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教育注重開展經典閱讀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形成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念,不斷提高個人思想道德素養,也有助于思政教育質量的提升。文章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資料收集法等了解目前大學生對于經典著作的閱讀占比非常低,所以大學思政教育應正視經典閱讀所體現出的重要價值與作用,以創新思維和模式制定相關策略促使大學生主動閱讀經典書籍,在經典文化熏陶下促進個人思維體系的不斷完善。
關鍵詞:閱讀經典 大學思政教育 作用
習總書記曾指出,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中國夢,就必須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科技實力,而我們國家的軟實力、硬實力,終究源于人才實力。在高等教育中充分引導大學生開展經典閱讀,促使大學生逐步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其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在個人綜合素養全面提升基礎上為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由此可見,經典閱讀可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育人效能提升,廣范圍、經常化地舉辦經典閱讀活動,可以使大學生通過閱讀實踐更深刻地認識、理解中華傳統文化,并有助于思政教育者拓寬工作思路。
一、大學生閱讀經典的現狀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人文價值倫理正在遭受著一步步侵蝕,而大學生和文學經典相疏離也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各種經典著作的內涵博大精深,人們在閱讀時需要花費大量精力與時間去理解和感悟。因此學生多通過手機、電視、網絡等閱讀方式獲取時效性、娛樂性信息,而這些閱讀很隨意輕松,這體現出當代大學生的浮躁心態。a同時,很多大學生會以娛樂心態以及游戲心態自主與快餐文化相接觸,缺乏文學經典追求。本文通過調查問卷法、資料收集法等對大學生非專業書藉閱讀情況展開調查研究,發現近年來大學生的閱讀率呈持續下跌趨勢,目前綜合閱讀率跌破50%。另外,在調查中還發現大學生對非專業經典著作進行閱讀的只占到15.1%,人文社科類型的經典作品只占到22.7%,涉獵專業期刊的基本上只占到9.2%,而對英文文獻實現閱讀的只有5.1%。這充分體現出對大學生經典的閱讀一直處于衰落狀態,其閱讀境界、閱讀質量與閱讀品位也同樣處于下降趨勢。
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來互聯網快速發展,大學生在時代轉型過程中心理層面與精神層面的訴求發生著巨大轉變,他們有非常活躍的思維,樂于且善于接受新事物,對各種網絡信息都充滿好奇,上網也成為大學生生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網絡當中信息內容魚目混珠,存在很多不良信息會對大學生身心發展與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經典閱讀能夠使大學生在經典文化熏陶下促進個人思維體系不斷完善,形成正確科學的價值觀念,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養,為思政教育奠定堅實基礎。為此,大學思政教育要充分認識到經典閱讀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有效策略使大學生更廣泛、經常性地進行經典閱讀。
二、大學思政教育期間閱讀經典所發揮的作用
(一)經典閱讀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多種文學經典文化的主線之一是愛國主義,特別是在古代文學經典當中,很多知識分子懷有治世理想,并且諸多愛國志士都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理想追求和為國盡忠之目標。b高校思政教育活動開展期間,在為學生講授一些政治生活的時候可恰當引入文學經典,并和我國政黨制度、國家性質、政府職能、責任與權利等相融合,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黨和國家的執政理念,促使學生結合文學經典故事與思政教育知識的學習,不斷增強個人的愛國主義情懷。比如《滿江紅》當中岳飛所體現的精忠報國理想,又比如《出師表》當中諸葛亮所追求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可見多種文學經典都包含愛國主義思想。當代大學生在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時期,需要積極保有愛國之心、敬業之情、誠信之德、友善之愛、和諧之念,同時應將振興中華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把個人理想和民族、國家之理想緊密結合,自覺報效祖國,為實現偉大的復興中國夢作出巨大貢獻。作為學校方面,要緊抓大學生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深植入到每個同學心中,并落實到行動上。文學作品濃縮了中國多種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屬于中華之瑰寶,對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所蘊含的凝聚力、生命力與創造力實現了充分體現。同時,文學經典不僅體現出形象性,還具有一定思想性,可以讓學生們在作品內的思想感染下,全面提高個人品質修養。高校思政教育關注組織經典閱讀活動,能使廣大大學生通過經典閱讀,對中華民族所具有的寶貴精神財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通過作品閱讀增強其民族使命感、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自覺傳承民族精神,把書中所感悟的愛國情感不斷內化,進而反饋到實踐當中。
(二)經典閱讀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人生觀以及世界觀 大量經典作品都對正確、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作出了詳細論述,很多經典論著都體現出鮮明正向的人生態度和深刻的為人處事道理。比如孔子的論述中就說道:“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其中蘊涵著善以待人并寬容待物之正確價值觀念。另外,清華大學的校訓就來自《周易》當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中就蘊含著包容、承載、順應天意等人生哲理。c不過,不是所有文學作品都呈現出向上、樂觀、積極的思想,這就需要思政教育者在教育環節引導學生對各種文化作品進行批判性的閱讀,不僅要將經典著作當中體現的積極、正確思想進行吸取與學習,還要對其中所體現的負面、消極思想作出正確批判,同時結合其中蘊含的反面思想反省自身。大學生各種觀念的形成會受到多方因素影響,比如一些大學生就會受到不良因素影響,不用積極正面視角看待當今社會,并且會對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體現出盲目追求。大學思政教育應引導以及督促學生進行經典閱讀,可對上述不良現狀有顯著改善。
首先,大學生在多種文學經典閱讀當中通過把握其中包含的多種精華思想,可以辯證、全面地看待問題,用發展的眼光解決問題,使個人主觀能動性充分透徹地展示出來。其次,大學生在多種文學經典作品閱讀當中,通過學習文中呈現出的是非觀,可以促進正確人生觀的樹立,同學們在應對生活以及學習當中的困境時能夠自強不息,直面各種艱難困苦,并逐漸養成奮發圖強、勇于拼搏的優良品格。最后,大學生可以在經典閱讀過程中學習著作當中主人公面對逆境或順境作出的科學處理方法,建立積極的處事理念,懂得承擔責任,關心社會與他人,追求正義、公平,遠離不良思想的腐蝕與誘惑,在正確、樂觀思想基礎上更好地學習與生活。
(三)經典閱讀有助于大學生養成健全人格與堅
強意志 在很多經典著作當中都體現出古代知識分子修身的人生目標,在他們所做的文學作品當中,論述著很多與健全人格以及堅強意志相關的理論。比如“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出自《晁錯論》,這一論述體現出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出類拔萃的才華不是必要條件,其必要條件是必須擁有堅強、堅韌的意志。而當代高校思政教育一個關鍵目標就是培養既有個性又全面發展的人才,為此,需要著重對大學生進行意志品德以及修身養性等方面的教育。在這期間,文學經典當中的論述可以有效發揮助力作用,因為思政教材當中涉及的很多原理知識比較晦澀難懂和抽象,大學生在理解時會有一定難度,但相比之下文學經典就更加感性和直觀,其中包含多種故事情節,更易于大學生接受。大學生通過閱讀和理解,能夠在不知不覺當中接受正面、積極思維的熏陶與洗禮,使個人知識與思想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不僅使大學生保持更強的自信心,還能使其在接受靈魂洗禮的基礎上喚醒心中勇于追求、不懈奮進的斗志與渴望,堅定與鄙俗行為作斗爭的信念,使個體樹立堅強意志,養成健全人格,并在文學經典影響下促使大學生逐漸形成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職業道德以及家庭美德,學會做人和做事。
三、閱讀經典在大學思政教育中發揮作用的策略
為了在高校思政教育當中更加充分透徹地發揮經典閱讀的功效作用,首先需要思政教育者在校園內組織開展多樣化的經典閱讀活動,比如可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在高校組織經典閱讀節活動,開展我愛記詩詞、圖書漂流、專題講座以及經典誦讀等相關活動,各項活動要注意保持獨特的視角,活動形式要不斷創新,以激發大學生濃烈的參與意識與熱情。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者需要注重為大學生營造經典閱讀氛圍,如濃郁的社團文化環境,依托學生社團作為經典閱讀載體,在各種閱讀活動當中重現經典。c比如可以古風、古人、古禮等作為主題,開展古代禮儀傳承活動,讓大學生們穿上古裝,根據古代典籍當中的記載再現婚喪禮儀、課業禮儀以及宴飲禮儀等多種古禮,在活動引領下調動大學生經典閱讀的內在動力,不斷增強閱讀興趣,同時在親近和回歸歷史中學習先賢的優良德行。
四、結語
在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當中,經典閱讀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使廣大大學生通過經典閱讀深入理解其中蘊含的優秀文化與思想,還有助于大學生建立正向積極思想,提升文化自信以及個人綜合素養。為充分體現思政教育當中經典閱讀所具有的功能作用,需要思政教育者將經典閱讀引導當作一項系統性工作進行科學規劃,平緩、有序地推進學生個人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
a 柏楊:《儒家經典作品閱讀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短篇小說(原創版)》 2018年第3Z期,第103頁。
b 楊斌, 劉佳, 杜蘭柱:《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的作用研究》,《各界》2019年第2期,第151頁。
c 孫瀟宇:《試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才智》 2018年第13期,第65頁。
基金項目: 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20zsszsx113)階段成果
作 者: 郭文堅,碩士,山西工程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編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