感染下樂于開口,并能在各種場合中暢所欲言、勇于表達。概而言之,就是家長要想方設法讓孩子敢說、愛說、能說,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健康發展。
一、創設民主和諧語言環境,讓幼兒敢說
在口語表達中,最重要的是敢于開口。自信心是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幼兒缺乏自信,那么探索客觀外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無從談起。而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源于自身的成功體驗與家庭成員的鼓勵和肯定。民主和諧的家庭語言環境,能夠促使幼兒敢于開口說話,能夠使幼兒在父母親等家庭成員的正確引導下,獲得成功的體驗,并由此慢慢樹立起口語表達的自信心。
家長要與幼兒建立平等的口語表達關系,與幼兒說話的口吻多用協商式,少用命令式,如“這樣好不好”“你這樣不太適合”等?!捌降鹊膶υ挕笨梢砸l和保持幼兒的語言表達興趣,而粗暴武斷的語言只會給幼兒傳遞壓力,扼殺其開口表述的欲望。性格開朗的幼兒容易培養語言能力。如果幼兒性格內向、少言寡語,家長應該給予其充分的理解,耐心引導,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對幼兒的每一次進步都要給予鼓勵和表揚,或贈送禮物,或給予掌聲和擁抱,給孩子注入上進的動力。家長可以利用各種生活場合,鼓勵幼兒與陌生人交流,大膽表述,如買東西可以讓幼兒幫忙結賬,在公園游玩可以鼓勵幼兒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上的每一次細小的進步,都離不開家庭,離不開家長的悉心引導。
二、開展充滿趣味的游戲活動,讓幼兒愛說
相關研究表明,幼兒在語言學習的初始階段,往往喜歡模仿大人的語言。游戲可以說是每一個幼兒的最愛,游戲活動可以為幼兒的語言學習提供實踐的機會,是促進幼兒語言臻于完善的最佳方式。游戲,既可以激發幼兒使用語言的興趣,也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老師。幼兒的發展是多方面的,而口語的發展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幼兒時期學習口語不僅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因此,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特點與認知心理,開展各種充滿趣味的游戲活動,將游戲與口語學習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讓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訓練口語,培養表達能力。
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玩“打電話”游戲,讓幼兒接電話,復述電話內容。這樣,既可以培養幼兒學會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又可以通過搭話、傳話,打開幼兒的“話匣子”,有效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與交際能力。另外,與幼兒玩“老狼老狼幾點了”“老鷹抓小雞”“鉆山洞”等游戲,也能達到口語訓練的目的。游戲結束后,家長可以提出“游戲開始做什么”“中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么了”等問題,引導幼兒完整敘述游戲過程,以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不斷接觸一些新詞匯、新句子,并逐漸學會將新詞匯、新句子再運用到游戲中,從而逐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這樣的語言浸潤是不露痕跡、潛移默化的,對幼兒語言發展產生的作用是隱性而又巨大的。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語言能力培養,關鍵是要精心創設一個富有童心、和諧有趣的語言環境,激發幼兒敢說、想說、愛說的心理,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找到說話的機會,并且可以得到他人的積極回應,在互動中讓話語源源不斷。實踐證明,家長利用游戲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交際能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家長要在游戲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和交際能力,讓幼兒無論是在玩中學話,還是在玩后學說,都能達到理想的語言訓練效果。
三、豐富幼兒的生活閱歷,讓幼兒會說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生活不僅是語言的源泉,更是語言學習的動力。幼兒的語言學習離不開相應的生活經驗,需要鮮活的生活養分的滋潤。面對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幼兒們的小腦袋里總是藏著無限的興趣和問題,他們說話的欲望一旦被生活激發出來,就會積極尋找傾訴的機會與對象,而這種說的欲望正是學習語言的動力。生活中處處都有語言學習的內容和機會。對此,家長要做的就是善于隨時挖掘幼兒的語言表達素材,豐富幼兒的生活閱歷,拓寬幼兒的眼界,讓他們見多識廣、言之有物,在生活情境中逐漸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首先,家長可以經常帶幼兒出去游玩,走進大自然,走向新世界,讓幼兒在新的環境中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以激發幼兒語言學習的興致。一般情況下,大人的嘴巴是隨著大腦跑,想到啥說啥,而幼兒是大腦跟著嘴巴跑,說啥就想到啥。有些幼兒的發音還不太清晰,語句還不太準確和完整,甚至存在混亂、顛倒的現象,家長要進行耐心的糾正、引導。
其次,每個幼兒都喜歡聽故事,每天睡前家長講完故事后,可以問問幼兒故事講的是什么事,有哪些動物、哪些人,結果怎樣等,也可以讓幼兒把故事復述一下。家長對幼兒的復述要求應逐漸提高,比如從最初的簡單復述到增加一些必要的修飾語,如形容詞等,最后要求孩子咬字準確、口齒清楚、敘事連貫、繪聲繪色等。時間一久,幼兒自然就成了故事大王,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最后,可以讓幼兒讀古詩、唱兒歌、念民謠等。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將古詩、兒歌和民謠中的事物與眼前的事物聯系起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文字內容。如唐詩中的《詠鵝》《詠柳》就非常適合幼兒吟誦,吟誦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知識,進行文學啟蒙,還能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3歲~6歲是幼兒語言形成與發展的黃金時期,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可以體現其個性心理特征的綜合水平,更是其將來適應生活、走向社會、獲得發展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基本能力。家庭是幼兒語言啟蒙教育的第一環境,家長是幼兒語言教育的第一主體。家長要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當作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這也是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把握一切機會,利用家庭中的一切機會,悉心引導幼兒學習語言、豐富詞匯,讓自己的孩子敢說、愛說、能說,促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曹俊玲.家庭教育對幼兒語言發展重要性[J].當代家庭教育,2020(10).
[2]潘芳芳,章穎.家庭教育中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探究[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1).
[3]李慶愛.童話故事表演對4-5歲幼兒語言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
[4]袁會晴.大班幼兒家庭語言教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5]陳元芬.早期家庭教育中幼兒語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培養[D].貴州師范大學,2014.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by Parents
He Wei
(Hongfeng Kindergarte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215300, China)
Abstract: Family is the first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s languag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Family children's language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bility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randomness of time, entertainment of atmosphere, flexibility of methods and so on, which can achie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Parents should create a democratic and harmonious language environment, carry out interesting games, enrich children's life experience and so on, so that children can speak, love to speak, and be able to speak,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children; language ability; training; language environment; game activities; life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