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暉
摘 要:本文試圖對當今互聯網上播放量較大的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進行分析與總結成功經驗;簡述微視頻制作者的成功策劃與創作思維;得到容易上手的實操方法論,從而更好地拍攝制作出品質精美的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
關鍵詞:微視頻;策劃創作;故事力;? 體系化思維
引言
隨著時代發展,拍攝設備的性能不斷進步,國內每年出品的電影、電視劇等視頻作品呈不斷上升趨勢。而人民對視頻收看的欲望不斷上升,從獲得信息升級到滿足審美需要,再到獲得對周邊世界的價值判斷。受眾群體對先進文化的需求不斷上升,自然倒逼視頻生產方推陳出新,在創作形式和內容上不斷創新。微視頻以天然自帶的短小精悍內容屬性、制作成本較低的生產屬性、互動性極強的交互屬性贏得越來越多的受眾市場。在各大行業的宣傳領域內更是黑馬齊奔。近來隨著中國航天的不斷崛起,我國航天題材的微視頻更承擔了講好航天故事、向廣大受眾群體傳遞青春正能量的光榮使命。
航天題材微視頻大致可以按內容與創作手法分為兩類:故事類與記錄類。從表現形式來看,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更適合挖掘航天人的內心世界,全面向受眾介紹中國航天夢的精神內涵;而記錄類航天題材微視頻則傾向于及時攝錄航天大事件,為中國航天大時代做好歷史記錄工作。兩大題材各有精彩成分,歷史意義都不容小視。
本文嘗試梳理B站視頻號“我們的太空”近年來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的成功經驗,試分析我國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的策劃與創作經驗。從“我們的太空”視頻號內,按故事類題材給選出若干部代表性強的作品做簡要分析。
1 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策劃與創作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1? 真實再現 故事力突顯
故事類航天題材的微視頻最核心的“賣點”(競爭力)在于講好中國航天的精彩故事。在這個以內容為王的時代,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創造出最精彩的故事,誰就能獲得最多的注意力。而注意力則決定了多少受眾能關注我們的作品。故事之所以不容易講好,因為它是有層次,多維度的。一個好的故事應該有這樣個層次:表現形式、表現內容和價值觀。故事力就是講好故事的綜合能力。評定一個故事類的微視頻好與不好,首先在于故事力如何:2020年6月份在“我們的太空”多媒體矩陣平臺上發布的微視頻《等待》就是講好了航天故事的代表作。這部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拍攝制作的微視頻,首先在故事力做好了工作。
表現形式上《等待》聚焦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第一次在西昌發射場發射的負6小時時間,采用倒敘的方式講述一群青年系統工程師為航天事業,奮發有為的動人故事。表現內容上,將300多天的籌劃論證與2年時間的奔跑登攀、最后6個月的砥礪箭鋒用不到5分鐘的短片集中展現,時長多,故事亮點多。價值觀上更是突顯了新一代航天人“以青春志氣創未有之業”的奮斗精神。在視頻的最后,我們看到了從故事一開始就埋下的伏筆,當火箭烈焰的轟鳴聲響起時,我們真實地看到了中國新一代航天人夢想開花的聲音。
1.2? 真人出演 價值觀展現
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演員塑造人物的真實性,唯有擁有真實信念的演員,才能給受眾全體以可信性的信心。而航天題材屬于特殊行業,如果用專業演員則會失去展現這一群“特殊從業者”的精神神韻。《等待》則大膽的采用真實人物“還原”真實故事。西昌發射中心的系工群體,自己演繹自己的故事。片中的博士鄭剛、90后青年系工方宇、程建博都是本色出演。在微視頻的高潮部分,真人出演的效果更達到極大的突顯,主人公在即將發射成功之時,真實動情的回憶了無數個不眠之夜,此時同期聲出現“自己微小的力量能和航天強國聯系起來,為了這個念想,我們跨越萬水千山,要么陌生,要么一生。”
真人真實的演繹,令人信服的將中國航天精神形象的呈現給了受眾。
2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幾個值得關注的方面
2.1? 作品要有體系化思維
視頻成為產品,產品“適銷對路”最終形成廣為人知的IP,首推好萊塢的“漫威宇宙”系列。漫威之父斯坦?李曾說:“我成長于廣播電影時代,電視將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堅信超級英雄們的傳奇故事會因此媒介而發揚光大。”在此之后美國漫威成功的將旗下漫畫與動畫及真人電影整合為一個體系化的大產品,打通了電影、電視甚至舞臺。漫威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擁有體系化思維。
體系化思維要求視頻創作者在創作策劃初期就要立足與打造成系列的作品,不僅要在作品內容上保持連續性,更要在眾多作品中設定固定不變的一組人物,這樣有助于受眾聚焦中心人物。對于故事類航天微視頻而言,在以后的創作策劃中要推出在內容上連續一貫的系列作品;塑造在角色上相對固定的幾組人物形象;策劃在形式上橫跨電影、動畫以及話劇舞臺上同IP的系列作品。
由央視紀錄片頻道制作的七集航天題材微視頻《飛吧,嫦娥》,在2020年年末B站“我們的太空”上推出,點擊率較高。該微視頻每集時長5分鐘,短小精干又各成章節。《飛吧,嫦娥》聚焦于中國航天史上歷史性的一幕,將16年來中國探月工程全程展現。這是體系化的策劃與制作,也是體系化帶來的獨特優勢。如何在成功的基礎上更加成功,如何進一步的用體系化思維對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進行全局謀劃,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
2.2? ?融合網絡新銳表達方式
微視頻天生就是為互聯網而生,作為互聯網的產物,微視頻擁有先進的生產方式:跨地域的協作制。創作者可以在同一時空調度多地的精兵強將共同完成作品。這時,微視頻的創作更應該引入90后、00后的新鮮血液。他們熟悉互聯網每日不停產生的種種話題、新奇的表達方式。微視頻的主戰場在互聯網,用好互聯網新銳表達的典型作品則是2021年11月初“我們的太空”發布《看發射嗎?可以啃玉米桿的那種!》。該微視頻開篇就化用網絡新銳表達語句:“一支穿云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形容中國航天發射時的全球矚目。片名更是使用了互聯網新式表達的“輕調侃”方式,全片臺詞幽默風趣,主持人更是以“偽粗糙”式的“女漢子”人設進行解說。該片很受年輕的互聯網一代喜歡。
網絡化表達是故事講述形式上的重要創新,也是我們創作者“接地氣”與貼合社會現實實際的重要做法。如何進一步的運用互聯網受眾群體熟悉的鏡頭表達與文案創作,還需要我們更加用心地研究好新一代互聯網原住民的喜好習慣。這是時代交于我們的長期任務,需要諸君努力用心。
結語
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在內容上進行深度挖掘,是大有可為的IP項目。一方面它緊貼我國朝陽產業:中國航天,擁有天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時代性素材,另一方面它凝固著中國最有為科技群體的精氣神,自然能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文藝工作者為其忘我工作。如果我們能在故事類航天題材微視頻的創作內容上精益求精,在策劃上更加注重體系化思維,我們將更能制作一批既生動反映中國航天精神,又能讓受眾群體喜聞樂見的優秀微視頻。
參考文獻:
[1]高琳,[美]林宏博著.故事力.中信出版集團.2020:99.
[2][美]鮑勃·巴徹勒著.漫威之父斯坦·李.中信出版集團.2019:151.