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東華
【摘? 要】體育教學內容對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至關重要。意志品質對人的終身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小學作為學生初次進行系統學習的階段,意志品質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后期更好地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體育教學作為德智體美勞中的一部分,是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型人才中不可缺少的過程。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在傳授體育基礎技能的同時,不斷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意志品質;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8-0014-03
【Abstract】The cont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ll quality. As the first stage of systematic learning, the cultivation of volitional quality in primary school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in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ies. As a part of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rt and lab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rocess in training students to become all-round development talent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ill quality and constantly cultivate students' will quality while imparting the basic skills of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will; Training strategy
新課程標準注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作為德智體美勞中的一部分,對學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意志力以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果斷力、堅韌毅力以及自我控制力等為目的,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因此,培養學生的意志力需要得到體育教師的重視,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制訂一系列教學計劃,在保證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達到意志力培養的目的。本文詳談培養學生意志力的過程,希望為更多的體育教學提供參考。
一、學生的思想素質是培養意志品質的前提
小學是人生的起點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各方面發育尚未成熟,思想意識較為薄弱。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會遇到很多困難與挫折,意志力就是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最好方式。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心態,從而達到提升意志品質的目的。
(一)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
意志力表現涵蓋很多方面,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同時也是班級里的一分子,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培養學生意志力的第一步。體育教學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培養集體榮譽感,例如,開展集體的體育活動等,利用這種方式,幫助小學生從一次次主動參與中領略集體榮譽感,培養意志力。
如,長跑比賽,將班級學生平均分成四個小組,每一隊人員都以平時成績進行公平分配。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都發揮最大的實力進行跑步。在這樣的體育活動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力,例如每一次以最大實力堅持跑完比賽,這就是意志力的體現。重視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培養,讓學生在這種思想下暗示自己堅持下去,為集體爭榮譽。
(二)激發學生祖國榮譽感
一個人的意志對其一生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小學階段是學生意志品質培養的基礎階段,對于一名小學教師來說,不僅要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靈魂”,全面促進學生的思想健康,提升學生的意志品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教師要引導學生心系國家,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祖國榮譽感,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體育,充分理解體育精神。
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比較著名的體育運動員,他們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是如何為國家爭光的故事,并引導學生:“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國家的體育有很大的關系,一個國家的體育實力是最真實的國力標志,體育是一種精神,代表了一個民族的勇氣和毅力。”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祖國健兒為國爭光的圖片以及視頻,視頻中我國國旗飄揚在領獎臺上,運動員在領獎臺上領獎時,無論是臺上的運動員,還是臺下以及銀幕外的中國人,都表現出無比激動的心情和飽含淚水的喜悅與激動。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大家可曾知道,每一名體育運動員獲獎的背后,都凝聚了他們的汗水與淚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相信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我們都會發自內心的自豪,這是我們祖國的光榮!”教師要鼓勵學生向體育健兒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學生為國爭光的愿望,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祖國榮譽感。
(三)提高學生安全意識
意志力是學生的基礎能力,是保證未來能夠更好生活的生存能力。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培養意志力,首先應保證學生具有自我安全意識。學會保護自己,才能保證學生的“意志力”用對地方。
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體育教師的口頭傳授,例如遠離水邊、不能在河里游泳等;二是體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現場演習訓練。以第二種為例,如過十字路口,教師與學生分別扮演路人與交通指揮官的角色,然后現場演習在十字路口會出現的情況。這樣的方式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演習訓練中,從而學會該如何正確保護自己。學會保護自己,才能在正確的道路上堅持下去。體育本身就是一種運動,但是運動對于人體本身而言是有極限的。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了,也能夠了解運動極限是什么,從而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適度地選擇堅持下去。
如跑步,很多學生會因為錯誤的動作或者姿勢在運動中受傷,但是因為安全意識不高,而在盲目的堅持下,使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提高安全意識的目的就在于幫助學生規避這種安全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堅持是有效的,這樣也有助于學生后期更好地形成意志品質。
二、教師的思想素質是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基礎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時刻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規范自身的行為準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小學生正是處于“盲目學習”階段,此時教師對學生而言,不僅是體育教師,也是“行為規范、思想準則”。教師在學生眼中,一舉一動都被當作“學習的范本”。所以,教師應端正自身行為,提高思想道德素養,為培養學生意志品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也要將勤奮、努力、堅持等一系列與提升意志力有關的行為展現出來,引導學生學習和模仿,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提升意志力的目的。例如,堅持在室外鍛煉,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都一直保持在室外進行身體鍛煉。而教師表現出來的這種身體力行很容易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意志力。在一堂體育課中,組織班級學生開展了一場籃球比賽,但是在比賽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意外,有一位學生在傳遞籃球的過程中,不小心將籃球砸到了我的鼻子上,導致我的鼻子出現了輕微出血。學生都非常緊張,馬上停止了比賽,紛紛來關心我的情況,當時我的鼻子被籃球砸中后有一種灼熱的感覺,鼻子出血還嚇壞了很多學生,面對這種情況我并沒有在學生面前喊疼,而是對學生說:“運動過程中出現意外是很正常的現象,受傷也是無法避免的,大家不要大驚小怪,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我們處理好就可以了,遇事要冷靜,要堅強!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像老師一樣!”學生看到我的舉動后都深受感動,清楚地明白了意志力的重要性。教師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使學生懂得更多的道理,做學生的榜樣,激勵學生遇到困難不退縮、不畏懼,不向疼痛低頭,敢于面對挑戰,這就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
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自身堅強的意志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每一名教師都要時刻規范自己的言行,無論是在日常教學中還是在平時生活中,在體育課程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提高學生克服各種問題和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和品質。
三、重體育教學策略,是培養意志品質的關鍵
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最終的主角是“小學生”。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型人才,而意志力的培養對推動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型人才具有很大的幫扶作用,甚至是決定性作用。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僅依靠外界作用產生影響,幫助學生建立堅持、努力的信念是不夠的。還應根據學生各自的特征,建立正確的意志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今后在意志力的支撐下走得更遠。而建立意志力的關鍵在于教學策略以及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特、獨立的個體,因家庭等各方面不同,導致他們的心理不同,從而導致他們在面對問題時的解決方式也不同。意志力的建立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強大的思想意識,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思想,找到不斷前進的動力,找到克服困難的方法。
(一)激勵法
樹立自信心是幫助學生成功的動力。很多學生都是因為自信而產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將理想變成現實,由此可見自信心的重要性。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體育技能和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保證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前進的姿態”,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能夠堅持下去。
如何激勵學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心理特征進行分析、總結,然后給出具體的激勵方案。例如,在面對內向的學生,當他們面對困難難以堅持下去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一個微笑,說一句“加油,老師看好你,相信自己是可以的”,便可以瞬間激勵學生,使其增加信心,提升動力,克服困難。例如,面對外向的學生,當他們面對困難難以堅持下去的時候,教師可以進一步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通過現實中的案例給他們信心。通過不斷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消除消極心理,從而建立“我能行”“我不比別人差”的思想,進而提升自己的意志力。這就是激勵法,通過激勵學生建立自信心,進而培養意志力。但有效的激勵法一定是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制訂合理的計劃。
(二)情緒法
情緒對人具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小學生。因其各方面發展尚未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想法。不同性質的情緒有不同的影響效果,好情緒會幫助學生更好發展,壞情緒會影響學生。因此,控制好學生的情緒,能幫助學生增加學習的動力,從而堅持自己的目標。但是如何幫助學生保持好情緒呢?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的情緒特點。幫助學生保持好情緒,一要了解學生的情緒,觀察學生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幫助學生保持好情緒,重拾快樂和信心。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用平等的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每一個小學生都是脆弱的個體,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情緒也是直觀的,所有情緒全部表現在自己的臉上。教師在面對這種事情時,應及時給予學生關心與交流,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與班主任以及其家長進行溝通。二是用合理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培養好情緒。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對任何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但是他們會對挫折或者困難產生畏懼的心理,從而選擇后退。此時,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制定應對策略。例如,利用體育活動,幫助學生送走壞情緒,鍛煉學生果斷、機智以及勇敢。如當學生總是害怕出現很難做出決定這類事情時,經常采取的教學手段是“帶領學生玩羽毛球、足球、籃球”等游戲,以此培養學生的果斷能力。
注重體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意志品質。方法的最終服務者是學生,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建立意志品質,提升意志力。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應圍繞學生的表現特征進行相關策略的設計。
總而言之,意志力的培養非一日可成。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需要體育教師更好地利用體育課堂,鼓勵學生產生學習志氣,激勵學生產生學習信心,從而再通過體育活動磨煉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幫助學生培養意志品質,提高意志力,為未來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梁其富.小學體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良好意志品質[J].新教育,2020(07).
[2]陶曉花.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J].科技資訊,2020(04).
[3]何茵.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方法淺談[J].當代體育科技,2020(01).
[4]陸敬華.淺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9).
[5]盧忠誠.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J].小學生(中旬刊),2019(09).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