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寧興
【摘 要】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發布標志著教育進入信息化2.0的新時代。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仍然以課件的使用為主。課件為王的時代出現了不少課堂教學無效或低效病,這些病癥正在腐蝕小學數學課堂。因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件使用的有效性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課題。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出發,從研究當前課件使用遇到的問題到課件使用的理論支撐,最后著重論述課件使用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課件? 有效性? 教育信息化
2016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到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再到2018年4月18日最新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這些政府性文件的出臺標志著教育信息化新時代的來臨。從十幾年前的PPT課件到現在的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進步是跨越式的,推進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也促進教育信息化與學科教育教學的高度融合。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一直走在與信息技術手段融合的路上。在這一條路上,信息技術手段使用最為廣泛的就是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一度成為信息技術的標志,也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融合中應用率最高的一個。而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使用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亟需解決的是課件使用的有效性問題。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件使用的無效或低效病
21世紀初,多媒體課件一度成為運用現代教育手段的課堂的標志。不會制作和使用課件的老師成為了孤品。于是,中小學課堂走向以多媒體課件為王的時代。這一以幻燈片為主的多媒體課件王朝從建立到興盛已經走過十幾個年頭。王朝建立久了,自然會有或多或少的毛病惹上身。于是,多媒體課件王朝開始生病,最主要染上了無效或低效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件使用也是走過如此歷程。
(一)無效或低效病之一:繁冗病
隨著信息化時代2.0的來臨,各類小學數學的網絡教育信息資源琳瑯滿目、觸手可得。于是,制作與使用數學課件時,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相關資源。
課件信息量過大導致這節課無效或低效。一節45分鐘的小學數學課,制作了近百頁的課件。學生一直盯著課件看都看不過來,筆記更是記也不是,不記也不是。這樣的一堂數學堂成為播放PPT的瀏覽課。有的把大量的信息密密麻麻地塞滿課件的幾個頁面,這些大量的信息對學生造成干擾。學生在海量信息面前束手無策,不懂得甄別,更不知從何入手。
(二)無效或低效病之二:形式病
有些課件專注于光鮮靚麗的外表。這些課件身著一身華麗的外衣,不是扁平風,就是動態風;不是文字、圖片特效,就是聲音、視頻特效;不是課堂游戲,就是課堂動漫等等。這些課件得了一種無效或低效病——形式病。過于關注課件的形式反而是一種災難。學生都課堂的關注點聚焦在這些絢麗的形式上,而忽視了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
(三)無效或低效病之三:“電灌”病
“電灌”病即打著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旗號,展示一頁頁幻燈片灌輸給學生的現象。課件播放完畢,課堂學習就結束了。這種比傳統“填鴨式”教學的效果更差。課件是教學工具,是由教師所掌握的。而得了“電灌”病后,教師、學生都淪為課件的奴隸。
二、小學數學課件使用的有效性策略
針對課件使用的無效或低效病,如何才能發揮小學數學課件的有效性呢?如何利用課件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呢?“就這一點講,教學課件的制作與運用,關鍵在于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展現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是否有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從中可以看出,其有效性包括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教學應用的有效性、課堂效果的有效性、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一)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教學應用的有效性策略
教師是多媒體課件使用的主人。多媒體課件是教學的工具或手段之一,且不是唯一。導致現今在小學數學課堂課件使用產生那么多弊端的原因之一就是課件的定位問題。因此,課件應用要有效或高效,教師就要先把課件定位為教學的工具或手段之一。
1. 去繁就簡,專注實效
課件應用要有效就要先治好這些頑疾。去繁就簡是課件應用的基本原則之一。課件關鍵在于簡約、精美,注重的是其內在,而不是華麗的外衣。課件所用圖片、視頻、動畫等目的性要強、指向性要明確。
2. 落實教學任務,關注效率
課件的應用有沒有效,關鍵是看有沒有很好地落實教學任務、完成教學目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都沒有達成,有效就無從談起。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課件是為提高教學效率而存在的。特別是在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數學課堂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有沒有達成。
(二)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教學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策略
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關鍵在于看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學習效果好,課件就有效;學習效果差,課件就低效甚至無效。
1. 巧用課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有效果。
2. 活用課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數學
用課件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去學習數學。數學課件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完成數學知識的建構,完成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3. 巧用課件為學生“減負增效”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使用課件是為了給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巧用課件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生動展示加上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數學情境中探究式學習。課件不是給學生灌輸數學知識的機器,而是引導學生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主動地學習數學、感知數學、探究數學實現“減負增效”的工具。
三、結語
總之,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化技術高度融合勢在必行。而當今數學課堂仍以多媒體課件為王。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件使用要克服無效或低效病,實施課件使用的各種有效策略,提高數學課堂課件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祖希.訪史寧中教授:談數學基本思想、數學核心素養等問題[J].數學通報,2017(5).
[2] 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