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敏
摘 要:在“全過程、全方位”指導方針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落在思政課程的“肩上”?!妒袌鰻I銷學》是經管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對該課程思政探討,幫助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培養思想道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課程思政;專業基礎課;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3.078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是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生力軍,新疆高校要不斷發揮貫穿大學生學生生涯的專業課優勢與課程思政相結合。
1 課程思政在新疆少數民族大學《市場營銷學》課程中實施的必要性
《市場營銷學》課程是各高校經濟與管理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顧名思義為學生所學專業的“地基”。各行各業都需要“營銷”,該課程課時長,與學生的大部分專業課內容相連,又自然連接現實社會;此課程不同于專業課緊湊,也區別于公共基礎課(如高數、計算機)較難切入思政知識,開展思政教學具有時間和實踐的優勢。另一方面,《市場營銷學》課程對于學生加強營銷意識、啟發營銷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有機融入思政內容,能夠幫助學生端正社會觀念。
1.1 基于宏觀的理論意義
1.1.1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在全國高校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其他人文自然類的教師,與思想政治課教師一樣,同時肩負著教授專業知識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引育人重擔。
另一方面,意識形態領域歷來是敵對勢力同我們國家激烈爭奪青少年的重要陣地,新疆在我國戰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疆各民族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而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是與西方敵對勢力爭奪的重點。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力求思想政治課程與其他各種課程協同相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通過“課程思政”,潛移默化的將思政知識通過專業基礎課內化為大學生自身內在的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是新疆高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的重要通道和方式。
1.1.2 有助于完善思政教育理論體系
對于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而言,由于成長環境和缺乏國語優勢,教師機械、單純的講授和“滿堂灌”的教學無法對師生交流起到積極作用。他們在繁重的課業壓力和一定語言障礙下,難以有充足時間和高度重視去內化所學的思政內容,學生思政內容難成體系。
通過“課程思政”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基礎課進行課程改革,教師在專業知識講授時,有機的把思政理念和內容融入進來,能夠大限度的擴充原有思政教育體系。就新疆K高校而言,《市場營銷學》長達54學時,對該課程進行思政改革,專業教師運用多種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思政內容講授,有助于學生端正思想、糾正行為,還有助于完善高校思政教育體系。
1.2 基于微觀的現實意義
1.2.1 切合新形勢下的思政教育需求
2017年4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了專業類課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方向和主要任務,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
新疆K高校作為巴州第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經管類院校,于2020年1月轉設成功,標志著巴州公辦本科院校從無到有的突破,教書育人的職責也將作為全州教育的示范者和領頭者。當前基于“課程思政”對新疆K高校的公共類大型課程《市場營銷學》實行教學改革,是順應思政教育新形勢的實際需求。另外,K高校的人才搖籃里,包括了一大部分寶貴的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以筆者所在的工商管理系為例,少數民族占比達到22%,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也是時代的召喚,是新疆K高校作為全州首所公辦本科院校的必然使命,讓學生正確理解生活中的營銷知識:品牌的作用、學區房、五花八門的產品和綜藝節目等,也讓學生真正了解到營銷并不單純商人的利己行為,也是增加社會福利的方式。
1.2.2 提升專業課教師素養的現實需求
新疆K高校學生民族構成眾多,當前部分專業教師對培育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政不知如何著手,而通過課程改革,使《市場營銷學》教育中滲透思政教育,專業教師可以在汲取思政理論融入課程的同時,提升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養,使教師的教學語言更加飽滿和生動,能夠言傳身教的感化學生;另一方面,教師亦能潛移默化的端正教學態度,表現出更為嚴謹、穩重的“教風”。
2 新疆K高校《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現狀分析
2.1 “教”的方面
2.1.1 對思政教育缺乏重視
新疆K高校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完善學生的思政體系,然而《市場營銷學》一直以來的思政教學方式是開展的每堂課“課前三分鐘”,完成度停留在每堂課授課前完成,且部分教師的思政內容枯燥且和課程沒有聯系,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完全達不到明白和記憶,也達不到提升學生思政素質的水平。
另外《市場營銷學》教師,是比較年輕的教師,沒有系統的接受思政方面的培訓,對思政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認為學生大學期間,首要任務是要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以走上將來的就業崗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是可以由思政教師、輔導員完成,致使《市場營銷學》的思政教學處于尷尬境地。
2.1.2 思政教學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市場營銷學》思政教學管理體系以及評價機制欠缺,對專業課教師開展思政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當前,K高校設置的《聽課評價表》對于專業教師思政教學內容評價為“有無落實”,缺少數據評價標準,也沒有專門針對不同類別課程的評價體系。
另一方面,專業課教師由于專業原因,知識獲取途徑比較集中于自身專業領域,對思政內容沒有全面和深刻的領會及掌握,在進行思政教育滲透時就容易出現形式簡單的知識灌輸;由于沒有既定的思政教學管理體系進行要求,專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導員、班主任等學生管理工作者,和大部分專業課教師沒有深刻的有關學生思想的交流;因此專業課教師對新形勢、新趨勢的思政理念、教學方法和內容也無法及時掌握和內化,也就無法挖掘相關素材融入《市場營銷學》的知識點中,從而造成機械講授思政內容。
2.1.3 現有思政教學實施體系重點模糊
K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較多,對于學生班級按照高考情況,采取了民語班、非民語班的劃分,在學業接受程度上產生了層次,而思政體系的實施卻相對模糊。
(1)缺乏課程分門別類的案例庫、素材庫。少數民族學生的生源質量不同,但關于《市場營銷學》所講授的思政知識基本相同(各系挑選優秀的“每課三分鐘”課件匯總成庫,供專任教師使用),沒有針對不同大類課程建設的思政案例庫、素材庫。
(2)實施手段單一、師生互動反饋少。專任教師多在課前采用PPT、視頻或朗讀的方式自行灌輸思政內容的方式。
(3)思政內容與《市場營銷學》關聯度、相關性不高。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相對獨立的《市場營銷學》思政實施體系,來將思政教育與管理類知識的融合尺度拿捏得當,思政內容與管理類內容相關性不強,導致學生“聽課時很開心、聽完后就遺忘、復習回顧專業課也無關聯思政內容想起”的現象發生。
2.2 “學”的方面
2.2.1 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我院一些專業是按照二批次分數線來招生的,如金融、經濟等,這些專業的生源質量較高,在進行《市場營銷學》內容時,擁有較為廣泛的視野,有利于課程思政的開展。但是,財會類專業大部分是少數民族學生。對于這些學生而言,開展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一些重點、難點等問題,不會深入探究囫圇吞棗的咽下去,不管教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能消化。
2.2.2 少數民族學生在思政內容環節上參與度不高
少數民族學生受地域和生活環境影響,知識面和視野不大廣泛,所接觸到的生活物品、人物事件等有限,導致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不能很好的感知和體會《市場營銷學》中與生活相關的思政案例,以致他們參與度較低,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回答相關問題時也無法用流暢的語言表達。
3 新疆K高?!妒袌鰻I銷學》程思政教學的實施思考
3.1 重構《市場營銷學》的思政教學內容
首先,建設《市場營銷學》的思政案例庫:結合已有思政案例,并實時更新當下營銷類、管理類熱點問題,提升至社會管理高度,充分挖掘和運用市場營銷學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促進思政內容與營銷知識有機融合,思政內容通過統一過渡語自然過渡到課程當中,確保《市場營銷學》與思政內容同向同行。
其次,改善《市場營銷學》思政教學支撐庫:教學的順利進行,離不開“教學七友”的支撐,基于“課程思政”教學模式下,建立并完善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思政檔案,將思政內容融入教案、講稿、課程大綱、PPT中,并以非強制、非規范的作業方式提交有關思政內容與專業課內容相關的思考。
3.2 建立健全評價、獎勵、監督機制
健全激勵機制與評價體系,有助于激發教師的思政積極性。首先,在制定教學評價標準時,要重視《市場營銷學》滲透思政教育的過程:課堂導入、知識點發散、課堂總結升華等,還應重視思政教育成效。其次,引入、完善“懲罰”制度:對于課程思政開展的不好的教師,可給其準備時間進行思政展示,以避免教師“偷懶、應付”心態;對于獎勵、懲罰內容,也應納入監督機制,做到公平、公開、公正。
3.3 組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思政課程教學團隊成員構成應不少于兩類身份的教職工人員:專任教師、班主任、輔導員、行政教師等,確保結構合理、人員穩定、各有分工,通過集體備課,減輕專業課教師思政方面的授課壓力,互相吸納專業課內容和思政內容,使“課程思政”融會貫通、合理銜接。
3.4 使用多樣手段開展教學內容
教師優化教學手段,深度融合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使用新興媒體:微博、抖音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思政內容講解。另外,可采用翻轉課堂,鼓勵少數民族學生走向講臺,分享當前時事熱點、身邊正能量,貫通線上、線下,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教育。
3.5 其他項目
條件允許情況下,擬進行以下項目:
(1)跨專業教學研討。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教學實施時,主動將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最新成果分享給,如有部分授課內容重復有重合知識點:《企業戰略管理》《經濟學》《國際貿易》等,并組織思政相關學習研討。
(2)整合課程改革成果轉化為教學簡報。將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有意義的重點材料進行收集與整合,形成具有借鑒意義的可分享型教學簡報,在系部或跨系進行有關思政教學的分享討論。
(3)組織學生開展“課程思政”相關活動。在本系部或跨系組織學生進行“課程思政”相關比賽,如“課前三分鐘”大賽、“我的思政故事”演講比賽、多媒體課件或視頻展示等,鼓勵少數民族學生走向舞臺,提升自己。
參考文獻
[1] 馬妍.基于翻轉課堂的課程思政教學——以《市場營銷學》課堂教學為例[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0).
[2] 韓燕雄,李彩彩,劉中奇,等.“課程思政”融入市場營銷學教學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9,(17):431-431.
[3] 張德鵬,李雙玫.《市場營銷學》課程教材建設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1,(09):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