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冬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體系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必然要做出改革。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小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計算是小學數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教學存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每一個方面,為了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作為學好小學數學基礎的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和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可以通過小學數學教師對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來進行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視角;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一、 引言
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新課標的指導下要改變以提升小學生數學成績為主的傳統,要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導向,以小學生為數學教學主體的全新的教學理念。計算貫穿小學數學整個發展階段,因此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是在小學數學教師的培養下進行提升的,是提高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要重視數學計算課程與日常生活和社會環境的聯系。把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生活化”,以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為目的,可以激發小學生參與和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二、 在學習數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小學生的數學計算意識進行培養
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計算教學中,要在數學基礎知識的講解過程中讓小學生理解什么是計算、計算的意義是什么、計算在現實生活的應用。要把計算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算數的興趣,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小學生明白計算的意義和價值。“數一數”是一年級小學生接觸數學的起點,數學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從場景圖中把數字剝離出來,讓小學生能按順序數數。“數一數”這節課程是讓小學生完成數的積累,小學生只有完成數的積累才能進行數學計算的學習,才能對小學生的數學意識進行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意識和數感的初步建立是在小學數學教師對小學生數學理論基礎知識的講解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促進了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進而能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 在小學生數學計算教學中樹立層次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生計算教學中,要根據課程要求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有利于小學生有目的地掌握計算相關知識點,有目的地增強計算能力的提升,從而達到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計算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例如,在“混合運算”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1)通過實際情景,讓小學生初步了解混合運算和生活的聯系,并能利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2)讓小學生了解并掌握“先算乘除再算加減”的運算順序。(3)讓小學生了解在混合運算中小括號的作用。通過這種有層次的清晰的數學計算教學目標,讓小學生能有針對性地學習計算相關的知識點,讓小學生有層次地去解決計算中的難點和重點,最終達到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和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四、 突出小學生計算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合理設置教學導向
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以小學數學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把小學生作為主體,科學合理的設計計算教學導向,引導小學生建立數學意識,并把學到的數學計算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上,以達到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例如,在小學生學習“混合運算”這一課程的時候,小學數學教師設計情境:在動物學校旁邊開了一家超市,森林里面的許多小動物都來買東西,大熊和小熊哥倆也在超市里面購物呢。引導小學生根據情境進行自主的探究數學問題。“小熊有20元錢,要買3包4元的餅干,小熊還剩多少錢?”小學生數學教師引導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先算小熊買餅干需要多少錢,計算算式是“3×4=12(元)”,然后再計算小熊還剩下多少錢,計算算式是“20-12=8(元)”。小學數學教師要引導小學生把兩個算式合起來,計算算式為“20-3×4=8(元)”。小學數學教師引導小學生對這個算式進行總結,即在一個算式中如果既有減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減法。從而引出“混合運算”的原則“先算乘除后算加減”。這樣通過實際的情景分析,可以實現以小學生對數學計算知識理解的加深、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為目的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五、 對小學生數學計算問題的轉換方法進行傳授和指導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計算問題的轉換過程實際上就是小學數學教師引導學生把不會的數學計算問題轉換成已經掌握的學過的數學知識,從而解決數學計算問題的過程。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小數乘以整數”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入相關的情境進行教學,如學校要增加足球的教學課程,但是現在學校的足球儲備不能供應學生的上課需求,現在還差5個足球,學校要對足球進行采購,一個足球49.9元,問:學校買足球需要多少錢?在這樣的情境問題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思考,“小數乘整數”和“整數乘整數”有什么區別,要強調小數點的存在。引導小學生思考如何能用“整數乘整數”來解決這個問題。小學生通過自己思考和大家討論得出:根據已經學到的“一元等于10角”的數學知識,把49.9元看成499角,買5個足球所需要的錢就是“5×499=2495角”“2495角=249.5元”,結論就是學校買5個足球需要249.5元。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把這節課所要講授的數學知識點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小學生進一步掌握相關的數學計算問題轉化方法,以達到同時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計算知識的興趣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的目的。
六、 對小學生口算和筆算能力進行培養和提高
(一)加強小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口算能力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計算速度和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口算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因素。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計算”的時候,要引導小學生知道這個知識點的內容就是數的合成與分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直觀演示的方式讓小學生了解數的合成與分解的過程。讓小學生可以把數的合成與分解與數學計算聯系起來,如在小學生學習數字“5”的時候,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5根木棒為小學生演示5的合成與分解,讓小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了解到“1和4、2和3、3和2、4和1”都可以合成5。在口算訓練中小學生遇到“1+4、2+3、3+2、4+1”的時候就可以迅速地得出結果5。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小學生的口算能力進行訓練,是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最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