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霞
摘要: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農業的發展直接受到生態環境的影響。通過提高農業環保技術水平才能夠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實現對生態農業技術的創新和優化,將其落實到各項農業生產中,為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奠定基礎。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有些農業生產者在生產的過程中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導致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的破壞。為促進農業的生態發展,采取先進的環境保護技術,保證農業的穩定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態農業和農業環保技術,重點論述了農業環保技術的創新應用。
關鍵詞:生態農業發展;農業環保技術;應用策略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只追求經濟效益,應該考慮到農業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重視對先進的環保技術的應用,促進農業向著生態化的方向發展。生態農業就是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手段,改變傳統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保證農業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實現。現階段,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中的農業環保技術還應該創新和改善,不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1生態農業
1.1概念的分析
生態農業需要借助生態經濟學理論和生態學理論,并且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運用現代技術,改變傳統技術中的不足,并且在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有效的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來滿足農業的發展。在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改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優勢發展農業技術,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生態化發展。
1.2關鍵技術優勢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只有對各個環節都進行前期的制定和規劃,才能更好的實現資源的利用以及環保技術的有效應用,促進我國農業的生態化發展,在實現農業生態化發展的同時保證農業的經濟效益。此外,生態農業具有節能性的特點,尤其在生態效益方面的實現意義重大,為我國農業的發展帶來很多益處,生態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新型技術的應用,為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生態農業環保技術分析
在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環保技術的應用,將先進的技術和傳統的技術相融合,為全面促進生態農業技術的發展奠定基礎。相關的研究顯示,生態環保技術包括以下多方面的內容,如對農業資源的保護,采取先進的生物防治技術,水土流失和小區域的開發與利用等。
3農業環保技術的創新應用
3.1加強生態農業管理
3.1.1解決土壤污染問題
現階段,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有的生產者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大量的使用化肥和農藥,導致土壤污染問題嚴重。為此,應該建立完善的預防體系,結合生態種植的標準展開科學的施肥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更好的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嚴格控制農藥的劑量,按照相關的標準來使用農藥。其次,科學的管理生產垃圾和生活垃圾,采取垃圾分類處理措施,避免對土壤造成過度污染,保證生態農業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3.1.2合理運用水資源
在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科學的利用水資源,在實現水資源節約的同時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只要保證水資源能夠良好的應用才能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
3.1.3重視環境保護思想的落實
有些地區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雖然有一定的機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挑戰,有些生產者沒有重視到生態農業對地區經濟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不重視生態農業的發展。為此,應該提高生產者的思想意識,讓其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促進農業生態發展的重要性,真正在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用先進的農業環保技術,將環境保護的思想落到實際的工作中,更好的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此外,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理念的宣傳,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和意義,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生態農業的發展建設中。
3.2有效的運用環境保護技術
3.2.1土壤改良技術
采取科學的土壤改良技術能夠實現土壤利用率的提升。在土壤中添加氧化劑,能夠有效的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屬,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有機元素,實現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提高。
3.2.2植物樹葉液提取技術
樹木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通過多種方式能夠提取樹液,然后再對其進行研究和研發,植物樹葉是涂料的重要來源,在造紙和醫藥等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也能被應用于裝飾工藝品的原料。在提取樹液的過程中,應該最大程度采取環保技術的落實措施,保證不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3.2.3微生物技術
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品進行再利用,結合不同的功能實現有效的分類,發揮自身的優勢和作用,也能夠起到環境保護的效果。
3.3宣傳和推廣生態農業環保技術
為了保證生態農業的發展,應該注意農業環境保護技術的有效應用,通過多種手段和措施來宣傳農業環境保護技術。舉例而言,通過下鄉宣傳節水灌溉技術,讓更多的農民了解節水灌溉技術。通過網絡技術來宣傳節能技術,保證該技術的有效應用和推廣。可以采取多種手段推廣無公害農藥預防病蟲害的技術,將其真正應用于生態農業的發展中。此外,加強技術的推廣,讓更多的農民了解到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和意義,在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使用生態農業環保技術,不斷提高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實現生態農業種植整體效益的最大化,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的穩定發展。
3.4加強生態農業管理
生態農業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如長期性和復雜性,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制定科學和規范化的制度體系,保證生態農業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其次,工作者應該運用生態發展中的廢棄物,滿足生態環保的理念,降低對農副產品的使用量,提高生態農業管理的質量。再次,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最后,重視對生態環保的推廣,有效的利用自然資源來滿足環境保護的需求。此外,可以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演講活動,不斷增強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從而積極參與到生態農業的發展建設中。
3.5電子殺蟲技術
電子殺蟲技術基本不會對土壤以及生態平衡造成過多的影響,能夠降低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綠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舉例而言,可以利用病蟲害的趨光性等特征使用電子殺蟲燈,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效果。或者使用滅殺裝置和光源設備,吸引大量的蛾類昆蟲,從而實現捕殺。有些害蟲比較喜歡特殊的氣味,可以在田地中放置大量的氣味劑,如果害蟲聞到氣味,能夠實現害蟲的捕殺。調查研究顯示,使用電子殺蟲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對害蟲的滅殺,同時能夠抑制害蟲的繁衍,減少害蟲的種群數量,也能夠減少化學藥劑和傳統農藥的使用量,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電子殺蟲技術和傳統的農藥技術相比,具有成本低和破壞土壤小的特點,應該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3.6種子磁化處理技術
該技術就是對種子進行技術性的干預,能夠激活種子內部的物理性能,充分發揮種子的生長優勢,提高種子的品質,為后期種子的管理奠定基礎。此外,在應用該技術的背景下,生長出來的農作物也能有效的抵御外界的病蟲害的侵襲,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經過前期的培育之后,出土的種子較為粗壯,有利于后期的成長。該技術就是對種子進行優化改良,減少選擇種子的時間,提高農作物的整體質量。再次,在種子發芽期間,經過處理的種子能夠吸收更多的營養,根系更加粗壯,在后期生長的過程中也有明顯的變化,抗倒伏能力比較強,如果遇到自然災害天氣的話,具有比較強的抵抗力。綜上所述,使用該技術可以改變種子的性狀,提高種子的品質,保證種子的健康成長。
3.7防病促生技術
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經常受到病害的侵襲,傳統的病蟲害處理就是使用農藥,從而實現消滅病害,該種方法會對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會破壞周圍的生態環境,不利于農業的生態化發展。采取防病促生技術能夠有效的治理上述的問題,能夠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健康的環境,同時也實現了病害的消滅,抑制病害的傳播和蔓延,保證生態農業的發展。
4結 語
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生態環保技術的應用,不斷優化和創新農業生態環保技術,并且將其真正的應用到農業發展中。不斷優化農業土壤質量、改善農業發展環境、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措施都是生態農業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我國農業的生態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苑鶴.生態農業發展中農業環保技術的運用[J].南方農機,2020.(16):67-68.
[2]王丹,劉新彩,蔣冬榮,張新生,趙逸.簡析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07):49-50.
(武城縣甲馬營鎮政府? 山東? 武城 25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