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人物簡介:周玉萍,深圳市南頭城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教育部首批骨干教師,深圳市十佳校長;先后承擔10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課題。
創辦于18世紀初的深圳市南頭城小學,坐落在南頭古城中,其前身是清代的鳳崗書院,是深圳歷史最悠久的學校。南頭城小學校長周玉萍,近年來,通過發掘“古城大美”課程體系,讓悠久厚重的古城文化融入學校發展中;2020年,周玉萍被評為深圳市“十佳校長”。
為學校“立根”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走進南頭城小學,中午課前30分鐘,教室里傳出孩子們的朗聲吟誦。30分鐘,每日一誦。“如果每天堅持誦讀30分鐘,小學6年下來,孩子們就有500多小時的誦讀時間。有了這樣的文化積淀,習慣成自然,學生做到知行合一就相對容易,就能慢慢內化于心、外顯于行。”周玉萍說。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周玉萍常常引用費孝通先生的話勉勵師生。在南頭城小學,她希望師生各美其美、相互欣賞、共同成長,從而成就校園之美、學生之美、教師之美、古城之美。
2012年周玉萍被任命為南頭城小學校長。當年,她與師生共同設計了“古城大美”頂層設計,提煉出“多元一體各美其美”的辦學理念,為學校“立根”。
周玉萍從教40年,對學校文化有著深深的情懷。古語說,經書為稻粱,史書為肴饌,諸子百家為醯醢。周玉萍重視兒童教育,引導孩子從小閱讀國學經典,豐富孩子的心靈。她說:“文化育德是實現學校‘培養古城美少年的育人目標的重要途徑。”
挖掘蘊藏的故事
學校文化源于“中華魂傳統文化”的弘揚和深圳市學生八大核心素養的養成,成就學生“新三好”:好品德、好習慣、好才藝。為學生成長的“五美素養”搭建扶梯,即孝德美:孝親敬長,習慣良好,尊重生命;書香美:熱愛閱讀,傳承文化,開闊視野;健強美:體魄強健,意志堅定,樂觀向上;藝術美:多元發展,學會欣賞,樂于表現;科技美:思維理性,批判質疑,實踐創新。
融入古城歷史文化,為學校“探路”。如何將古城歷史、鳳崗書院的文脈與學校這三者找到一個融入點,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當中,周玉萍一直思考與踐行著。2019年,舊校址考古順利進行,學校通過挖掘古城文化,推進“館校共建”,承接開發博物館課程《南頭古城,我的家》:“南頭古城從哪里來”“南頭古城怎么樣”“穿越歲月到古城”“我為南頭古城代言”“傾聽古城遙遠的對話”“觸摸古城深處的靈魂”等,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了當地文化與蘊藏的故事。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不斷對傳統經典文化故事進行改編,自編自導出《臥冰求鯉》動漫片,教師張志偉指導學生用陶土、超輕黏土捏制,最后通過動漫技術一幀一幀編輯而成。張志偉帶領學生創作的系列動漫,不僅獲得了國家和省市獎項,而且助力學校成為深圳市乃至全國動漫教育的知名學校。
周玉萍還與信息中心主任、科學課教師一起,引導學生自導自演動漫《過年》,利用古城風貌,挖掘傳統年節習俗,再利用2D技術進行呈現。學生對中國年的文化味道體會得更深刻。充分利用當地博物館資源,周玉萍帶領美術學科組教師不知在古城內外、博物館跑了多少趟,帶領學生尋找古城古跡、古物,包括民間出土瓷器、青銅器等,先教學生繪畫,然后進行拓印。
“讓更多學生知道南頭古城的歷史,花再大的功夫也值得。”對此,周玉萍總是充滿希冀,信心滿滿。
引領進入課程體系
2020年8月,南頭城小學舉行了第六屆新生開筆禮。伴隨著學子們悠揚的古箏聲以及校舞蹈隊的童趣表演,誦讀《弟子規》、叩拜先師、朱砂啟智、啟蒙描紅,一系列儀式感滿滿的環節徐徐展開。
周玉萍說,學校堅持舉辦書法、豎笛、口風琴、武術、輪滑校園活動,孩子們根據興趣特長,自由選擇喜愛的選修課程;國學經典是學校的必修拓展性課程,涵蓋了國學經典、詩歌經典、兒童文學經典和科普經典等內容。如今,學校以課程建設為依托,關注課程實施中的育人目標和實現途徑,建構“古城大美”的課程體系,涵蓋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自選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并將國學經典與升旗禮、畢業禮、游學活動、家庭教育、社區活動、考核評價有機結合。“以課程體系化促學校發展特色化”的德育之路成效斐然。
2018年,“構建‘古城大美課程體系,成就學生全面發展”榮獲深圳市南山區第四屆教育改革創新獎二等獎;2019年,“古城大美”課程體系被評為深圳市好課程(課程體系類);學校的書法、武術、波比足球、手球等項目被評為“深圳市傳統文化項目”。
南頭城小學以“‘主題閱讀·大量閱讀‘經典閱讀·文化育德創新育人模式”引領師生勤耕不輟,先后編纂《塑造心靈的閱讀·文化育德讀本(1—6冊)》。“傳統文化塑造兒童民族精神”已經成為學校一張閃亮的名片,輻射引領包括貴州牽手學校一起共同探索與實踐。
經過改造提升工程,如今,近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煥發新貌,南頭城小學也將迎來嶄新的現代化校舍,“繼承發展,追求卓越”,南頭城小學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