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娟
摘要:老師怎么教學,怎么指導,不滿足于教過了、道完了,不滿足于學生在閱讀,或者已閱讀,應再追求交過手,教落實,學生真閱讀,會閱讀,從量到質成為一個飛躍。
關鍵詞:群文;閱讀;比較;整合;表達;運用;參與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群文閱讀,開啟閱讀的智慧之門。——題記
怎樣讓孩子們喜歡群文閱讀,踏上群文閱讀快車道,成就自己的閱讀之夢呢?對于小學生,方法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根據小學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談談自己從群文閱讀中積累的點滴方法,供同仁們互相參閱。
一、得法于群文閱讀
從群文閱讀中,得閱讀的方法,得思維的方法,得寫作技巧。比如《從閱讀走向科學》一組群文,它的著力點不側重于從大自然得到什么啟示,而是運用掃讀、跳讀的思維導讀的閱讀方法,來進行科普文章的閱讀,目的是訓練孩子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看誰速度快,找得準。從《童話中的反復》這組群文中,找出反復結構在童話中的運用,學會用反復結構來編寫自己喜愛的童話。從《中國人的素質》這組材料中,對孩子進行思維方法的訓練,讓孩子在大量信息中,進行比較與舍去,得出自己所需要的答案。
二、比較與整合
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各種方法,是針對單篇課文的教學方法,不能全面適應群文閱讀,在群文閱讀中,可以少數借鑒。群文閱讀最重要的方法,是比較閱讀和整合閱讀。
比較閱讀,就是通過比較,去發現,去交流,去碰撞,去分享。在比較(即對比思考)中閱讀,在閱讀中,通過觀察去發現,在發現中交流(各抒己見),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碰撞中分享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感悟文章的精髓,受到啟發或教育。
單個的閱讀,不能發現眾多的信息。在比較中,很容易發現各篇的異同點。比較中閱讀的過程,是讓學生探索與體驗的過程。發現至上,體現了群文閱讀最重要的主張與策略。有時,可以小范圍比較。比如《事物之間的聯系》,朗讀中,從文字之間去感知和發現,事物之間有聯系,聯系之間有規律。這種小范圍比較,靠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來比較。大范圍的比較,比如《中國人的素質》,三組文章,第一、二組各三篇文章,第三組一篇文章,用3+3+1來進行比較。也可以用1+X的輻射式來比較,從一點輻射到幾個方面。
不管是小范圍還是大范圍,始終是在比較中前行,沒有比較,就沒有群文閱讀。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次,進行對比閱讀,讀兩篇。讀中行,眼中悟,尋找兩篇文章不同的著力點、相同的寫法等。第二次,進行活動閱讀,即寫中用,學生馬上運用學到的方法,進行知識的遷移,運動到自己的說話和寫話中。第三次,再次對比閱讀,另外又讀兩篇,再次在閱讀中進行對比,交流讀了短文之后的感受。群文閱讀,通過對比的方法,多次引入文本,前面求同,不同的內容,有哪些相同的寫法,哪些共同的思想觀點。后面求異,找出各文不同的側重點,不同的表現手法,不同的意境……
整合閱讀。在比較之后,應該回過頭來,對整組文章總和起來進行思考。可以應用板書、表格、填空等方式,把學生發現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歸納整合。比如《中國人的素質》,在3+3+1教學完之后,學生對整組文章的觀點整合,可以用自己的話語,也可以借鑒單元前面的提示語來概括,收獲整組文章要表達的中心。
三、表達與運用
前面解決了怎么讀,這里解決讀了之后干什么。要走向語言的實際運用,即進行言語表達能力的訓練。通過反復地比較著讀,在讀中,運用這種寫作方法,為后面繼續運用這種思維模式,進行續編、運用與創新,為學生閱讀素養增值,達到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素養。
四、培養主體參與意識
一堂群文閱讀,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就要注重四率:信息提起率、比較整合率、思辨判斷率、言語運用率。這四種率是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具體實施教學,讓學生主體參與而體現出來的。
群文閱讀中,主體的參與就顯得尤為重要。要讓學生更充分自主地在自讀共議的參與中,與同伴進行交流、碰撞和爭論,讓學生在朗讀、默讀、反復讀中,進行比較,不能是學生讀都沒有讀、看都沒有看的情況下,就進行比較。閱讀方法的比較,要在學生反復接觸材料的過程中,在親身實踐中來比較,可以在活動中讓學生演一演、猜一猜、畫一畫、寫一寫,讓學生的腦子跟著老師的指揮棒動起來,不能處于睡眠狀態或被牽制著前進的狀態,主動比被動好。把靜態的讀,與動態的表演相結合,課堂自然而然就活起來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思辨判斷力。
五、群文閱讀的小注意
一、要關照兒童年段的實際認知水平,不宜過深過多,要有重點,有核心,有層次,有步驟地落實。所選的教材,老師要吃透,才能正確地交孩子。
二、比較閱讀的思維點的選擇,要吃準文本的特點和同異。比較閱讀的群文,求同中關照差異點。在比較中關注的是求同,或者更多的是求同。在有些群文閱讀中,在求同之后,還可以將重點落在求異上。比如反復類的童話故事,都是劇情類的反復,都是寫真善美,這篇文章的真善美和那篇文章的真善美有哪些不一樣,關注求異,落到實際的點上,找出個性,才能發散更多。
希望通過群文閱讀,激發孩子的閱讀探究興趣,去嘗試解決閱讀中的問題,尋找吸取智慧的鑰匙。
參考文獻:
[1]陳雪菲.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建設,2020(4):5.
[2]陸琴艷.“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小學群文閱讀研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