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建保 曾德江


摘 要:針對《機電裝備控制技術》課程存在課時少,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及高職擴招背景下生源多樣化的問題,構建了以超星學習通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教學平臺?;诓剪斈纺繕朔诸悓W,通過重構課程結構、重組課程資源、重建評價體系,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增強學生學習興趣。通過線下深度學習,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與知識遷移創新的能力。實踐證明,新的混合式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能作為類似課程教學的參考。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機電裝備控制技術》;混合式教學;高職擴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3.081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滿堂灌的課堂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教學要求,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通過信息化的網絡教學平臺,不斷豐富教學模式與教學資源,使學生不再局限于課堂內學習,能利用移動互聯網隨時隨地的學習,提高時間與空間的學習使用率?;诖耍逃繑M認定1萬門國家級和1萬門省級的一流線上線下精品課程,用“雙萬計劃”來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躍上新的臺階。并提出要建中國的“金課”,其特征為“兩性一度”,即:高階性、創新性與挑戰度。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有機結合,是中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大勢所趨,也是破解當前高職百萬擴招帶來高校教學資源嚴重不足難題的必然選擇。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背景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產生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為各類教師研究的熱點。目前,流行的網絡教學平臺主要有超星學習通、雨課堂、藍墨云班課、智慧職教云、微信公眾號等。本文針對《機電裝備控制技術》課程的特點,基于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開展了混合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超星學習通是一個集移動學習、知識共享、移動社交、組織管理四位一體的數字化知識空間服務系統。具有強大的教學功能,如課程建設、活動發布、數據統計、資料分享、通知發布、作業發布、考試組織等,在近年來尤其是疫情期間獲得非常廣泛的應用。
1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概述
混合式教學就是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網絡教學)+“線下”(面授教學)的教學方式。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學的形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比如利用互聯網將教學視頻、教案、PPT、作業、習題等上傳教學平臺,學生根據這些知識進行預習,掌握基本的知識點,線下課堂對這些知識點更深入的進行探討并進行案例應用,提高師生互動,激活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2 《機電裝備控制技術》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機電裝備控制技術》是機械與電氣類專業重要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其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從事企業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和銷售的能力。它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對學生各方面知識要求很寬厚。傳統的課堂教學不足如下:
(1)課堂教學學時不夠。課程由《低壓電器控制技術》和《可編程序控制器原理及應用》兩門課程合并而成,涉及內容較多。并且本課程采用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非常耗費時間。受學時限制,教師也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與深度學習。
(2)教學時空受限。高職學生基礎普遍較差,自主學習能力較弱。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老師所講內容,多數學生并不能及時領會,學生需要課下對課堂知識進行再思考與再學習,但傳統課堂教學受時空限制難于滿足,這樣勢必降低學生的熱情,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3)不能滿足個性化學習。隨著高職擴招的推行,生源呈現出多樣化、水平各異的特點,目前本專業有普通高考生、學考生與針對中職畢業生的3+證書考生,以后還會出現農民工、下崗職工、退役軍人等社會考生。采用“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
利用“互聯網+學習”手段把課堂延伸至線上,能克服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可隨時隨地學習。對線上課程資源進行碎片化精準分類,學生可根據自己理論基礎、實踐水平、個人興趣選擇相關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可不限時間反復觀看,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教師可在有限的課堂學時條件下,引導學生進入更深度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在“互聯網+”時代,教學的價值不僅在于讓學生記住概念及規則,更在于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知識遷移等深度學習的能力。
3 《機電裝備控制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
3.1 課程教學整體設計
課程教學整體設計如圖1所示,對多樣化的生源進行精準多元化教學設計。首先,配合本校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整體設置,分析學情:包括專業需求、學習環境、生源類型、學生知識儲備等,確立可視化的教學目標,課程結構模塊及時間分配。然后,對教學知識點進行碎片化、科學化設計,對教學內容進行精準模塊化設計。具有基礎、進階、創新、課賽模塊分級,便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個性化選擇,也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同時具有拓展模塊內容,滿足不同專業方向(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等)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需求。接著,設計多樣混合式的教學活動,探索課前自主式、課中合作式、課后探究式學習方式。最后,設計精準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可結合超星學習通豐富的數據分析統計功能對學生線上線下學習情況進行多元化評價。
3.2 教學安排設計
依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于《布魯姆目標分類法》,梳理出《機電裝備控制技術》課程中所蘊含的人才核心素養指標點。設定明確的知識目標,分解成碎片化的知識點,并對知識點進行維度分類。布魯姆把知識分為四類,由初級到高級分別為: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及元認知知識。同時,布魯姆把認知目標按照從低級到高級又分為六個水平,記憶、領會、應用、分析、評價與創造,前三者為低級認知,后三者為高級認知??紤]知識維度與認知維度兩個方面,則知識維度-認知維度-知識點三者對應關系舉例如表1所示。
4 《機電裝備控制技術》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實踐
4.1 《機電裝備控制技術》的網絡課程建設
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建設好網絡課程,主要包括:(1)課程門戶建立。課程門戶具體包括了課程的基本信息、課程內容簡介、課程評價情況、教學資源與課程模塊幾個部分。(2)課程內容建設。建立詳細的章節目錄,將各種學習資料,如PPT、視頻、動畫、章節測驗、討論、圖片、文檔等加入到對應的章節里面,設置好任務點、播放方式、下載方式、彈幕等。(3)課程資料庫建設。將課程的電子書、仿真軟件、學習案例、新技術應用、學習網站和學習計劃等上傳到課程資料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學習和下載。并建立題庫、作業庫與試卷庫。
4.2 《機電裝備控制技術》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
“超星學習通”在《機電裝備控制技術》課程中的應用主要包含3個環節: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與課后拓展。
課前,采用線上自主學習,學生以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等淺層認知與理解為主。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發出通知,要求學生閱讀通知,完成相應任務,采用問題引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完成課前自主學習??梢栽O置一些討論與測驗,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課前測驗題主要為選擇題與判斷題,目標為檢測學生對低維度的事實性知識與概念性知識的理解。這種客觀題平臺能自動評分與統計,教師可及時在課前對學生預習情況有個大致了解,以便在后續的課中環節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為了保持學生積極性和參與度,提高線上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將學習任務設置成闖關模式。
課中,采用線下課堂教學,聚焦更深層次知識的學習,注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根據學習通中的課前測試,選擇與設計有針對性的課中授課內容與授課方式。課中學習可以采用多種教學設計,如問題驅動式教學(PBL)、重難點解析、答疑解惑、知識點串講、問題討論、案例分析與實施、小組任務等。同時,課中可以利用超星學習通的簽到功能提高簽到效率,也可利用學習通開展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隨堂練習、問卷、評分、分組任務等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如可以發布PLC的主流品牌與發展趨勢、PLC在工業與生活中的應用等話題開展討論?;卮鹫_給予相應的積分獎勵,提高學習興趣,改善教學質量。必要時可采用合作式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課后,回歸線上,進一步完成知識的檢測鞏固與拓展遷移。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發布作業、指定預習的章節或擴展學習等。相比課前預習的小測驗,課后作業更偏重于知識的分析與應用,具有更高的維度性。比如,給學生布置一些來源于企業的真實案例,讓學生采用探究式學習方式,去完成資料收集、方案設計、仿真調試,培養學生信息獲取能力、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借助學習通平臺的大數據分析,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教學問卷,及時了解學生的意見與建議,以便及時調整與改進教學方法。學習通平臺具有強大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能實現對課程的訪問情況、教師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全面的統計分析,便于形成本課程的過程性考核評價,實現對學生的多元化評價,克服傳統“一考定乾坤”的缺陷。
5 結束語
針對《機電裝備控制技術》課程教學特點與存在問題,堅持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開展了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探索與實踐,實踐表明,混合式教學能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提高了學生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能力。同時,通過布魯姆目標分類法,按知識維度與認知維度重新建構課程知識體系,關注學生的高階思維培養,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董遠德,郭輝,黃薇.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汽車拖拉機構造學》為例[J].高教學刊,2020,(18):96-99.
[2] 王英.基于“雨課堂+Moodle”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以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自動化生產線技術課程為例[J].電大理工,2020,(02):27-31.
[3] 王春華,羅映坤.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機械制圖》深度學習的實踐[J].內燃機與配件,2019,(07):259-260.
[4] 潘益玲,董文華.基于智慧職教云的翻轉課堂模式在PLC與控制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9,(8):48-49.
[5] 錢巍.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應用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0,(13):239-240.
[6] 馮俊杰.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20):124-125.
[7] 于匯泳,趙向陽,崔志華.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索[J].時代汽車,2020,(14):70-71.
[8] 吳敏,肖志堅.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院?!稊祿旒夹g及應用》課程中應用研究[J].高教學刊,2020,(06):117-119.
[9] 龔永康,杜燦誼.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3):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