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潔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在不斷發展。為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適當結合陶行知的教學思想,以此來促進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效率。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尤其是近些年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逐漸由以教師為中心的傳輸教學模式改成了由學生自行自主探究教學模式。這對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研究方法
一、 引言
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結合實踐操作的課程,雖然它不作為高考的考試科目,但是學生需要通過合格的學業水平測試,因此高中信息技術在高中學科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高中階段的學習,不是單純地將課本要求學會那么簡單,需要將眾多知識點結合,從而解決更為復雜的信息技術問題,針對現有學習進行深度學習。該種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方法的提出,有助于教師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從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學生因被動學習導致的厭學現象。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通過學習知識再次遇到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信息技術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教學內容難易程度,精心備課,使得學生能夠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運用其進行一定的實踐操作,最終推動信息技術在高中教學的進一步發展,為將來的學業打下扎實的基礎。文章在分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的同時,結合課堂教學經驗,總結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教師更好地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
縱觀當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各地教育發展水平不一,對該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也參差不齊。有的地方由于教育教學技術的缺乏,學生該門課程的學習時間很少,很難有深入的了解及掌握。此外,即便學校在有條件的基礎下,學生每每上該門課,重視程度都不夠。從教師角度來講,他們上課的教學理念仍然比較陳舊,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直接講授加操作的方式使得課堂死氣沉沉,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秉持著把學生當作孩子,尊重孩童,積極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帶到課堂,使得教學從學生的生活出發。此外,他堅持“教學做”合一的想法,反對照本宣科的死讀書方式。當面對孩童犯錯誤時,他也是耐心引導,尊重與關愛他們,使得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在這個教育的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因此,將陶行知的這些思想結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能夠對原本枯燥的教學起到改進與創新,充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保質保量地完成實踐操作,最終提高教學效率,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陶行知教育思想為教育的進步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成為高中學生個體增長知識、深化學習認知的重要途徑。在教師研究領域,課程教學質量一直是研究者的關注點,具體到不同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各個階段的教學方法研究。目前對教師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方法研究已經取得一定成果,然而對于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不同深度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效率提升的相關研究較為缺乏,結合陶行知教育理念則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些空白。該研究更能夠體現教師為國家培養優秀信息技術人才的信心,更加利于高中學生學習教育。
三、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一)選取生活素材,提高學習興趣
正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所言,教育要從生活中挖掘素材,使得教學與學生的生活不脫節,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在上課時,教師根據教材結合實際生活,用生活化的導入做到激發學生興趣,使得他們主動地進行知識的自主探索。在這樣的課堂理念下,學生充分理解了生活與自己所學知識的重要聯系,因此也從心理上更加愿意去接觸這方面的知識。他們肯學了,學習的動力有了,教學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例如,在教授如何使用Excel表格進行數據分析時,筆者先為學生呈現出上學期期末考試班級中學生的分數(已經將學生名字去掉,用字母代替),同時向學生呈現如何計算班級的平均分、最高分、中位數以及各個分數段學生人數的分布圖。學生對此十分感興趣,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教師的講解與操作。在充分的理解之后,教師給了學生一張本學期的學生成績單,要求學生按照剛剛學的操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關注了自己的發展,也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通過結合生活的信息技術課程設計,學生體會到了課程帶來的便捷與快樂,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課堂的聽課效率大大提高了,對課程和教師的信任度也提高了。這正是生活教學法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帶來的優勢。
(二)精心設計課件,引導深入思考
陶行知有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中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深處?!币簿褪钦f,教師要做到用心準備和設計每節課,處處體現有心。在過去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在一堂課中教授書本上知識并操作,教師會采用直接講授法的方式滿堂灌,使得學生長期沉浸在枯燥知識的學習中,從而產生厭惡、反感的情緒,最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參與度很少,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當前,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反對了傳統的“教師、教學、課堂”為中心的理念,轉而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認為課程教學應該以學生為本,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設計出豐富多彩的課程。教師要研讀教材,根據教學的原則和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材料,運用生動形象的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方式盡可能真實地呈現出材料。同時,利用PPT和希沃白板等多媒體操作方式進行教學。該種方式能夠高效地呈現出所學內容并運用計算機網絡查找到及時需要的資料。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幻燈片動畫將抽象的知識轉換為直觀形象,使得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對于課件上所呈現的競賽與游戲,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賽,在競爭與合作中檢驗了知識,同時也體會到了知識帶給自己的快樂。對于某個難題,教師利用幻燈片引導學生思考步驟,一步步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并探究結果,開發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但是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同時,也應當注意,課件教學應該是適度的,教師不能本末倒置使得整堂課就是在讀PPT。同時,教學的課件也應該是講究高效實用的,要避免無關內容的補充,這對學習和教學的效率來說都是大打折扣的。然后,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尤其是躲在電腦后不抬頭的學生,不能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變為學生休息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