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蘊茹
摘要:在素質教育大力推行下,口語交際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有利于學生互動能力不斷提升。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站在小學生角度對各階段教學進行針對性優化,重視生活情境的合理使用,激發出學生持續的探究熱情,從而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做到科學培養。基于此,本文對生活情境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科學運用策略進行深入探討,力求為學生全方位健康成長夯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生活情境;教學策略
語文學習需要學生在不同的生活元素中感受到語文知識所具有的獨有價值,學生才能帶著熱情參與知識探索并懂得如何使用所學知識去進行有效溝通。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帶著前瞻性思維,著眼互動教學,通過多元口語交際活動引導學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當中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語文技能去完成深度溝通,從而幫助小學生形成其必須具備的語文核心素養,也為學生未來各階段語文學習埋下伏筆,學生將在輕松與愉悅的環境中掌握語文知識并形成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一、著眼互動下的情境教學,激發學生互動熱情
口語交際必須是雙方一起互動,是一種信息交流方式,也是動態語言實踐類的活動。因此,教師必須走出固有的教學思路,著眼互動去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使得學生在熟悉而又具有真實感的情境中融入當中角色,能夠運用正確表達方式去完成情感傳遞,也懂得分享,從而獲得交際欲望,主動完成生活與學習的交際活動,獲得語言修養的不斷提升。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一是應結合小學生成長特點,將口語交際活動進行大力創新,使之能夠與學生個性做到有效結合,才能保證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具有合理性。二是做到因文設境,從日常生活入手對學生心理需要進行科學刺激,學生才能調動生活經驗去回答問題,保證問題的回答較為具體。三是做到眼、心、耳和手的全面調動,增強學生體驗感,將學生潛在溝通熱情有效激發。例如,在學習《打電話》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走入常見而又熟悉的生活情境,鼓勵學生運用玩具電話或者手工制作的電話邀請好朋友一起去蕩秋千。學生將有意識地說出玩耍地點與時間,保證朋友能夠聽懂,從而將學生必須具備的語用能力有效提升。
二、回歸本質下的情境創設,增強學生交際能力
在新時期下,生活情境的創設應當回歸小學教育的本質,對生活即教育的科學理念做到全面落實。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從多角度考慮,重視口語交際環節的評價,對學生自我認知做到不斷優化,同時做好交際氛圍的科學創設,學生才能正視自身交際中的不足,從而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針對性彌補。例如,在口語交際《做手工》的學習中,教師鼓勵小學生運用彩紙、尺子和剪刀等工具制作出喜愛的手工,讓語文課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師還邀請學生以簡介方式完成DIY作品的介紹,其他同學則可以憑借自身生活理念對創意作品進行相應的評價,使得學生能夠運用準確的語言去表達,同時也在制作過程中熱愛生活。在此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參與評價,對學生DIY作品進行評價,學生會從不同角度去評價作品的特點,也指出當中不足。這一過程,參與評價的學生必須運用準確的語言,飾演好評審團成員,對其口語交際能力做到極大程度提升。小學語文教師還應不斷優化情境的創設,借助生活元素讓學生看到課堂并不是孤立的,而與生活有緊密聯系,從而樂于在課堂中進行溝通,獲得口語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運用生活中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良好品質
為了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水平,教師必須運用不同方式將課堂進行科學延伸,使得學生在生活實踐環節中,懂得如何去溝通,也能夠運用口語表達能力去傳遞最真實的想法與內心情感。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首先應借助引導方式,放低姿態去與學生進行交流,增強學生表達意識。其次,教師應優化綜合實踐活動,運用角色扮演方式鼓勵學生去模擬不同角色,例如,模擬小導游,帶領游客參觀學校或者動物園,引導學生運用精準語言去宣傳學校,也講述動物的特點和風土人情。又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安慰》的口語交際活動中,飾演媽媽和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辦法去安慰別人。學生不僅回顧生活經驗,也選擇生活中常見的方式去安慰別人,更是合理調整語調,搭配恰當手勢去傳遞自身情感,運用真誠去打動他人。學生在形成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時,也獲得關愛他人品質的提升。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中,教師必須重視生活情境的合理創設,同時引導學生融入情境并懂得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從中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形成良好的品質,最終獲得協調與統一的發展。學生在生活情境當中可以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去解決溝通問題,懂得傳遞心中想法,更會熱愛生活,從而由知識的傳承者轉換為知識創新者,學生會聯系生活完成深度思考與有效溝通,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帶來極大程度促進。
參考文獻:
[1]周芳.情境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