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平
摘 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因此家庭是幼兒成長最自然的生態環境和教育環境。家長應明確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創設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民主和諧的精神環境、自主自由的活動環境、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家庭智力氛圍和藝術氛圍,使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環境;氛圍;智力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4-0074-02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充滿挑戰的時代,需要的是獨立、自信、有開拓和創造精神、有社會責任感、勇于追求的人才。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讓孩子跟上時代的步伐,擔當起時代賦予他們的重任呢?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應該怎樣培養他們?現實生活中,對于孩子的成長影響最大的因素又是什么呢?事實證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環境對他們的影響至關重要,而家庭教育環境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對如何優化家庭教育環境進行討論。
一、創設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
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是指家庭對于自家墻壁的布置、家具的擺設等應體現一種審美的意味,甚至房間里的各種用品、衣物等都應擺放得整整齊齊。另外,應盡可能地多養些花,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開辟一個小小的種植園。值得強調的是,無論家庭的居住面積是大還是小,都要為孩子留出一片屬于他們自己的小天地,而這片小天地里的擺設應突出童心童趣??傊?,家庭環境應該做到融自然情趣、兒童情趣為一體,從而陶冶孩子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創設民主和諧的精神環境
精神環境是指家庭中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一種關系以及家庭的風氣、氣氛等,這對孩子情緒、情感、社會性及個性品質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根據總體特征的不同,可以把家庭環境分為兩類:一類是民主型的,一類是控制型的。實踐證明,在幼兒園里來自民主型家庭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比較主動、開朗,且富有競爭性和創造意識,而來自控制型家庭的孩子一般較沉默、守規矩,在內心深處缺乏進取性、競爭性和創造性,這說明民主、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和意義。想要創設民主、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家長應從以下兩方面做起。第一,優化家庭生活氣氛。家庭氣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在精神生活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氣息,不同的家庭其氣氛各有不同。有的家庭總是充滿愉快、和諧、幽默的生活氣息,充滿著歡聲笑語,使人心情舒暢,情緒積極而輕松;有的家庭總是少言寡語、沉悶壓抑;有的家庭總是充滿爭吵、空氣緊張,使人情緒煩躁、疲憊不堪。不同的家庭氣氛對幼兒個性的形成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那些長期生活在愉快、和諧的家庭環境中的孩子,身上一般都具有朝氣蓬勃、樂觀自信的精神風貌。而情緒對人有始動、定向、調節、維持的作用,所以讓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是培養他們優良個性品質的堅實保障。因此,為了使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形成良好的個性與開朗的性格,家長應該積極為他們營造愉快、和諧的家庭氣氛。第二,優化家風。家風是家庭世代延續過程中所形成的較為穩定的傳統習慣和生活作風、思想作風、道德風范等。幼兒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較長,得到的關照很多,因而家風對于幼兒的影響也是最深遠的。家長應樹立相互尊重、團結友愛、民主、勤儉的家風。敬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這種家庭成員之間的愛會逐漸地使孩子學會關心和愛護他人,并延伸為對集體和國家的熱愛。另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應建立在平等與信賴的基礎之上,而且需要彼此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和尊嚴。家長應該為孩子做榜樣,使孩子從小就不揮霍浪費,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三、創設自主自由的活動環境
好動與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因此游戲活動是幼兒實現身心和諧發展的橋梁。前面提到,家中要留出一片屬于孩子自己的空間,這塊空間的布置不僅要有童心童趣,而且應有利于孩子自主、自由地活動。家長可以在屋角、窗臺、墻壁等部分根據孩子的興趣布置出娃娃家、科學角、音樂區、繪畫區、建筑區、認知區等區域。另外,家長可以要求幼兒親自動手參與布置,使他們對自己設計布置的環境更加感興趣,并懂得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樣,孩子可以在屬于自己的環境內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培養自律、自主的習慣。
四、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充分體現教育的目的,并能夠啟發孩子思維,激發孩子的創造性。家庭應使環境不斷變化,為當前的教育服務。在春天到來時,家長可帶孩子外出春游,回來后與孩子一起動手在墻壁上布置出反映春天自然界和社會生活變化的場景等。這樣,能使孩子在與自然的接觸中獲得多方面的體驗與感受。家長應通過環境激發孩子觀察的興趣,啟發孩子的思維,吸引他們動手操作。例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種植向日葵,觀察種子發芽、植物開花的過程。這樣,不僅能使孩子的手、腦等器官均得到鍛煉,而且能培養孩子有益的興趣、認真的態度,進一步發展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五、營造良好的家庭智力氛圍
家庭智力氛圍對孩子的成長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模仿性強是兒童的最顯著特點之一,當大人潛心閱讀或寫作時,身邊的孩子便受到心理影響,往往也會拿一本書,會認真地翻,或找來紙筆一本正經地寫畫。因此,家長首先要養成勤奮學習的良好習慣,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擠出一定的時間有計劃地學習,使孩子能夠在環境和氛圍中耳濡目染,從家長身上汲取積極向上、孜孜以求的精神和力量。另外,在對待孩子學習的問題上,家長一定要作風民主、態度和藹。孩子提出問題時,家長一定要做到認真思考、積極啟迪、多方引導,還要鼓勵孩子勇陳己見。對于一些疑難問題,可召集全體家人,和孩子一起進行探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另外,家長還要有良好的生活情趣,如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英雄紀念館等文化場所等,這也是營造良好家庭智力氛圍的重要方面。
六、營造良好的家庭藝術氛圍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藝術方面的培養比較重視,如彈琴、繪畫、舞蹈等,而且不惜花重金聘請老師,但往往事與愿違,許多孩子常常是學了不長時間便興味索然。這是由于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中缺乏應有的藝術氛圍,因此對此類事物缺乏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如果想在某一藝術領域對孩子進行培養,就必須在自己的家庭中營造相應的氛圍,從而激發孩子的興趣。例如,想讓孩子學習彈鋼琴,家長在平時就應該有意識地讓孩子多聽一聽音樂,并盡可能地與孩子一起吹拉彈唱,以此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興趣。
另外,為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家長還應培養文明有序的生活方式。飲食起居、勞動學習、休息娛樂都要保持應有的節奏和規律,充滿情趣和時代氣息。家長要保持科學的教育態度,對子女的愛要適度,恰當地運用獎懲教育,不能溺愛孩子。
總之,家庭教育環境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環境造就人。為了把孩子培養成時代英才,家長應優化家庭教育環境,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孩子能夠健康、快樂、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黃芳.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劉桂東.兒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嘗試[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6.
[3]錢蕓.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利用玩具培養幼兒的創造力[J].當代家庭教育,2019(09).
[4]管林梅.淺談家庭教育環境對幼兒個性發展的影響[J].當代家庭教育,2018(12).
[5]佟少卜,齊阿娜爾.談良好家庭教育環境及幼兒成長[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6(03).
[6]苑世香.對幼兒家庭教育環境的調查與思考[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